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推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4自然灾害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04 09: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4节 自然灾害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7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能够结合实例区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常见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3.结合我国地形和气候知识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4.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常见的防灾减灾措施。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河流的特征,长江、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等,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重点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名称
特征及危害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洪涝会淹没农田、村庄城镇等
台风
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恶劣天气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形成灾害
(2)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名称
特征
危害
地震
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震动
的现象
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
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
泥石流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
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
冲毁农田、房屋、道路等,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典例分析

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某儿童在春节放烟花,引起了火灾
B.大雾天高速公路上多辆汽车追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C.暴雨天河水冲毁了桥梁,淹没了农田
D.某化工厂排放浓烟,污染了周围的空气
C
【解析】大暴雨引发的洪水是自然环境发生的异常变化,且造成了财产损失,故属于自然灾害。其他选项均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灾害。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1)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节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早灾,江淮等地则多发洪涝灾害。
(2)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
(3)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主要气象灾害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主要灾害
时空分布
成因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广东、台清、
福建、海南灾情严重:夏秋季
节多发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干旱
华北地区—春季;华南地区一夏秋季;西南地区—四季;江
淮地区—夏季
华北地区降水较少,尤其是春季,但春季气温回升快,燕发旺盛,加上农作物返青,农田需水量大,灌溉水源不足,易形成春旱
(2)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主要灾害
时空分布
成因
洪涝
南方地区,东北地区;夏秋季节
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
寒潮
影响范围广,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较为严重:秋末、冬季、初春季节
源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的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主要灾害
分布地区
成因
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多山、坡陡,相对高度大,降水多且多暴雨
地震
分布范围广,我国的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台湾岛地震多发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典例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下列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和旱灾的分布区域不会重叠
C.西北地区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D.滑坡和泥石流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
A
【解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我国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所以洪涝和旱灾分布区域可能会重叠;华北地区是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以西南山区最为严重。
三、防灾减震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我国在多个方面一直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防灾和救灾两方面。
1.防灾
(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2)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如北方地区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
2.减灾
(1)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2)自然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救灾人员,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3.遭遇自然灾害时的自救方法
(1)当地震发生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逃生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2)当洪水到来时, 如果来不及撤离,要就近靠近山坡、高地楼房等;如果洪水继续上涨,要迅速找门板、泡沫等漂浮材料扎成筏逃生。
(3)遇到滑坡时,应向两侧跑离滑坡体;遇到泥石流时,迅速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4)当台风来临时,应及时躲避到房间内,关闭门窗。
台风来袭
室外天线、空调机架、晒衣架等都要检查加固或处理,防止坠落伤人
及时加固危房,防止屋塌伤人
我们应怎样做?
台风来临时,尽量不要外出
典例分析
长时期的大雨使某地发生了重大的
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给该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右图是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线路示意图,据此完
成(1) ~(2)题。
(1)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 ②地形坡度较大 ③植被 茂密 ④土质 疏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2)图中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B
【解析】第(1)题,连续多日的强降水会加剧疏松物质的不稳定性;地形
坡度大会使重力作用变大,更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植被茂密利于保持水
土,使得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土质疏松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提供了物质基础。第(2)题,泥石流发生时,最佳的逃生线路应是沿垂直于
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课堂小结
自然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发生频繁、受灾严重、灾害范围广
国家与个人
1.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干旱 B.泥石流
C.工厂废水污染水源 D.地震
当堂小练
C
2. 2018年7月,我国四川省出现持续暴雨天气。这种天气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A
当堂小练
3. 下列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南方的伏旱
B.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强烈气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C.寒潮和台风的发源地是相同的,路径是一样的
D.干旱和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不大
B
读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回答4~5题。
当堂小练
B
4.读图可知,我国自然灾害( )
①分布广 ②频繁发生 ③集中在夏 秋季
④种类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自然灾害及其频发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干旱、洪涝—华北地区
B.滑坡、泥石流—东北地区
C.海啸、冰雹—西南地区
D.台风、泥石流—西北地区
当堂小练
A
请完成对应习题
课后作业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