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鹭
掌握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并能为这几幅图画分别起-一个名字;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作者介绍
郭沫若(1892一1978年),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式奠基人之一。著有《郭沫若全集》《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史稿》等
白鹭 鸟类的一种。别名小白鹭、白鹭鸶、春锄、白鸟、小白鹭、白鹤。一般栖息于低海拔的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营巢于阔叶林或杉林的树冠处。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有分布。
知识链接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觉
jué:(觉得)( 不知不觉)
jiào:(睡觉)
sǎn:(散文)( 一盘散沙)
sàn:(散步)(烟消云散)
睡觉
散
散沙
词语学习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造句:这个仪器的制作技巧十分精妙。
嗜好:特殊爱好(多指不良的)。
造句:你应该改掉抽烟这个不良嗜好。
恩惠:给予的或感受到好处。
造句:对于他人给予的恩惠,我们要记得报答。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造句:王老师的讲话,简明扼要,铿锵有力。
词语理解
反义词
精巧——(粗劣) 配合——(干扰)
寻常——(异常) 忘却——(怀念)
安稳——(动荡) 适宜——(失宜)
悠然——(匆忙) 恩惠——(仇恨)
或许——(肯定) 优美——(丑恶)
近义词
精巧——(精美) 配合——(匹配)
适宜——(合适) 寻常——(平常)
忘却——(忘记) 孤独——(孤单)
安稳——(平稳) 悠然——(悠闲)
嗜好——(喜好) 或许——(也许)
优美——(美妙) 恩惠——(恩情)
词语辨析
精巧 精美
相同点:“精巧”和“精美”都含有“精致”的意思。
不同点“精美”是形容物品外观的,指的是精致与美丽。“精巧”更偏向于做工、技艺很精致巧妙。
运用示例:
1.这件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十分( )。
2.这本画册的包装很( )。
精巧
精美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描写白鹭美丽的外形特点。
第二部分(6~8):描写白鹭优雅的姿态。
第三部分(9~11):总结全文,赞美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写“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首尾遥相呼应,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白鹭的深深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解读
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1.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你能看出第2自然段与下面三段之间的关系吗?
这几段之间是“总—分”的结构关系。第2自然段先总写白鹭的色彩搭配、身形大小“都很适宜”;然后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分写白鹭的色彩和身形特点。
(3)第3自然段中是怎样描写白鹭的身形特点的?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拿体型很大的白鹤和体型较小的朱鹭、苍鹭来与白鹭作比较,相比之下,白鹤显得太大而显得生硬,同类的朱鹭、苍鹭也显得大了一些,从而有力地突出了白鹭“身段的大小”很适宜。
(4)用自己的话概括白鹭的身形特点。
大小适宜,不显生硬;全身呈流线型结构;脚部长短也很适中(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5)作者为什么说白鹭“色素的配合”很适宜呢?
因为白鹭长了一身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而且这两支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仔细阅读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1)分别给第6、7、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白鹭垂钓图。
第7自然段:白鹭远眺图。
第8自然段:白鹭低飞图。
(2)第6自然段中写“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把“钓鱼”改成“捉鱼”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钓鱼是被动等待鱼来咬钩,捉鱼是主动出击捕获猎物。钓鱼呈现的是一种静态美,捉鱼则表现的是一种动态美。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钓鱼”表现了白鹭温柔娴静,突出了白鹭的优雅的气质。
(3)第6自然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鹭与水田的和谐、生动的搭配,如诗如画,给人以无限美感。
(4)第7自然段写了白鹭的什么特点?
白鹭喜欢独自栖息在树梢上,看似不安稳,实则十分悠然,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之美。
3.仔细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第9自然段中写“白鹭不会唱歌”,但它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说“白鹭不会唱歌”,是因为白鹭的鸣声并不动听。说它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是因为白鹭的外形、姿态、气质从整体上能给人一种像歌一样优美、动人的感觉。作者在段中用一个反问句“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表达了强烈的肯定意义,即“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作者为什么用“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来比喻白鹭?
“韵在骨子里”指自然天成,平凡而不易被人发现。把白鹭比喻成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更能表现白鹭的柔婉清丽、质朴含蓄。
(3)课文开头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想一想:结尾句中的“实在”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结尾句在表达方式上为与开头句有何不同?
①不能删。“实在”一词是对上文描写的总结,既突出了作者的认识和感觉,表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赏;又呼应了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②开头一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两句的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白鹭美的本质。
写法借鉴
巧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
拟人手法是指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的修辞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本文中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一句,就是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白鹭钓鱼的静态美,体现了白鹭的温柔娴静。
在写拟人句时,首先要分析事物,寻找共性。即找事物和人类相、相似的言行、思想。如:小鸟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是拎着花篮在舞蹈。其次要添加感情,写活事物。
1.含有鸟字的成语。
百鸟朝凤 笨鸟先飞 长颈鸟喙 池鱼笼鸟
飞鸟惊蛇 飞鸟依人 花香鸟语 惊弓之鸟
倦鸟知还 笼中之鸟 卵覆鸟飞 鸟革翚飞
鸟集鳞萃 鸟尽弓藏 鸟惊鱼散 鸟入樊笼
拓展延伸
2.描写白鹭的诗句。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张志和《渔歌子》
课堂小结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外形特点,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一位哲人曾说过,美到处都有,但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白露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鸟,但经过文学大师的描摹,就显得那么栩栩如生,那么美丽动人。说明我们要善于观察,要主动去发掘生活中平凡之物的独特之美。
结构图示
白鹭
总写:一首精巧的诗
描写外形
描写姿态
总结: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色彩配合适宜
身形大小适宜
赞美
喜爱
清田独钓—和谐生动
独立枝头—悠然安适
黄昏低飞—生机勃勃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