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穿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本课教学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世界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闸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每个时代的战争起因各不相同,战争性质也不尽相同。资本主义兴起后西方大国通过殖民战争对全球市场的争夺;殖民地被压迫者争取解放的斗争艰苦卓绝。战争不仅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问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近代战争促进了西方文化的扩张,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本课上承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下启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三、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文科班学生整体情况: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浓厚,合作意识较强,知识面较广。本课要求学生掌握近代战争相关内容,应用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解读近代战争对文化的双重影响,通过史料研读认识近代文化的形成与主要内容。绝大多数学生的史料研读能力较差。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英国的殖民扩张、拿破仑战争、近代列强对华战争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扩张,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使物质财富遭到巨大的破坏,直接导致了人类文化毁损和断裂,甚至民族文化的失忆。
2.通过时空转换以美洲篇、欧洲篇、亚洲篇分地域进行教学,认识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中交流、交汇、传播,人们在认知外来文化和反思本土的精神阵痛中,或被动或主动对文化进行选择与重构,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与完善。
3.近代战争促进了西方文化的扩张,也促进了近代文化的碰撞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近代文化;理解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形成对世界近代文化的多元化;从而认识文明的互鉴与交流促进人类整体文明的发展。
五、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战争对文化的双重影响;拿破仑战争对欧洲传统文化的破坏及近代文化重构;殖民战争对亚洲文化的双重影响。
2.教学难点:辩证理解战争与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及殖民战争对文化交流传播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资料拉丁舞,学生观看从中提炼信息回答问题(服饰、音乐、舞蹈具有西方文化元素,也有印第安人文化元素、也有黑人文化元素),引出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扩张。
环节二:新课教学
美洲篇 ——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文化融合
教师简要介绍美洲原主人印第安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
材料??印第安人在世界上绝不是愚昧和落后的象征,以玛雅、阿斯特克和印加人所创造的文明为代表的美洲古代文明独立地在美洲广阔的土地上产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光辉成就。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文化相媲美。
???????????????????????????????????????????????——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一)1607——1775美国文化的轮廓初现
北美大陆的开拓者
材料??1607年, 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因为寒冷被迫回到英国,1687年又来了91个男人17个女人,9 个孩子,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大部分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的黑人。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殖民者先后在北美洲东岸(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个殖民地。
——李世雅《北美新大陆的移民社会与宗教自由》1989
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地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1620年11月11日???????
教师归纳《“五月花号”公约》的重大意义: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一份公约,这份公约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签署人立誓创立一个自治团体,这个团体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依法而治。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献。此公约对美国的影响贯穿了从签订之始到如今,它是美国建国的奠基,也是现在美国信仰自由、法律等的根本原因。
教师过渡:美国文化的起源实际上是多样性的,它是在欧洲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还有非洲黑人文化的交会和互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所以,这三种文化共同构成美国文化的渊源。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开发建设美国的人,由于背负着一个很悠久的文化传统,它是在吸收了很多文化的长处和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师生总结: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
1.英国文化传统居于主导地位,崇尚民主和自由、重视工商业、强调地方自治、注重个体和创造精神等;
2.美式英语成为共同语言;
3.饮食文化和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因素;
4.造成了印第安文化的断裂。
(二)独立战争(1775年以后)美国文化的形成
1775年——1783年的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和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史料??《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第二部分高度概括了当时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和主权在民思想。
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力陈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
第四部分美利坚庄严宣告独立,脱离英国统治。
?????????????????????????????????——摘自《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
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是宪政的最终目标。
——何勤华主编.《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11:211-21
《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法律基石
探究一: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
教师归纳:
1.美国文化以西欧文化为主体,吸收了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文化。
2.经过北美殖民地各地人民的融合创新出美国式文明。
3.人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约平衡是美国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
4.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材料??清教徒有序自由传到马萨诸塞以后,很快变成残酷镇压的工具;绅士的支配自由观念传到弗吉尼亚后,为种族奴隶制大开绿灯,并从中获得支持。
???????——《阿尔比恩的种子》[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说明,美国文化存在的问题。
1.白种人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种族歧视伴随着美国文化形成与发展。
2.发展种植园经济和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国主流文化相违背的。
二、拉丁美洲文化
教师:?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探究二:阅读材料归纳概括拉美文化的特征。
材料一???16世纪初,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开始进入。葡萄牙占了巴西,西班牙统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广大地区。从此,全洲进入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印第安人的家园被破坏,古文明遭摧毁,人口锐减。为补充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又从非洲贩入大量黑奴。宗主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随移民大批涌入,传播到南美各地,西、葡语取代印第安语,成为普遍使用的正式语言。逐步形成了以拉丁语言为基础的拉美文化。
材料二???正如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的 “混血社会”,拉美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
材料三???1810年,武装起义烈火燃遍整个南美洲。经过十多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西、葡统治。独立后,位于拉美地区的土生白人掌握了多数国家的政权,实行具有拉美特色的“考迪罗”式的军事独裁统治,维护大庄园土地所有制。
???????????????????????????????????????????????????——摘自斯塔夫《全球通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以西葡为主的南欧拉丁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印第安文化和黑人文化。
2.拉美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和地域化特征 。
3.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4.独立战争后考迪罗独裁权力成为其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
5.拉丁舞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欧洲篇 ——西方近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教师简要介绍:拿破仑战争是指1803年—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它促使了欧洲的军队和火炮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军事制度,因为实施全民征兵制,使得战争规模庞大、史无前例。拿破仑战胜第五次反法联盟后,法国直接或间接统治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地区。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奥地利、普鲁士臣服于法国,俄罗斯也委屈奉迎以求自保。但在1812年侵俄惨败后,国势一落千丈,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终战败。
探究三:阅读材料概括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影响。
材料一??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主义正逐步走向瓦解溃,新兴的资本主义法国同封建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拿破仑掌握法国执政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各国的军事力量,破坏了欧洲的封建传统文化,加速了欧洲封建力量的衰落。战争传遍了自由、平等、法制、等启蒙思想。
材料二??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亦带来一个相对地新鲜及持续增强的运动,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将会塑造未来欧洲历史的轨道,它的成长注定了一些国家的开始及另一些国家的结束。欧洲的版图亦在拿破仑时代后一个世纪发生了剧烈地转变。这种转变并非基于封地及贵族,而是基于人文、民族起源和民族思想。拿破仑在欧洲的统治时,将城邦和王公领土合并,播下了日后德意志及意大利建立民族一统国家的种子。
?????????????????????????????——以上均摘自谢国良_???_《?拿破仑战争?》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欧洲文化的重构
1.拿破仑战争破坏了欧洲传统封建文化。
2.欧洲封建主义和专制成为众矢之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精神成为政治的普遍诉求。
3.民族运动兴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涨。(1825年12月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30年11月波兰民族独立起义、1848年欧洲革命、德意志统一之势不可阻挡。
亚洲篇——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材料一?马克思在1853年论述英国殖民主义对印度的统治时写道:“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近代以来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向殖民地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念,传播基督教,同化或消灭殖民地区文化,淡化民族意识。但客观上却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带到了殖民地区,激发了当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普通高中教科书《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三?近代中国社会精英在与西方侵略者的抗争中,一方面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努力保护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中西文化在博弈中融合。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探究四: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历程。
教师总结: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文化,走向现代化,便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为西学东渐的第一阶段。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和痛砭时弊的改革倾向,以及向西方学习的尝试,他们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者。他们的基本思想就是了解夷情,“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人加大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兴起了“制器练兵”、“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实质上是一个军事上、技术上寻求西化的运动。
????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是西学东渐的第二阶段。维新派和革命派都热衷西学,师法西方,以期中国富强。这一阶段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已冲破了洋务派的单纯技术引进的界限。其一是对西方政治体制的关注并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相结合;其二是对西方学术思想,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引进。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维新党中多饱学之士,对西方社会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拓殖性的工作,百日维新促成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
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博弈
?材料??近200年的统治。英国在印度建立的殖民统治体系打破了印度传统封建制度,为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奠定了基础;经济变动和社会立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组织机构,使延续千年的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基础——村社和种姓制度开始瓦解,而资产阶级平等观念的传播是对传统观念的严重冲击;近代教育的发展引进了西方的知识和价值观,使掌握资产阶级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大增。
???????????????????????????——陆梅《从印度的变迁看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历史使命》?
????印度社会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提出了“印度人的印度”口号。?
??????????????????????????????????????????????????????——《文化交流与传播》?
教师总结:印度文化顽强的保留下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仍然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种姓制度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感悟篇
通过战争与西方近代文化扩张谈谈你的感悟(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展示我的我的感悟:
1.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侵略战争, 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
2.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
3.要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文化!
4.坚持文化自信、防止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
结束语
学生朗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当然要学习借鉴,而且要认真学习借鉴,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七、教学评价
课后查找拉丁美洲文化的多元化和地域性特征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
八、板书设计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美洲、欧洲、亚洲的近代文化?
美洲篇 ——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文化融合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
(一)1607——1775美国文化的轮廓初现
(二)独立战争(1775年以后)美国文化的形成
二、拉丁美洲文化
欧洲篇 ——西方近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一)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二)欧洲文化的重构
亚洲篇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二、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博弈
九、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以美洲篇、欧洲篇、亚洲篇分地域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各地区和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同特征;从而深刻理解近代战争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近代以来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向殖民地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观念,传播基督教,同化或消灭殖民地区文化,淡化民族意识。但客观上却把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带到了殖民地区,激发了当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教材内容缺失战争造成的灾难和文化的破坏甚至断裂,教材重点介绍了战争对文化的客观影响、建议教材编写中应增加战争部分的编写。教材内容多,涉及面广,我们备课过程中缺乏相关专业资料,同时教师的专业知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