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3 14: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标: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历史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通过史料分析,了解城市化的含义、历程、原因、影响,存在问题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分析城市化推进的过程及原因,理解城市化的推进在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
2.结合新闻热点,掌握城市化发展态势。(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堂讨论,培养辩证、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形成对城市全面的认识。(唯物史观)
3.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状,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利弊,理性分析城市化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家国情怀)
你知道什么是城市化吗?
 城市化(城镇化)是一个变传统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王旭《美国城市史》
一、追溯城市化历程——世界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 摘自凤凰网
走进英国,探寻世界城市化的兴起
材料一: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图,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保 尔 ·芒图著 ,扬人根等译《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议一议: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工业革命
英国城市化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80%以上
城市化50--80%
城市化30--50%
城市化30%以下
读图知史
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现象:到20世纪50年代初欧洲和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快城市化步伐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80%以上
城市化50--80%
城市化30--50%
城市化30%以下
读图知史
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现象:到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缓慢
城市化水平从25—30%增长到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出现郊区城市化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
60
80
40
20
100
中期(加速)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
时间
25%-30%
70%
后期成熟阶段
中期加速阶段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处于哪个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949~2005年)
一、追溯城市化历程——中国城市化
走进上海—寻访中国城市化历程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小视角
大视野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材料: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收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的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侵,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化兴起的原因。
提示: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
2、开放通商口岸
2、近代工业兴起
结合所学,分析建国以来城市化发展呈现四个阶段的阶段原因:
——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9》整理
从建国以来几十年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949年至1961年的城市恢复、发展阶段。恢复新设了大批城市,而且促进了更多各类城市的发展。
1961年至1965年的城市调整、压缩阶段。调整了各地城市的发展计划和规模,压缩了设市的建制和数量。
1966年至1978年的城市停滞、徘徊阶段。
1979年至今的城市复兴、迅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摘编自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①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
②一五计划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③“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①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经济调整的政策
“文革”动乱,
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①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走进生活——感受城市化的影响
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为人们提供了便捷、
丰富的生活服务
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深度拓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1888年
美国第一个城市电车系统在里士满营业
19世纪最后10年
工业的扩张己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没有交通运输网像纽约、芝加哥这样的大都市是不可能发展的
1895年
美国城市有轨电车达850条线路2里程超过l万英里。随后10年电车运输里程增加了2倍。电车使人们生活半径从“步行城市”2.5英里延伸到6英里以上
1890—1910年
美国从每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生活在城市发展到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
以城市交通为例,分析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提示:1、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2、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缩短时空的距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反思城市化—剖析城市化的问题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200万,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谈一谈带来了哪些问题?想一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合作探究:
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 ----梅雪芹在《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健康问题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贫富差距悬殊,工人生活贫困
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交通拥堵
2005年居住在平民窟的人口比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到62%,在南亚达到43%。人口的拥堵、贫富差距的悬殊,伴随的还有犯罪率的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人口拥挤
犯罪率上升
失业率增加
……
?这一个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个人的生活自己完成的,在很多人遭受痛苦,而另一部分人兴旺发达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则按现代形象得到重新塑造。最后,西方的所有人都已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个新的生活方式的获得,宣布了旧的文化观念的解体。一种小型的、淳朴的,在信仰和习俗上同质的稳定的社会,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转变了。因此,城市化,在造成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的转变过程申,也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迁》
史论结合 辩证分析
谈一谈:你是如何认识城市化现象?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2月,习近平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1、下表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 B.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
C.圈地运动的持续进行 D.殖民与移民的大规模进行
A
2、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但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多数却成为了无业者。主要原因在于( )
A.中国城市工业化水平低,就业机会不足
B.西方大量倾销商品
C.中国城市化进程过快
D.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A
3、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奠基于日暮途穷的传统农业文明,在国内外时局的拖曳下进行“被动城市化”,历经艰难与曲折。影响“被动城市化”的因素有( )
①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
②经济建设盲目冒进
③“文革”的发生
④国家对工业建设重视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4、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农民工”群体迅速扩大,主要的原因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村土地收益低下
C.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与深化
D.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