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件 (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3 14:2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古代篇
丝绸之路下的商业贸易
古代篇◎丝绸之路下的商业贸易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全球贸易尚未建立。
古代篇◎丝绸之路下的商业贸易
近代篇
世界市场下的商业贸易
1500年以来,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
近代篇◎世界市场下的商业贸易
新航路的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了,葡、西、荷、英、法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9世纪后期世界形势
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热潮
知识梳理
根据教材,结合所学,完成下列两个任务;
(1) 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如何的?
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出现雏形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拓展
17、18世纪
早期殖民扩张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 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商品输出: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这些商品包括鸦片、西方列强本国的机器工厂所生产的产品。
资本输出: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用过剩资本作为贷款。其本质是通过资本控制殖民地的经济命脉。
C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要点点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雏形
17、18世纪
殖民扩张
拓展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基本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
商业资本
工业资本
垄断资本
殖民扩张与
掠夺
商品输出
(掠夺性质)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知识梳理
根据教材,结合所学,完成下列两个任务;
(1) 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概述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
商品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
拍卖市场、
百货公司、
股份公司、
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多:
茶叶、香料
烟草、咖啡、可可、黑奴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英国为中心--多中心
跨国公司建立
荷兰东印度公司
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公司从政府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
A.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英国订单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D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研究成果
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商业贸易的影响
材料二
万历九年(1581年)首辅张居正主持了“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即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白银的流入对解决中国的“银荒”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商业贸易的影响
材料三(晚明)中国在丝绸和瓷器产品的生产上本来就具有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上名副其实的物美价廉商品,使得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美洲白银或者通过欧洲输入中国,或者用马尼拉大帆船直接运往中国。中国也从日本获得大量的银和铜。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表明晚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怎样的地位?
材料四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近代中国在中西贸易中地位有什么变化?
现代篇
一带一路下的商业贸易
现代篇◎一带一路下的商业贸易
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问题:如何理解当今“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一带一路”关联亚非、亚欧,甚至辐射到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最终要形成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共同体。它会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弘扬丝路精神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 文明互鉴。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 道路选择。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倡导对话和平。

1、通常我们提到三角贸易,想到的总会是那罪恶的黑奴贸易。其实三角贸易,也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请将下面三幅图排序。
巩固练习

2、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兵团二中 陆冲辉
D
本课小结
从 开始世界逐渐融为一个整体。到 ,随着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完全形成。商业贸易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革命前,世界市场加强亚洲尤其中国在世界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位;工业革命后, 在世界商业贸易中心地位确立。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新时期“新丝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同时,传递着和谐共处的理念。
课后作业
以“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