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导学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导学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03 14: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向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发生反应                 ,溶液的碱性逐渐    ,红色        ,当加入的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变为    。?
HCl+NaOH=NaCl+H2O 
减弱
逐渐变浅
无色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一、练习使用滴定管
1.【思考与讨论】(1)滴定管的最大刻度与量筒的最大刻度是否都在刻度的上端?
(2)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最大的不同点在哪里?为什么?
(3)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提示:(1)否。滴定管的最大刻度与量筒的最大刻度位置不同,滴定管的最大刻度在刻度的最下端(最大刻度之下还有一段玻璃管没有刻度),而量筒的最大刻度在刻度的最上端。
(2)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最大的不同点在滴定管的下端,酸式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旋塞,而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乳胶管,乳胶管中有一小玻璃球,因碱性溶液会与玻璃旋塞部分反应生成硅酸盐,而酸性溶液会腐蚀乳胶管。
(3)滴定管在使用前,首先要检查是否漏水。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2.完成教材第89页【实验步骤】一的实验内容,熟悉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及使用基本方法。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二、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
1.【思考与讨论】
(1)滴定管在使用前要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而锥形瓶则不必,为什么?
(2)锥形瓶下一般要垫一张白纸,目的是什么?
(3)接近滴定终点时,如何滴加标准液?
(4)以酚酞作指示剂,判断达到滴定终点时的标准是什么?
提示:(1)滴定管在使用前用蒸馏水洗涤后,若不润洗,则会使所盛溶液浓度减小,引起误差。而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会使所盛溶液溶质偏多。
(2)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目的是便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接近滴定终点时,改为滴加半滴标准液。
(4)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准是:当滴加半滴酸后,溶液的颜色从粉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2.完成教材第90页【实验步骤】二的实验内容,掌握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的相关操作。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1.实验注意事项:
(1)酸式滴定管不能盛碱性溶液(如NaOH、Na2CO3溶液等);碱式滴定管不能盛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如酸性KMnO4溶液等)。
(2)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漏,装液前除用蒸馏水洗净外,还须用待盛的溶液润洗。
(3)注意滴定管的刻度、读数与量筒的区别。
(4)滴定速率,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动。
(5)水平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刻度在同一水平线上。
(6)滴定后应稍等几分钟,使内壁上液体顺壁流下,然后再读数。
(7)读数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5.00 mL是正确的,而不是25 mL或25.000 mL。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8)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因润洗后,瓶内壁会附着一定量的待测液。
(9)在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若有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0)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测液润洗,否则,装入的溶液会被稀释,影响结果。
2.【微思考】(1)中和滴定一般重复2~3次,其目的是什么?

(2)锥形瓶装待测液之前是否需要干燥?
提示:减小实验误差。
提示:不需要。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1.在盐酸滴定NaOH溶液的实验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A.由黄色变为红色 B.由黄色变为橙色
C.由橙色变为红色 D.由红色变为橙色
答案:B 
解析:甲基橙在NaOH溶液中显黄色,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端连有乳胶管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
B.滴定管的最大刻度与量筒的最大刻度位置相同
C.滴定前应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意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所指滴定管是碱式滴定管;B选项中滴定管最大刻度在下,量筒最大刻度在上;D选项,滴定过程中两眼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3.如图是室温下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a和b,试认真分析后填空:
(1)曲线a是用     溶液滴定    溶液;?
(2)P点的坐标为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答案:(1)NaOH HCl (2)(15,7) 0.1
解析:一定要理解图中具体坐标点的意义。a曲线pH随滴定的进行而增大,则说明其为碱溶液滴定酸溶液的过程,且V=0时pH=1,说明该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1,同理b曲线是酸溶液滴定碱溶液的过程,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也为0.1 mol·L-1。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4.某学生用0.150 0 mol·L-1NaOH溶液测定某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酸式滴定管取稀盐酸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
D.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2~3次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取碱式滴定管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0”刻度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完成以下填空:
(1)滴定时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    →F→    →    →    →D?
(2)操作F中应该选择图中滴定管   (填标号)。?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          。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4)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精确至0.000 1)。?
(5)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摇动得太剧烈,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
C.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
D.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答案:(1) E A B C G (2)乙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0.120 0 mol·L-1 (5)AD
解析:(1)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滴定等顺序操作。(2)根据题意,操作F中应该选择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为乙。(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达到滴定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根据
原理梳理
实验探究
实验反思
随堂检测
(5)碱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导致标准溶液浓度偏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c(待测)偏大,A正确;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使得部分盐酸未被中和,导致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c(待测)偏小,B错误;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终点时发现气泡,导致读取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c(待测)偏小,C错误;达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读取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c(待测)偏大,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