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制取氧气 课件(17+27张ppt+2份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制取氧气 课件(17+27张ppt+2份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04 09:42:1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2课时
高锰酸钾制氧气、工业制氧气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室还常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仪器的连接
推进新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装置的准备:
(1)对仪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手握试管,看看在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无气泡冒出,这是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它的根据是什么?
热胀冷缩的原理
(2)在上述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然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再加胶塞,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将盛满水的集气瓶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内,要求瓶底内部没有气泡。
这种集气方法称为排水集气法。为什么能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
氧气不易溶于水。
(4)垫高酒精灯至合适位置,将导气管伸入水槽内。
导气管为什么不直接插入集气瓶?
因为装置内有空气,如果直接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刚开始收集到的是空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时再收集,这时装置内的空气已被完全排出了,收集到的才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操作:
(1)点燃酒精灯,先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再用外焰集中加热盛药品的部位。
(2)实验开始时,从导气管口慢慢放出的气泡先不要收集,当气泡连续放出时,再把导气管口伸入集气瓶里集气。集满后盖好玻片,取出集气瓶,摆正后,放在桌上。
(3)停止加热前,应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4)用坩埚钳夹一小块木炭,先在空气中加热至红热,再放进燃烧匙中,伸入所收集的氧气瓶里,观察现象。
①为什么要先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酒精灯火焰,并用外焰加热?
先让试管预热,以防局部高温试管爆炸。
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高。
②为什么加热开始所产生的气泡不宜收集?
因为是实验装置内有残余的空气,不是纯氧气。
③为什么要先将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何现象?
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的反应,可用如下的文字表达式表示:
此外,实验室还用氯酸钾加热,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产生氧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小组讨论】
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联系: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都属于基本
反应类型。
从空气中分离氧气
因为工业上制备大量氧气时,需要考虑成本是否便宜,原料是否容易获得,生产对环境有无负面影响等。从这些角度考虑,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
已知液氮的沸点是-196℃,液氧的沸点是-183℃,所以当空气液化后,适当升温到-196℃至-183℃之间,液氮即汽化为氮气,而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氧了。
为了常温贮存、运输和使用,工厂将液态氧汽化成为氧气,用150倍大气压强的气压加以压缩后,贮存于钢瓶里。
利用膜分离技术富集空气中的氧气,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功能的薄膜,反复进行多级分离,便可得到含氧气90%以上的富氧空气,它在医疗、化工、炼钢和发酵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堂练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C
C
3.在下列各个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①磷在空气中燃烧
②液化空气制氧气
③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人二氧化锰,得到水和氧气
④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共17张PPT)
3.2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气、催化剂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推进新课
【实验3-4】用约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做下列实验:
(1)用量筒量取4mL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的上部,结果怎样?
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
(2)另取少量二氧化锰装入试管中,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结果怎样?
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3)再量取4mL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用药匙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4)待实验(3)的试管内的液体不再放出气泡时,重新加入4mL过氧化氢溶液,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1.比较上述几步实验,说明过氧化氢在什么条件下分解放出氧气更容易?
2.上述实验【3-4】(4)可以重复多次,而且若在实验前准确称出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改变。根据这个事实,你对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有什么看法?
(1)以上实验事实表明:在有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过氧化氢能更快地分解产生氧气。
(2)二氧化锰能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它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说明它本身没有分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产生氧气,这个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H2O)
(O2)
催化剂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汽车尾气安装催化转化器,能够把有毒的汽车尾气转化成无毒的气体。
随堂练习
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C.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不属于分解反应
D.二氧化锰促进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和水
D
2.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慢
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
B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④和⑤
D.②和③
B
课堂小结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课后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