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3 22:0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懂得学习课文时,既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要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2.读例句,体会不同的描写语段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在具体语境中比较“开辟”“姿态”这两个多义词的不同意思,能用“温和”的不同义项造句。
4.学习虞世南的《蝉》,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领悟诗人赞美蝉的原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懂得学习课文时,既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要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语境比较“开辟”“姿态”的不同意思,用“温和”的不同义项造句。
教学难点
1.结合例句,体会不同的描写语段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2.学习虞世南的《蝉》,能够理解诗意,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教材上出示的三个对话框,明白活动要求。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教材上的交流内容。
教师点拨: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作者深深的思考。比如《白鹭》中,作者写了白鹭外形美丽、气质优雅,把白鹭比作一首充满韵味的散文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了“要做有用之人”的道理,让我们深受启发;琦君笔下的桂花雨,不仅带给她许多童年的快乐回忆,也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我们备受感动;冯骥才笔下的小珍珠鸟,活泼可爱,对人类充满了信任和依赖,让我们无限向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可见,学习课文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要理解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有益的启示,受到美的熏陶。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2)(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的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的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教师点拨:这三个句子都先描写了事物的样貌,然后拿同类(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或不同类(瓜、藤、叶与石狮子、大旗杆)的事物进行对比,使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从而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喜爱、赞美之情。
描写语句拓展:在寒冷的冬季,花草都枯萎了,只有蜡梅开得最盛。一朵朵淡黄、娇嫩的花朵不怕凛冽的北风,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枝头,把素净的冬天点缀得异常美丽。光这一点,蜡梅同其他三季里的那些花儿相比,不是显得十分可贵吗?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1)开辟: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2)姿态: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3)温和:(形容气候)/(形容性格)
教师点拨:安排学生先读句子,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句中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再查字典对照,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1)“开辟”是一个动词,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开拓扩展”,在第二句中的意思是“开创,创立”。(2)“姿态”是一个名词,在第一句中的意思是“姿势,样子”,在第二句中的意思是“态度,气度”。(3)“温和”是一个形容词,可以形容气候不冷不热,如“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也可以形容人的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如“脸色温和、谈吐温和、温和的目光”等。
三、日积月累
1.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2.教师讲解重点词义,逐句翻译,疏通全诗大意,分析诗人情感。
3.安排学生再次朗读,领略意境,体会情感,背诵本诗。
词语释义: ①垂 (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②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清露,清纯的露水。③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流,发出。④疏桐:高大的梧桐。⑤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⑥藉(jiè):凭借,依赖。
作者介绍: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慈溪)人。初唐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被唐太宗称为五绝。他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
诗句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细嘴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栖息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第一、二句以蝉的栖高次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第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