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选择题(14分)
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都要用到催化剂
B.用排水法收集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一样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与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一样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有下列
7
步操作:a.向试管中加药品
b.给试管加热
c.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d.固定仪器
e.熄灭酒精
灯
f.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g.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afdbgce
B.fadbgce
C.afdbgec
D.fadbgec
3.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牛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和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试管中加高锰酸钾和一团棉花
B.先将导管伸入集满水的集气瓶,后加热
C.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后集中给固体加热
D.先从水槽里将导管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6.下列原理制取氧气,操作简单、能耗少、无污染的是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D.加热氧化汞
7.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 ②固定装置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连接仪器 ⑤加热 ⑥收集气体 ⑦撤酒精灯 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电解水
B.蜡烛的燃烧
C.红磷燃烧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9.某同学在做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炸裂,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加热前未将试管外壁擦干
B.用焰心加热,使冷的灯芯接触到热的试管
C.加热时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反应停止时,先熄灭酒精灯
10.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氧化反应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为了不浪费氧气,
立即收集
B.加热时,先预热,
再对着试管中药品部位集中加热
C.固定试管时,
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D.固定试管时,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工业制氧气
B.用大理石和盐酸混合制二氧化碳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
13.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④清洗仪器放回指定位置。(
)
A.②①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集气瓶中检验瓶内氧气是否已满
B.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和水蒸气是分解反应
C.将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加热,比单独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速率快
D.因为氧气比水轻,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二、填空题(16分)
15.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
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C装置的优点是
(3)实验室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固体与氯化铵固体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是
(填字母)
(4)收集某气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在标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1g/L,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收集氨气是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17.某实验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产生下列现象的不当操作的原因:
(1)水槽中的水染成紫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铁丝在氧中燃烧实验时炸裂了集气瓶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是(只需答出二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工业上可用
的方法制备氧气,在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的沸点较低,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氧,这个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9.验满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_____时证明已集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为_____。
20.如图所示的装置具有多种用途,请回答:
(1)收集气体:当气体由a管进b管出时,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________(填“大”或“小”)的气体;
(2)测定气体体积:可在瓶中充满水,并使排出的水流入到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里。
三、简答题(10分)
2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
22.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为了实验的安全和结论的准确,往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或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倾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向着手心_________?
(2)点燃甲烷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请说出原因_________?
(3)排水法收集氧气后,要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什么_________?
23.在做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均放了少量的水,水的作用一样吗?(若不一样,请说出水在各个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三条.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4.如何检验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四、实验题(10分)
25.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可放的药品是______,(写一种)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______或______(填字母)装置,原因是______或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先______,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4)实验完毕,若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是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收集满没有:______
(6)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______(填字母)装置.
(7)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______(填字母)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B
6.C
7.C
8.C
9.C
10.B
11.A
12.C
13.A
14.C
15.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AD
或AF或
BD
或BF
略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证明以收集满
【答案】(1)A(2)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3)A;(4)E.
17.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集气瓶底没有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试管外壁有水;没有对试管进行预热;试管底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没有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8.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
;
19.集气瓶里的水排完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
20.小量筒
21.防止冷凝水回流
22.防止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防止发生爆炸
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都加有少量的水,其作用分别是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试管底部接触灯芯
未均匀预热就集中加热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24.解:把试管和带导管的橡皮塞连接,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5.高锰酸钾
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
D
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从水中取出导管
试管炸裂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B
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