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四、平面镜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四、平面镜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3 20: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也是光现象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很普通,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却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物理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并对学好物理充满信心,尤其对发生在身边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他们已经不满足只对事物的表面的认识,而渴望进一步去探究深一层的原因。他们喜欢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寻找答案,但有时又不易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去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不怕困难克服挫折的良好品质。
三、设计理念
我在这节课中把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作为重点来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归纳实验的结论,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示例来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探索的信心,品味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本课的重点
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表演魔术“魔盒”,让学生来寻找魔盒的秘密,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平面镜。二、新课教学
【平面镜的定义】
请学生观察手中的镜子,试着给平面镜下定义
(表面是平的、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是平面镜)
请学生提出关于平面镜的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当物体向前、后、左、右移动时镜中像的变化。
思考并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提出猜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问题1: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让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
——用两支相同的跳棋子。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问题2:同学们用镜子做实验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透明的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透明的玻璃,把它垂直放置在桌面上,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问题3:实验中选择哪个物体放在玻璃前的效果好?
让学生把选中的物体放在玻璃前。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蜡烛或跳棋子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用点燃的蜡烛做。用手电筒把跳棋子照亮…
同学们,试试看。[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个物体和玻璃的位置。改变物体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个物体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个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个物体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验证: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交流与评价:
学生评价选择不同的器材完成实验的效果。
蜡烛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用手电筒照亮物体时手电筒从侧面照,效果会好一些。
学生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1)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2)我仔细看玻璃板后的像发现有两个,这是怎么回事?
【虚像】
教师画出一个平面镜,给出一个发光点S,让学生选择两条能照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思考这两条反射光线能相交吗?
若反射光线射入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看过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S’处射来的,S’就是S的虚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平面镜的应用】
揭开“魔盒”的秘密:盒内的平面镜如何放置,能使盒子看上去跟空的一样?
学生实验:镜子怎样放置在桌面上,从镜中看桌面与其在镜中的像成直角?
——镜子与桌面成45度角放置。
学生举出平面镜在成像方面的应用。
除了成像,平面镜还有哪方面的应用?
平面镜可以用来改变光路:学生自己安装潜望镜。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