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目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目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7-12 10:2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第28——30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能运用法则进行合理运算。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教学难点:负有理数之间的乘法。
四、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4天后,甲、乙水库各自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的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的下降。那么,4天后,甲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3+3+3=3×4=12㎝
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3)+(-3)+(-3)+(-3)=(-3)×4=-12㎝
(二)认定目标:
板书、用小黑板或用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三)导学达标:
设蜗牛现在的位置为点O,若它一直都是沿直线爬行,而且每分钟爬行2cm,问:
(1)向右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 (2)向左爬行,3分钟后的位置?
(3)向右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 (4)向左爬行,3分钟前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确定蜗牛的位置需要知道:距离和方向。为了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的时间前为负,现在的时间后为正。
(1)情形一: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式子表示为:(+2)×(+3)=+6
数轴表示如右:
(2)情形二: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式子表示为:(-2)×3=-6
数轴表示如右:
(3)情形三: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左边6㎝处。式子表示为:(+2)×(-3)=-6
数轴表示如右
(4)情形四:蜗牛在现在位置的右边6㎝处。式子表示为:(-2)×(-3)=+6
数轴表示如右:
仔细观察上面得到的四个式子:
(1)(+2)×(+3)=+6
(2)(-2)×3=-6
(3)(+2)×(-3)=-6
(4)(-2)×(-3)=+6
根据你对乘法的思考,你得到什么规律?
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例题讲解:1、(-5)×(-2)…同号两数相乘 2、(-5)×(+2)
解:(-5)×(-2)…同号两数相乘 解:(-5)×(+2)…异号两数相乘
=+( )… 得正 =-( )… 得负
=+(5×2)…把绝对值相乘 =-(5×2)…把绝对值相乘
=+10 =-10
注意: (1)先确定积的符号;
(2)将每个因数的绝对值求积作为积的绝对值。
关键:确定积的符号,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四)达标测评:
课本30页练习1
(五)课堂小结:
1、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得0。
2、步骤:(1)先确定积的符号;(2)将每个因数的绝对值求积作为积的绝对值。
3、关键:确定积的符号,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六)布置作业:
课本38页习题1.4复习巩固第1题。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