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 (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04 14:5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三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绿色植物的分类(50万种)
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
绿色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
一些生活在陆地潮湿的地方
淡水藻----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藻类植物
海藻----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植物
淡水藻类

3-2
海洋藻类
海带示意图
叶状体

根状体
1、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2、形态特征:植物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但是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3
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给鱼类提供了食物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占95%)。有些可供人类食用,和供药用。
生产者
注意与藻类植物的对比!
苔藓植物
大多生活于阴暗潮湿、背阳的陆地环境中。
泥炭藓
葫芦藓
孢蒴


假根
葫芦藓结构示意图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从背腹入侵。因此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2、形态特征: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即无输导组织),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三、蕨类植物
里白
铁线蕨
鳞毛蕨
肾蕨
几种常见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但茎多藏于地下,地上部分为叶片和叶柄。

蕨类植物不开花、不产生种子,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


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细胞(生殖细胞)。成熟孢子从叶表面散发出来,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萌发生长成新的植物体。
蕨类植物特征
1.生活环境:生活于阴暗潮湿环境中,如肾蕨、蕨、卷柏、铁线蕨、满江红、桫椤、贯众等。
2.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输导组织;但茎多藏于地下,地上部分为叶片和叶柄。
3.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铁线蕨

(四叶草、田字草)


清热解毒、止血驱虫。
桫椤
3亿8千万年以前,桫椤生长茂盛,现在绝大多数灭绝了。
古代高大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层层堆积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变成了煤。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如蕨的嫩叶和地下茎。
药用:如卷柏、贯众。
作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蕨菜
卷柏
贯众
对比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多数在水中
阴湿陆地
多数在潮湿陆地
没有根、茎、叶分化
有的单细胞
有茎、叶,假根
输导组织不发达
有根、茎、叶
输导组织发达
都没有花、果实、种子,靠孢子繁殖。
随堂巩固
1.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
A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种子植物
?
2、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原因是(

A、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有茎、叶分化,能密集生长
C、根、茎、叶具有疏输导组织
D、叶片下面能产生大量孢子
A
C
3.用盛水的烧杯装一部分活的水绵,放到黑暗处,经过较长时间后,会发现这些水绵(

A
、生长正常
B
、生长的更好
C
、停止生长
D
、全部死亡
4、将一定量的二氧化硫通入以下四种植物的密集环境中,那种植物最先死亡(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D
B
5、在潮湿的树林里发现一株植物,有根、
有茎、有叶,叶背面有小隆起,这一植物属于(

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种子植物
D、苔藓植物
6、燃烧用煤主要由古代哪一类植物遗体埋在地下形成(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藻类植物
D、松柏类植物
A
A
7.苔藓植物有假根,它的作用是(

A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
、进行光合作用
C
、固着作用
D
、即固着又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生长在水田、池塘中的满江红属于
植物,是一种优良的
???
C
蕨类
绿肥和饲料?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