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一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高中历史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记忆德川幕府的统治措施、《日美亲善条约》及能大致讲述黑船事件的经过;
②能理解德川幕府统治出现的社会危机、把握日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是由东西方的差距造成的和理解日本开国后社会危机加剧的原因;
③从幕府统治危机中分析出明治维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用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来阐述其中的关系,及举例说明锁国政策对德川幕府统治带来的变化;
②图示与讲述结合来描述黑船事件;
③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探究日本开国后社会危机加剧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是由幕府统治的封建国家;
②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落后挨打的局面;
③社会危机加剧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幕府统治下的社会状况及危机
2、教学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3、课程类型:新授
4、课时安排:1课时
5、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师:(导入)最近日本的大地震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许多大型企业在其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有些甚至停产,这给本来近几年经济就不景气的日本蒙上了一层阴影。我国与日本两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提到日本这一个国家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他作为列强侵略我国的一些事情,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等。如今两国虽然顺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合作发展,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仍有冲突。众所周知,日本只是一个亚洲岛国,何以跻身为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成为亚洲强国呢?这与他们在近代历史上的一次改革——明治维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大转折点。其变革成功与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使得日本成为20世纪初亚洲唯一的一个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那么日本又是为何能从“封建”这个牢笼中醒悟过来,走向“资本主义”的怀抱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讲述一下《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一、黑船事件
1、背景
师: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于是开展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此时的日本还在闭关锁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的步伐,自然也成为他们侵略的目标。
国际: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开展殖民扩张,日本成为侵略目标
国内:日本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
2、过程:
师:1853年7月8日浦贺港静的海面掀起了波澜,四艘庞大的美国军舰逐渐逼近海岸,这让日本幕府大为惊慌,要求美国舰队开往长崎,但此次带队的美国将领佩里没有理会,要求会见当地政府官员。还扬言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美国必胜”。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方面不等不妥协。7月14日佩里上岸与浦贺地方官会面,递交了美国总统写给日本天皇的信,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但日本方面声称需要考虑一下,于是约定美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由于佩里的舰队是黑色的,又是冒着黑烟的,故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成为“黑船事件”。
3、结果:1854年签订《日美亲善条约》——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凡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等。
4、影响:主权遭破坏,民族危机加深,迫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
师:随后英国、俄国、荷兰和法国等也迫使日本签订类似的不平等条约。日本被迫承认西方列强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允许他们设置租界,接受议定关税制度,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紧锁了两百多年国门的日本,不得不面向世界。
5、启示: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将会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二、德川幕府的统治
1、德川幕府的建立与发展
师:日本史先后有镰仓、室叮和德川三个幕府。十七世纪的日本由德川幕府统治着,德川幕府又称江户幕府,1603年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所建,至1867年德川庆喜被迫宣布大政奉还,共经历十五代将军,历时265年。
德川幕府时期的统治形式是幕藩体制。名义上天皇是国家的首脑,被统治阶级宣扬为创造日本国家的神的子孙,万世一系的统治者,但事实上没有实权。以天皇为首的由皇族公卿组成的京都朝廷形同虚设,毫无权力。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重要城市。日本其他地区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封建领地,叫做“藩”,其首领为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书本下面对“藩”有作解释,“幕府的屏障”,顾名思义就是要听命于将军,负担军事等方面的义务,但是各藩在内政方面却是独立的。德川氏为了加强控制,防止大名反叛,使各类大名的领地互相交错,并实行"参觐交代"制度,规定大名必须每隔一年去江户参觐一次,其家属则必须一直留在江户作为人质。
将军和大名又把自己的领地分割成更小的单位分赐给自己的家臣,或者给他们一部分贡米作为俸禄。这种居于将军和大名之下的家臣叫做"武士",他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杀死平民可以不受惩罚负的特权,还有跟随主人作战的义务。这些武士构成了幕府的统治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2、德川幕府统治政策
㈠ 政治:制定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师:为巩固幕府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它将全国人民分为四等,士、农、工、商。各等级世袭,互不通婚;日常生活各有严格规定,不得逾越。士,居于"四民"之首,包括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他们修文练武,担任各级官吏,完全脱离劳动,属于统治阶级。农,约占全国人口的80%,地位仅次于士,但是受压迫受剥削的主要群体,他们不仅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不能迁徙移居、变更职业、买卖土地、自由耕种作物品种,等等;工商业者占人口的10%,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他们的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幕府和大名的一纸命令,就可以剥夺其财产,取消其债权;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插入日本等级制度示意图,用图示辅助讲解,助于记忆)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我有没有讲清楚(看学生反应),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在此不做逗留,我们继续下个问题;如果还有同学不清楚的,我们可以课后讨论。
㈡ 外交:推行锁国政策
⑴目的:
师:阅读书本P109 学习延伸下的一段材料,我们可以得知日本闭关锁国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巩固统治,防止外来势力入侵(可略作提示)
师:恩,很好!在17世纪初,日本的海外贸易曾一度显著活跃,但从1633年起曾多次发布“锁国令”,在1639年,政府最后一次颁布“锁国令”,此后的二百年间,幕府统治着一直推行着闭关锁国政策。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闭关锁国的具体内容。
⑵内容:
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
师:这一点是说明从经济、思想两方面与外界隔绝。经济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严禁这方面的活动比较好理解;但是软文化的入侵也不可小觑,有时比硬武器来的恐怖,会让人不知不觉跟着别人跑了。所以统治者都很注重思想上的控制,所以才会有焚书坑儒、文字狱等悲剧的发生;
②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对外商业活动受到严格控制;
师:在这一点上要注意日本并不是断绝了与任何国家的往来,也应不是全国的每一地方都不可以通商,这里可以与中国的闭关锁国相联系有助于记忆
③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许在国外的日本人回国,甚至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
师:在这一点上,日本从人口流动与交通上做了限制,因为人是很好的传播和交流工具,所以日本从人口流动上做了限制,“禁止制造适于远洋的船只”这点就很容易理解了。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没有了远洋工具,出洋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㈢ 经济: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师:闭关锁国本身就严格限制了商业活动,同时对工商业者采取歧视态度,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实行商品专卖,设立关卡、对工商业者财产恣意没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3、幕府统治引发的危机
师:阅读书本P107学思之窗的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看完材料后你们得到了什么信息?(商人与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对日本封建统治秩序有何影响?
答:①商人地位提高,举足轻重;中下级武士穷困潦倒。
②工商业者在经济上地位提高,但在政治上地位仍地下,随着他们实力的不断增长对于政府的限制与剥削就越加不满;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随着中下级武士经济上的贫困越加严重,为了生存,萌生了反抗之意,他们从幕府统治的基础变成反幕府统治的力量,进而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师:德川幕府统治建立后,全国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村手工业也迅速发展,并逐步同农业分离,新的手工业中心和商业中心也随之形成。商业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的日益解体。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以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有显著发展,一些大的手工工场有一百多台织机和几百名工人,出现了机器生产和雇佣关系。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也日益繁荣,出现了三井等大商人。
⑵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①农民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
师: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主在经济上逐渐拮据,为了改变现状,变本加厉地剥削农民,大幅度提高地租,增加各种捐税,农民越发不能承受这样的剥削,起义不断。
②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
师:虽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在经济上取得了重大的收益,但在政治上地位仍是低下,他们不满封建主对于商业的限制和商人的压迫
③统治阶级内部,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和手工业,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师:之前我讲过武士是幕府的统治基础,现在武士们开始有了反抗思想,这对幕府统治无疑造成了威胁。1837年,下级武士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的起义,对于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表明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三、开国后日本的社会状况
A弊: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
师:开国后,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国家把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棉织品、毛织品,也有船只、武器等;同时,日本的原料有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
另一方面,西方商人还利用日本市场和国际市场黄金价格的差额,用银元在日本大量套购黄金,导致日本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阅读历史纵横)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师:一方面,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
另一方面,由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经济的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社会动荡不安。
B利: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首先,出口量激增刺激生产的发展;其次,生产技术和经营形式得到改进;再次,有识之士购进国外机器,建立工厂。最后,西南诸藩采取自强措施,促经济发展。各藩的改革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诸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四、小结:
思考题:结合本课的学习,思考一下导致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根源是什么?
内因:幕府腐朽黑暗的统治、经济发展对统治基础的冲击;
外因: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
五、板书
西方殖民侵略
日成为商品市场
和原料产地
黄金外流
钱价下跌
社会矛盾激化
手工工场破产
工人失业
物价上涨
人民生活困顿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德川幕府统治
黑船事件
开国后的状况
政治特点:幕藩体制
统治政策: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限制工商
时间:1853年
影响:《日美亲善条约》等
弊:社会危机加剧
利: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危机:统治阶级内部、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