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数 的 意 义 和 读 写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材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揭示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例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切入,先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再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两位小数的意义不是很轻松的,而小数部分的讲法与整数部分不同,又是他们初学时感到不习惯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例题采用具体的物品的价格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两位小数的含义。例2通过数形结合,建立小数的概念,归纳小数的意义。练习巩固对小数意义和读写方法的认识。
设计思路: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先认识两位小数,初步学习小数的意义,通过例2的学习进一步学会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总结出小数的意义。通过“试一试”的教学让学生由具体数量的例题抽象出整数“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解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昨天老师叫你们去观察了超市里物品价格的标签,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看,老师也收集了3样物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价格。
二、教学例1
1、出示实物“橡皮”。
边说边用胶带贴在黑板上,告诉大家橡皮的单价是3角。板书:3角
和学生一起回忆,用“元”作单位,分数表示是 元。板书: 元
叙述:还可以用小数表示是0.3元。板书:0.3元 读作:零点三元
2、出示实物“信封”。
边说边用胶带贴在黑板上,这是一个信封,5分钱。板书:5分。
提问:一元等于多少分?学生回答,1元=100分。
叙述:1分是一元的一百分之一,5分用分数表示是 元。板书: 元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是0.05元。板书:0.05元 读作:零点零五元
介绍:0.05是一个两位小数。
3、出示实物“练习簿”。
告诉大家练习簿的单价是4角8分。板书:4角8分
提问:4角8分是多少分?学生回答,48分。
想:刚才说了,1分是一元的一百分之一,那么48分用分数表示是 元。
板书: 元
用小数表示是0.48元,0.48也是一个两位小数。
板书:0.48元 读作:零点四八元
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小数读作零点四八,而不是零点四十八。
齐读两遍。
小结:像0.3、0.05、0.48都是小数,并且我们还知道了两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表扬:同学们学得可真快。
(设计思路:说出3种同学们熟悉的实物的单价,适当复习一位小数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知识做准备。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元、角、分的关系理解5分、4角8分分别是1元的几分之几,初步认识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教学例2
下面看老师还准备了一把尺。出示米尺。
1、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中的尺是多长吗?学生回答,1米。
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多少厘米?学生回答,1厘米。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0分,用“分”作单位的数都表示1元的百分之几,都能写成小数,那么在这儿1厘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用小数怎样表示?
指名回答,板书:1厘米 米 0.01米
叙述:0.01是一个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提问:4厘米、9厘米你会写成分数和小数吗?
各自填在书上。指名填写在卡片上。集体校对。
2、谈话:0.01米、0.04米、0.09米都是两位小数,它们分别表示1米的百分之几,推想一下,有没有以米作单位的三位小数?下面自学例2的后面一半内容,可以小组讨论。
小黑板出示自学后要完成的题目:①你知道1米等于多少毫米吗?②1毫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米?③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
3、汇报自学成果。
学生概括: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1毫米,表示1米的一千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001米。板书:1毫米 米 0.001米
指名学生填卡片,集体订正。
4、概括小数的意义。
谈话:看看我们的板书,从分数往小数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卡片出示结语: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再从分数往小数看,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什么?(卡片出示结语: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你还能往下想吗?又想到了什么?能说完吗?在卡片上板书:……
这里的省略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让学生把结语齐读一遍,谈话: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了例2上面一部分内容后,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的问题启发学生利用对两位小数的已有认识进行类推。通过例1、例2的学习让学生自己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教师通过小卡片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5、教学“试一试”。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两位、三位……小数,那么离开具体的1元、1米等具体数量来研究一些小数和整数“1”的关系。
直接完成在课本上,共同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0.7、0.43、0.009表示把整数“1”平均分成多少份,取其中的多少份。
(设计思路:从具体数量抽象出整数“1”,让学生形成对小数意义的认识,几次过渡性的谈话,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2题。
各自在书上填写,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2、做“练习五”第1题。
各自填写在书上,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个小数的具体含义。
3、做“练习五”第2题。
先把这些小数读给同桌听,互相说一说这些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再指名在班上交流。
4、做“练习五”第3题。
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到黑板上板演,并向同学们介绍这是几位小数。大家给他们打分。(完成得好,表扬自己。)
五、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这节课上有哪些注意点要告诉大家。
六、课堂作业
做练习五第4、5题。
(设计思路:以现实生活具体实例呈现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主动认真地去学习,并学会自学。通过练习及时掌握本课知识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