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 教案+预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古诗三首 教案+预习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09:07:09

文档简介

10.《古诗三首》预习单
班级:
姓名:
一、我会读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词。
二、我会写





认真读课文,正确读写以下生字词:
络、锤、凿、焚
三、我会做理解☆




通过查资料理解了以下字词:
四、我会查





把你搜集到的关于李贺、于谦、郑燮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写下来,或者剪下来粘贴在后面吧。
课堂练习:
第一课时
古诗词中写马的诗很多,杜甫写的《房兵曹胡马》与李贺的这首《马诗》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同学们对比读一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诗的前四句写马的

A.精神
B.形态
(2)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

。其中“
”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
是静态描写,
是动态描写。
(3)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

。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4)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第二课时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夸张
D.排比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品读诗句,完成后面的练习。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这两句诗中的“
”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
”象征受到了重用,“
”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

(4)诗句的意思是
(5)诗句赞美竹子
的精神品格。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4.比较阅读古诗,选择恰当的诗句填空。
《马诗》《石灰吟》和《竹石》三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但表达的情感却又不同。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情操的诗句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教学配套资源
10
古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马诗》是中唐
(?https:?/??/?baike.so.com?/?doc?/?6715738-6929782.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诗人李贺
(?https:?/??/?baike.so.com?/?doc?/?2320376-2454375.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https:?/??/?baike.so.com?/?doc?/?3932690-4127177.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共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以及怀才不遇时的感慨与愤懑
(?https:?/??/?baike.so.com?/?doc?/?6289551-6503038.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https:?/??/?baike.so.com?/?doc?/?382147-404677.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
《石灰吟》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
(?https:?/??/?baike.so.com?/?doc?/?5342253-5593305.html"
\t
"https:?/??/?baike.so.com?/?doc?/?_blank?)。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志。像石头那样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长留人间。
《竹石》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它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借助资料,了解三首古诗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完成预习单(作业超市)。
(二)教师
诗人简介及诗词创作背景。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介绍单元主题。
2.
出示本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课题及三首诗的题目。
课件出示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
3.指生读。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马诗》这首古诗。
5.成语填空,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
一()当先
?()到成功
?
?老()识途
千军万()
?
万()奔腾
?
快()加鞭
通过填空,让学生明白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早在远古时代,马就和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人喜欢以“千里马”喻良才,以此引入《马诗》。
板书:马诗
(二)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1.检查朗读
出示课件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指生朗读。
(2)强调“燕”的读音。
课件出示
yān
1.周朝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

2.指河北北部。
3.指姓。
yàn
鸟类
燕子
(3)有节奏朗读:
课件出示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

(1)指导书写“络”:左右结构,右边舒展。
(2)学生练写,点评,修改。
(三)借助资料,理解诗意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课件出示
一看诗题明对象,
二看作者知背景,
三看诗文解大意,
四看资料悟诗情,
插图注释也要看,
反复诵读入诗境。
理解古诗
(1)看诗题名对象。
再次齐读诗题——《马诗》,明确写作的对象:马
(2)知作者。
①生根据课前预习,介绍作者李贺。
②教师补充总结。
出示课件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做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生谈了解李贺生平后的感受,并谈一谈,可把李贺比喻成怎样的马。
(3)知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
作者所处贞元、元和之际,写作时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4)理解诗文大意。
出示课件
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①学生根据注释和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诗词意思。
②全班交流。
预设: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何时才能给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四)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
出示课件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结合环境描写,理解诗人情感。
课件出示
探究一二句诗中描写的景物特点,想象构成的画面及对写马的作用。
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板书沙如雪 月似钩)
预设一
诗中描写了大漠、沙、燕山、月、骏马这些景物;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战场景色。描写这幅悲凉肃杀战场景色,也代表有志之士报国的决心。
预设二
这是对环境的描写。“大漠”“燕山”等地方,是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也是战马奔驰之地,是英雄用武之地。
预设三
这可能是战争中短暂的安宁,下一刻边关战事可能一触即发,边关战士可能即将面临一场激烈的厮杀,到了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也到了像作者这样有才华的人报效国家的时刻。这一段环境描写中隐含着作者想报效祖国之情。
2.结合诗人生平,体会作者情感。
后两句写出了一匹怎样的马?这匹马是否受到了重用?结合重点词及联系李贺的生平,体会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何当”思考。
预设一
“金络脑”属贵重鞍具,本意象征马受重用。“踏清秋”中,“清秋”世界草黄马肥,正是战马出征的最好时节“踏”字写出了马蹄声调铿锵,战马斗志昂扬。
“快走”二字,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板书:金络脑 踏清秋)
预设二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当”二字写出了作者希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
预设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3.引读课文,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五)综合运用,拓展练习
“作业超市”第一课时作业。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写法:题目是《马诗》,却不见一个马字,字里行间抒发的是作者的壮志情怀及怀才不遇的感叹。学生总结写作方法:托物言志。
2.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默写《马诗》。
(2)阅读拓展阅读中李贺的组诗《马诗》。
(七)板书设计
10
古诗三首
马诗
沙如雪
月似沟
——环境描写?
金络脑
踏清秋
——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默写《马诗》。
课件出示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生对照当堂改错。
引入课文,学习生字词。
出示课件
石灰吟
于谦
(?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f3054465947d.aspx?)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竹石
郑燮
(?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a4c70d8d6e0e.aspx?)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生齐读,强调“坚劲”中“劲”读音“jìng”。
(2)指导学生书写“凿”“锤”。
课件出示


“凿”强调中间横长,底下半包围部分为两道横。
“锤”左窄右宽,右边共有四横,中间第二横最长。
(3)学生练写,点评,修改。
(二)借助资料,理解诗意
1.作者简介
(1)生介绍作者于谦和郑燮。
(2)师补充。
出示课件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郑板桥(1693-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初步感知诗文大意(以学生自学、汇报为主)。
(1)《石灰吟》
出示课件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学生汇报对诗歌的理解:
预设: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竹石》
出示课件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作者是著名画家。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磨:折磨。强劲。
任:任凭。
?
?
尔:你。
学生汇报对诗歌的理解:
预设
石竹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三)体察诗蕴
,品悟诗情
?
1.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课件出示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结合重点词语,结合重点词及插图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
(1)引导学生从“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理解学生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2)引导学生从引导学生从“咬定、千磨万击、任尔”等词语以及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
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在那种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深入感知作者的情感。
课件出示
再读古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用上咱们上节课学会的方法,联系作者写诗时的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生平,小组讨论,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1)《石灰吟》:
引导学生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于谦就是这样,到死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实践了他的誓言。
(板书:不怕牺牲)
教师小结:
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板书:托物言志)
朗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2)《竹石》:
①引导学生认识到:《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诗人的情感。作者借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板书:要有骨气)
朗读,读出做人的道理。
?②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诗人自己对当时黑暗、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
?
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四)综合学习,实践运用
完成“作业超市”中课堂练习的第二课时作业。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课件出示
这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马诗》作者借马来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愿望;《石灰吟》借石灰表达了作者的不怕牺牲,品格高尚;《竹石》借竹表达出作者正直倔强的高傲风骨。这三首诗的共同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都是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抒发作者的情怀。在学古诗时,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理解深含的意思。
2.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竹石》。
(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把古诗《竹石》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阅读拓展阅读中的《咏物组诗》。
(六)板书设计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
?
石灰
?
?
不怕牺牲
《竹石》
?
?
竹子
?
?
要有骨气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