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3 14:2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教学设计
课题: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单元生产工具与劳动方式,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教学理念与目标:
1.教学理念:新课改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教学的关注点从“传授知识”彻底转移到“促进人的成长”上来。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更多地着眼于“自主探究的经历”,“合作学习的体验”,“批判、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积淀“核心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阅读16世纪的一首诗歌,分析手工工场的基本特征。增强史料分析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探究并分享阿克莱特的工厂、美国的标准化生产、泰勒的企业管理制度、福特的的流水线生产,增强史料搜集的技能,形成工厂制度发展的时序认识,从史实角度深化对“工厂制度”的历史理解。在对上述成果的研讨中,发现生产方式变革的巨大影响力,从而提升历史解释能力。从对上述成果的探究中,认识到科技对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增强对西方近代历史巨变的理解、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
回顾本课内容,借助史料,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反思历史发展的深层根源,加强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二、教学内容分析:
工业革命是初高中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在选修课之前已经过两轮深入学习。那么,选修课的工业革命应该如何去处理?
1.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模块在课程体系中的功能。
要明确新的课程标准对选修模块2“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总体内容要求,理解模块功能。
对此,课程标准有以下说明:
“本课程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选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从“经济-社会”史的角度,从百姓生活的变迁进程中,开发了若干小专题。这样的课程资源,一方面在内容上形成对必修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普通人群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目标上形成了对必修内容的递进,引导学生探究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意义。
2.单元功能与单元主题。
要弄清楚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目标要求,找准单元主题。
课程标准提出:
“了解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认识近代以来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智能技术等的出现对改变人们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意义;
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了古代劳动工具和劳作方式的变化。第二课,即本教学设计之“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则主要叙述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三课,描述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生产生活的影响。
两次工业革命中采用机器大生产的全新劳作方式或者生产方式——工厂制度诞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从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人类“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创造的新的生产方式在短短150年里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如此剧烈的变化,迅速催生了工业化、现代化的新生活。这一段历史为探讨经济与日常生活、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最为对比鲜明的经典案例。
因此,“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课,应该着眼于“工厂制度”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推动作用,并籍此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其认识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唯物史观方面的核心素养。
3.教学重点与难点:
要仔细梳理本课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分析它的内容结构,确定重难点。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生活”两部分内容。从近代历史发展的逻辑上看,两部分内容都是重点。但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都已基本接触过。反而,工厂制度却是是一个新生概念。工厂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征,它是如何发展完善的,它在工业革命中居于什么地位,它所发挥的历史作用说明了什么?如果能够将这一系列问题探究清楚,我们将顺利而又高质量地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工厂制度”,是“工厂制度”的历史影响所投射出的历史原理。
教学重难点:“工厂制度”;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三、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即将逐步淡化初中的形象思维,趋于发展逻辑思维,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逐渐由故事性向理论性、批判反思性转型。思维素质和核心素养的积累将是本阶段学生成长的核心需求。
2.所教学生在本市处于较高水平,对历史兴趣浓厚,具有较好的文本解析、信息搜索、申辩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史料鉴别、史料研习;问题驱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
本课将引导同学们通过史料研习探究手工工场和工厂制度的特征,还将安排同学们分组探究工厂制度发展中的关键成果和关键人物,并加以分享展示。对于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的变化,将调动同学们分组学习,锤炼概括分析能力,即历史解释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有力地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设计思路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的调动、锤炼、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
2.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紧密围绕“工厂制度”展开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研究”的经历。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中世纪生活图片;工业革命后的场景(视频)
思考:分别概括两个时期生活方式的特点或主要景象
中世纪:闭塞、宁静、缓慢。
19世纪:机器、工厂;铁路、火车;楼房、浓烟;
思考:社会生活发生这种巨大的差异,根源在于什么?
工业革命的到来。
副板书:工业革命:1760-1870;1870-1900
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新生产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设计意图】通过工业革命前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深入理解工厂制度在历史变迁中的巨大力量做好铺垫。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第一段,找出工厂制度之前的生产方式,并分析其影响。
(一)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手工工场
1.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早在14世纪以来,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带就已经出现了手工工场。16-18世纪这种生产组织形式获得更广泛的发展。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前者主要是包买商为家庭作坊提供原料,由家庭作坊分散生产。后者是把工人集中到一起,分工协作。
16世纪一位自称诗人者自称:
在一间又大又长的房间内,
立着200台结结实实的织布机,
200人,千真万确是200人,
在织布机前工作,全都排列成行。
诗人告诉我们,除了织布工之外,还雇佣了100个梳理女工、200个纺纱女工、150个分拣工、50个剪毛工、80个精梳工……
——努斯鲍姆,《现代欧洲经济制度史》
思考,集中的手工工场有哪些特点?
讨论,略。
2.特点:集中劳动、雇工生产、分工协作;手工生产
3.影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为工厂制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8世纪的手工工场规模已经很大,效率很高,而且在集中劳动中发明了很多机械装置。手工工场在技术和组织形式上为工厂制度的形成奠定了最初基础。
“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不是工业本身的兴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希克斯
现代工业: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
重大的技术发明,没有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家的创造精神,不足以形成现实生产力,东西方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英国多元的政制、社会结构和新教精神文化,孕育出了优秀的企业家,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西方经济学家至今仍然继承了关注工业组织和企业家精神的优良传统。
【设计意图】通过鲜活的诗歌史料引导学生的探究,锤炼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从而了解手工工场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并引出新的生产方式工场制度。该环节的探究提炼出手工工场的特点之后,将前一课的手工作坊与本课的工厂制度两种生产方式之间的中间生产方式补充完成,形成完整的生产方式演进链路。
(二)新的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
合作探究:理查德﹒阿克莱特的工厂
内容,略。
教师点评:
1771理查德﹒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设立,是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工厂制度确立的标志。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兰开夏和德比郡的所有工厂都是按照他开创的模式建造的。鉴于工厂制度在工业革命中的灵魂性地位,有人甚至把它比作牛顿和拿破仑。但我感觉,可以与瓦特并立。瓦特提供了动力革命,发明了蒸汽机。他引领了管理革命,提供了工厂制度。
还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乔赛亚﹒韦奇伍德,他为工厂纪律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史料实证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史料鉴别。李诗雨所运用的史料很可能是网络资料,出处不明,有些数据一定要存疑。比如说他的第一个工厂雇佣了5000多名工人。我印象中,阿克莱特的第一个工厂只有一座多层楼房。那是不可能装下5000多人的。早期的工厂多数都在百人左右。
副板书:史料鉴别
但是李诗雨同学的探究仍然给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
我摘取了以下内容,略作修订:
1771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个棉纱厂,利用德文特河的湍流作动力,以水力纺纱机为机器。阿克赖特在厂址的选择和规划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有所建树。他雇佣了几百名工人,将棉纺织业持续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当时一般是14小时),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工厂制度的特点。
讨论,略。
【设计意图】安排自主探究,探索工厂制度的特点。引导关注史料鉴别。
1.工厂制度的特点
【1】将工人雇佣到厂房里(主要)
【2】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3】分工明确
【4】从事机器大生产(本质)
思考请为工厂制度设定一个概念(时间、核心特征、本质)
讨论,略。
2.概念:工厂制度是一种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将工人集中到厂房里、从事机器大生产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1771年工厂制度产生,1785年之后后来瓦特的蒸汽机又被引入工厂,到19世纪中期,工厂制度成为西方主要的生产方式。
3.工厂制度的影响
【1】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2】改变了生产方式,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工厂制度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像魔法一样空前提高了生产效率,呼唤出了巨大的生产力。我讲一个故事。
制造业的灵魂——标准化生产
1798年,美国人怀特尼在校友,财政部部长沃尔科特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份政府合同,希望能在28个月内生产1万支滑膛枪。13美元一支,13万美元在当年可是一笔巨款。采用传统的手工生产肯定无法完成,他想到了标准化,可替换部件的生产技术。但,很遗憾,他没有成功发展出标准化生产的机床设备,这1万支步枪,花了他十年时间。
但,正是这个人开启了美国标准化生产的研究。1840年,军事工程师霍尔进一步完善了标准化生产武器的工艺,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机床工业,最终实现了高速度、大批量生产复杂机器的梦想。(西梅翁﹒诺斯和约翰﹒霍尔,分别在1816年和1824年完成标准化生产。)
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
美国西北部的农民其居住地离优良的机械商店也许有几百利之遥,却放心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他们知道,用电报告知机械的号码和所损害的机械上的部件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件,他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标准化生产是在美国实现的,它是制造业的灵魂,给工业革命插上了翅膀。
工厂制度的发展史上还有两个人物格外重要,一个是泰勒,还有一位是福特。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分别给予介绍。
王旭志:企业管理的进步——泰勒制
内容,略。
教师点评:
泰勒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有人形容,在实行泰勒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
杨雨辰:福特流水线制度
内容,略。
教师总结:标准化生产、泰勒制、福特流水线,这些重大发明,既是美国的奇迹、更是工厂制度的奇迹。这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给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标准化生产、泰勒制、福特流水线等工厂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成就,直观有力地显示工厂制度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力。这一安排既拓展了教材内容,开发了新的课程资源,又通过学生的小组探究有力地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另外,教材第25页之“中国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情况”不做专门处理。其一,本课开发的课程资源已经足以满足本课教学目标的需要。其二,这两部分内容学生本身比较熟悉,必修、初中都多有涉及。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下面,请大家分组学习一下,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一第二段,一组。
第三第四段,二组。
第五第六段,三组。
请大家用两个词来概括你所看到的影响。
讨论结果:
城市化、交通革命;
城乡差距、时间观念;
文化素质、消极影响;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1】城市人口猛增,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2】城市规模扩大、数量增加。
【3】城市规划建设由滞后到宜居。
英国重要城市的崛起,比如钢铁中心伯明翰、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工业革命的摇篮格拉斯哥。
2.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给出行带来方便。
【1】运河、公路和铁路交通发展迅速。
【2】形成水陆运输网,出现“运输革命”。
3.城乡差距缩小。
【1】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普及、普遍建立大农场地。
【2】乡村面貌发生改变。
【3】农村和城市连为一片。
【4】大量人口从田园生活中走出,眼界开阔了。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加强。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6.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视频:摩登时代??图片:雾霾与晴天下同一片楼群的景象
工业化对生活的负面影响不仅存在于历史,也存在于身边和眼前。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讲解从略,快速处理。因为此处内容跟必修及初中内容重复,而且本课导入视频已经强有力地以画面展示了这种影响。更重要的是,本课是一堂探究为主的课,需要节省时间用在探究环节上。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度是继手工工场之后生产方式的新飞跃。它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变化曲线对比鲜明。因此工厂制度或者工业革命为我们理解和探讨“历史发展的动力”,提供了的完美的、独一无二的实例。
马克思曾经提到: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请同学们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讨论,略。
下面,请同学们再看我为大家拍摄的一段视频:
3D打印视频。
未来生产方式正在向工业4.0的智能制造前进。它又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呢?下一节课我们将共同探究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将工业革命的影响升华到历史哲学的层次,将历史学习引向更深层,强化唯物史观素养的培养。使用校本3D打印资源,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关注下一课科技革命对生活的新影响。
七、教学评价设计:
1.坚持多元评价,鼓励全员参与。
对学生合作探究的参与度做出评价。
在课堂讨论中及时点拨、评价。
史料研习过程中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注重全员调动和参与。
2.设置延伸作业——延伸探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
1.英国的议会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的选举制度基本没有变化,贵族一直是议会的实际控制者,普通群众基本没有选举权。
一是选区划分不合理,没有体现新的工业中心的崛起,二是英国多数男人和所有妇女没有选举权,全部选民只占总人口2%;……四是议员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是贵族或贵族的亲信,而且任期时间过长,1818年议员的平均任期达到28年。——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1)改革前英国议会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对国家经济存在什么影响?
贵族控制议会;普通群众没有选举权;
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世纪2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成立了“伯明翰政府联盟”和“全国政治协会”等政治组织,领导民众进行了广泛的动员。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65个衰败选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市、农村、爱尔兰、苏格兰,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改革之后,英国的选民数达到了全国人口的4.5%。后来又经过1867、1884年改革,更多新兴城市获得选举议席。到1885年英国选民总数达到570.8万人,60%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赵文洪等,《所有制形式的演进与社会变革》
(2)英国三次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次议会改革,对英国的政治、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新兴城市,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选举权扩大,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4)综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什么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英国的工厂立法
1802年的《学徒健康道德法》是英国第一部工厂立法,旨在纺织业中缩短学徒的工作时间,改善工作条件。但,改法未实际实施。以后的几部工厂法,也主要对棉纺厂学徒的工作生活进行规定。因为它们适用范围小、执行阻力大、基本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19世纪20年代,随着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许多地方成立“争取缩短工作时间委员会”,在北部工业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压力之下,议会通过《1833年工厂法》,该法规定了适用童工的法定年龄(9岁以上)和童工的工作时间(9-13岁不得超过9小时;13-18岁不得超过12小时)。
宪章运动推动工人争取缩短工时的运动达到高潮。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8-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实践,13-19岁的男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议会通过“10小时法案”,1850和1853年又通过两场工厂立法。这一时期工厂立法规定设立工厂视察员,工厂视察制度开始确立。这使工厂法案的执行有了制度的保证,也使工厂法日益成为有效的法令。
总之,19世纪英国工厂法的颁布和实施,使英国工人的生产生活处境得到极大改善,也使英国政府职能不断扩大,社会服务职能逐步得到加强,英国走上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道路。——赵文洪等,《所有制形式的演进与社会变革》
思考:英国的工厂立法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
结合工厂立法的原因与影响,谈谈你对经济-社会关系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工业革命前的生产方式:手工工场
1.发展:分散的手工工场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2.特点:集中劳动、雇工生产、分工协作;手工生产
3.影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为工厂制奠定了基础;
二、新的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的工厂制度
1.工厂制度的特点
【1】将工人雇佣到厂房里(主要)
【2】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3】分工明确
【4】从事机器大生产(本质)
2.概念:
3.工厂制度的影响
三、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给出行带来方便。
3.城乡差距缩小。
4.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加强。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6.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四、小结: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九、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具有鲜明的自主探究特色,有力地突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处理史料,师生共同关注史料鉴别,共同运用史料分析研究,锤炼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素养。
2.准确把握了本课题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功能,从而科学判断了本课的重点、难点,拟定了适切的教学目标。
3.教学流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课堂教学紧密围绕“工厂制度”的探究展开安排,既开发了大量课程资源,又放弃部分教材内容或者快速处理一些非重点环节,节省了教学时间。
4.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线索由特征、影响的分析、概括逐步深入到对“历史动力”的思考。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适时加以点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不足与改进措施:
1.不足:
本课内容偏多,难度较高,课时略显紧张。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原理,以课下延伸探究的方式加以处理,是个遗憾。
2.改进措施:
尝试为本课瘦身,保留学生探究分享环节,减少老师主导的史料研习环节。
调整、降低问题难度,减少问题数量。
争取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中留下的探究题目,从而完整实现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问题的探究,将唯物史观的素养培养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