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 教案+预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 教案+预习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09:04:51

文档简介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9
那个星期天
一、教材分析
《那个星期天》选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本文写了“我”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一系列动作、环境等具体细致的描述,刻画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甚至到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我”的内心感受。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
”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心理的。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完成预习单(作业超市一)。
(二)教师
准备图片资料、课件。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铁凝的《盼》,“我”盼下雨穿上新雨衣,最终愿望得以实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写到了主人公盼望去做某事,他的愿望是否实现了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
(二)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1.
检查预习,出示生字词。
课件出示:
明媚
翻箱倒柜
念叨
停顿
晃动
休止
时光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蚂蚁
绞尽脑汁
耽搁
砖头
绽放
搓衣板
揉动
绊倒
2.开火车读,齐读。
3.听写词语,反馈矫正。
4.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


(1)指导书写“媚”:形声字,左右结构,右下角是目。指导书写“偎”:
形声字,左右结构,右下角不要多加撇。
(2)学生练写,点评,修改。
5.课文初读。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教师检查初学情况
全班交流思考的问题。
明确: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记叙了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
(三)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1.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来写,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我”的心情。默读课文第2-7自然段,分别画出描写母亲行为的句子,及体现“我”心情变化的关键词句,说一说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完成表格。
要求:找出时间点、母亲的表现、“我”的心情的词句;梳理心情变化。
课件出示:
时间
母亲表现
“我”的心情
2.学生交流。明确:
时间
母亲表现
“我”的心情
早晨
答应带我出去
高兴
等一会儿再走
耐心等待
买完菜就去
焦急又兴奋
买菜回来又翻箱倒柜
焦急
下午
洗衣服
失望
黄昏
仍在洗衣服
绝望
(板书:期盼—高兴—耐心等待—执着—焦急—失望—绝望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完成“作业超市”课内练习第一课时二、三题。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总结:文章写了“我”在某个星期天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写出了这一天“我”从盼望—高兴—耐心等待—焦急又兴奋—焦急—失望—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2.作业:完成“作业超市”课内练习第一课时第四题
3.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六)板书设计
9
那个星期天
史铁生
期盼—高兴—耐心等待—焦急又兴奋—焦急—失望—绝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学习的词语。之后,学生对照课件进行当堂批改。
课件出示:
明媚
翻箱倒柜
念叨
停顿
晃动
休止
时光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蚂蚁
绞尽脑汁
耽搁
砖头
绽放
搓衣板
揉动
绊倒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师生合作,交流预习
口头填空,回顾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写了:
;写出了这一天“我”从_______—-高兴—-_____________—-焦急又兴奋——______-—失望——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1.
文章的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请找到文中描写“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品读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方式描述“我”的心理,体会其作用。
2.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1: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明确:既有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又直接写自己的内心的感受。
课件出示2:
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明确: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课件出示3: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明确: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课件出示4: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明确: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写“我”看到希望越来越渺茫时的伤心与无助。
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1:
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明确:句中的观察点发生了转换,这样写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其实也表现了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景。
课件出示2:
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明确:为了生计,母亲不停地忙碌,最后还认为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因而“惊惶”,连声的对“我”说对不起。
5.小结: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并且道歉的表现,又体现了她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
6.比较学习:《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比较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点。
课件出示:
《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比较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点。
明确:
相同点: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很细腻,都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不同点:《匆匆》是运用了设问、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来体现人物心情;作者把心里想说的直接写出来。而《那个星期天》是从环境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等来体现人物的感情,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根据要求,完成作业超市第二课时第二题。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文章记叙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表现了孩子期待已久而又落空失望的心理过程。作者在具体细致地叙述中,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同时运用一系列环境描写的句子,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的内心感受。
2.
完成作业超市第二课时第三题。
(六)板书设计
9
那个星期天
史铁生
动作
人物描写
语言
环境描写(烘托)
心理9.《那个星期天》预习单
班级:
姓名:
一、我会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课文,读通句子,相信你能超过三遍。
二、我会写





认真读课文,正确读写以下字词:




明媚
翻箱倒柜
念叨
停顿
晃动
休止
时光
惊惶
亲吻
依偎
挽回
空空落落
方砖
蚁穴
绊倒
原谅
揉动
绽开
耽搁
缥缈
急遽
一声不吭
惆怅
咔嚓
消逝
荒凉
三、我会做





通过读课文,我心中还有疑惑,我要把这个问题写下来。
四、我会查





搜集史铁生的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课堂练习:
第一课时
一、写好每一个字




(
)
(
)
(
)
(
)
二、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
2.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愁闷、失意。
(
)
3.震惊惶恐;惊慌。
(
)
4.极快地。(
)
三、读一读,写一写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头了。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选文中加点的部分,看似写光线,表示天色渐晚,实际上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烘托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_描写,展示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状态。
3.你是如何看待选文中这位母亲的?尝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一填。
这篇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_______________的经历。在早晨,“我”的心情变化过程是这样的:____________——耐心等待——急切;下午“我”的心情变化过程是这样的:懊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填一填。
《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_________,“第一次盼望”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次盼望”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的故事。
2.妈妈再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再次响亮而又干脆地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
3.第(1)自然段中加点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4.第(4)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你从“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
三、小练笔
你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星期天,具体写写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将自己的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