2.6.1将相和(同步课件+习题) (共张2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1将相和(同步课件+习题) (共张2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3 15:57:1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将相和
将相和
课程编号:TS2004010101R51020601WJ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文文老师
目录
作者简介
认字识词
课文简析
01
02
03
CONTENTS
作者简介
01
约公元前145年出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
称号: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
司马迁
作者简介
认字识词
02







zhào chén yì gōng xiàn nuò
diǎn



chāo zuì qiè jù jīng


重点生字

xiàn
巧记:南边有只犬。
不要少写一“横”
重点生字

chén
大臣
君主制国家的中央主要官员。
重点生字
不要写成“口”
xiàng bì chén lìn qiǎng
nuò huà lián dǐ yù cí
rǔ fǒu qīng páo zuì
宰相 和氏璧 大臣 蔺相如 强逼
允诺 划归 廉颇 抵御 推辞
侮辱 击缶 上卿 战袍 请罪
重点词语
宰相 和氏璧 大臣 蔺相如 强逼
允诺 划归 廉颇 抵御 推辞
侮辱 击缶 上卿 战袍 请罪
重点词语

宰相
xiàng
蔺相如和廉颇相见了。
xiāng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
qiáng
强迫 倔强
qiǎng
jiàng

多音字
秦王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huá
夜幕降临,赵老爷子划船离开了小岛。
huà
多音字
失 信:
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战无不胜:
同心协力: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因回避而不说。
答应别人的事没有做到,失去信用。
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词语解释
示 弱:
推 辞:
抵 御:
攻无不克:
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
抵挡,抵抗。
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词语解释
完璧归赵: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本课指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几天后,那条无人认领的项链终于完璧归赵了。
词语解释
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负荆请罪:
当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好人以后,他下定决心去负荆请罪。
词语解释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词语解释
课文简析
03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强大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壁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历史背景
读文要求: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注意:尽量连词成句的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的读。
课文简析
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蔺相如
廉 颇
秦 王
赵 王
课文简析
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 时期,主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组成。
战国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 ):写__________的故事。
第二部分( ):写__________的故事 。
第三部分( ):写__________的故事。
1-9
完璧归赵
10-14
渑池之会
15-17
负荆请罪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课文简析
了解了作者及背景知识
积累了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梳理文章大意及结构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五上2.6.1将相和
选择题
1.按先后顺序给下列故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带到到秦国。
②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③秦王想要把和氏璧骗到手。
④秦王只好放了蔺相如。
⑤赵国得到一块和氏璧。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②④⑤
2.“负荆请罪”中“负”的意思是(  )。
A.背  
B.担负
C.遭受
3.“攻无不克”中“克”的意思是( )。
A.重量单位
B.克服
C.攻下
4.“理直气壮”中“直”的意思是( )。
A.挺直
B.正义的
C.直爽
5.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议论(yì)
规划(huá)
胆怯(qiè)
宫门(gōng)
6.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得罪(zuì)
B.召开(zhāo)
C.和氏璧(bì)
D.抵御(yù)
7.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负茎请罪
B. 召开
C. 宫殿
D. 诺言
8.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拒绝
B.大臣
C.点礼
D.商议
判断题
9.这篇文章是根据《史记》中的故事改编的。 (  )
10.蔺相如帮助秦王拿回了和氏璧。(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B
考点:本题考查课文内容。 解析:在《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起因是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想要将其骗到手,然后蔺相如挺身而出护送和氏璧去秦国,在识破秦王的骗局后用计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无可奈何,只得放蔺相如回赵。
2. A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解析:“负荆请罪”指的是背着荆条上门请罪。“负”就是背着的意思。
3. C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解析:克:攻下。 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记忆即可。
B
考点: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解析: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就壮,说话就有气势,有时也气势汹汹。故而“直”的理解就是“正义的,正确的”。
5. B
考点:正确识记重点字词。 解析:B.“规划”的“划”为多音字,在“划船”等表示动作时为二声,在“计划、规划”中为四声。要求掌握。
6. B
考点:正确识记重点字词。 解析:B.召开(zhào)
A
考点:正确识记重点字词。 解析:C项应是“负荆请罪”。
8.C
考点:正确识记重点字词。 解析:C项应是“典礼”。
判断题
9. T
考点:正确识记课文相关知识。 解析:本文作者司马迁,改编自《史记》。
10. F
考点: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解析:蔺相如帮助赵王拿回了和氏璧,而非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