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10-1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10-1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2 22:2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沙市北雅中学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误
4、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 ( )
①吐蕃 ②回鹘 ③回族 ④靺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⑧④ D.①②③④
5、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7、清朝闭关政策产生的恶果是( )
①使中国与世隔绝成为井底之蛙 ②不能及时地学习先进发达的技术和文化
③保护了中国不受侵犯 ④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
A.①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8、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唐与吐蕃的关系B、唐与回纥的关系C、唐与渤海的关系D、唐与南诏的关系
9、2010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10、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1、有关印刷术发明的问题,不正确的叙述是(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B、隋唐时已有活字印刷的佛经
C、《金刚经》是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D、我国印刷术发明是雕版印刷开始的
12、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13、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4、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 景德镇的青花瓷
15、以学习主题统揽各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好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题统揽的是( )
A、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B、隋唐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6、北宋东京城内“瓦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阶层的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士大夫的提倡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7、《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
A、瓦子 B、早市 C、榷场 D、集贸市场
18、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9、“大师西去悲难禁,毕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    ,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0、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请你判断这幅作品是:
A、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图》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
21、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东厂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 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 ②③④
23、在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本中提到了几位民族英雄,你认为下面应该是( )
①岳飞 ②文天祥 ③ 戚继光 ④郑成功 ⑤ 郑和 ⑥ 康熙帝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⑤
24、下列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与《水经注》 D、《天工开物》与《水经注》
2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二、改错题(5分)
26.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文帝,于581年完成南北统一。
错误: 改正:
27.科举制诞生于隋朝,“武状元”这一名称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期。
错误: 改正:
28.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玄奘。
错误: 改正:
29.北宋前期,江南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错误: 改正:
30.小明携带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去宋朝城镇购买了以下物品“茶叶、景德镇瓷器、马匹、铁器、《清明上河图》、《马可·波罗行记》
错误: 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非选择题 共40分)
26.(10分)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曾出现过很多封建社会的盛世.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郭沫若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
(1)材料一是哪位皇帝所说的话?(1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认识到什么实质性的问题?(1分)
(2)材料三描写的是怎样的社会景象?(1分)出现于哪个皇帝统治前期。(1分)
(3)材料中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是什么?(2分)出现盛世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二是郭沫若先生对谁的评价 (1分)据材料二分析其统治与材料一材料三中出现了两个盛世是什么关系?(2分)
27.(13分)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材料四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该制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唐朝时又是怎样完善的(2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科举制到明朝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2分)
(4)隋唐时期科举制有何积极作用 (3分)材料四中顾炎武为什么要批判科举制 (2分)
(5)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
28.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3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1分)这种变化何时完成 (1分)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分)从中我们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2分)
29.综合题。(13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好坏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1、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注意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1)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分)
(2)吐蕃人是现在哪族的祖先?(1分)请列举一列加强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1分)
2、宋元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
(1)小明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制作了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应内容)(3分)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西夏 党项
金 阿骨打

(2)以上图表中与北宋并立的是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2分)(写出政权名称)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元朝时,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1分)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4)这个新民族的形成体现元朝哪一历史趋势?(1分)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举一例即可,1分)
(5)土尔扈特部属于古代的哪个民族 (1分)对于其回归祖国的壮举,清政府对东归英雄们的的态度如何?(1分)
长沙市北雅中学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
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BD 6-10:CBADD 11-15:BCCDC
16-20:AAACC 21-25:BCCAB
二、改错题
21、错误:581年,改正:589年
22、错误:唐太宗,改正:武则天
23、错误:玄奘,改正:鉴真
24、错误:江南,改正:四川
25、错误《马可·波罗行记》,理由:《马可·波罗行记》是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著,小明在宋朝是无法购买到的。
三、非选择题
26、(1)唐太宗(1分);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1分)
(2)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的景象(1分); 唐玄宗(1分)
(3)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分); 统治期间都采取开明的政策; 轻徭薄役,发展生产,注重史治,任用贤才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
(4)武则天(1分); 弘扬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为接下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1分)
27.(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1分)
(2)科举制度。(1分)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1分)完善:①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3分)
(3)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许有个人见解;(1分)八股文(1分)。
(4)积极作用:A、对隋唐: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B、对后世: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清朝末年废除)。
C、对世界:①日本和新罗引入中国科举制;②世界考试制度的开始(3分)
消极:①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四书五经);②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我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2分)
(5)维护封建统治秩序;(1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分)
28. (1)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大大超过北方; 苏湖成为重要的产粮区; 国家赋税仰仗南方。(3分)(2)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1分);南宋(1分)
(3)原因: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2分)
(4)启示: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④要重视引进劳力、先进工具和技术;⑤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任答二点即可) (2分)
29、1、(1)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2)藏族 文成公主入藏(或金成公主入藏)
2、(1)契丹 阿保机 元昊 女真 蒙古族 忽必烈 (2)辽、西夏、金; (3)C
(4)民族融合的趋势。①汉族人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内迁,同汉族人杂居相处;③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等。(回答一例即可)
(5)妥善安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