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并能借助直尺和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线和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平面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你知道去年五月份在我国上海召开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展览会是什么吗?对,世博会上各种展馆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播放各国的建筑馆)
? 2、师:的确很美,设计师们就是利用了线条之间的关系,才把这些建筑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课件画面停止在中国馆)老师在中国馆上也标出了几组两条直线不同的位置关系,你能用手指比一比吗?? 师:那今天我们就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两条直线)?
[设计意图:调动了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从实物的面上抽出了二条直线,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到线条艺术之美,并让学生用手势比一比,虽然极其简单动作,却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后继深层次的探索打好基础。]
?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想象操作,丰富感知?
1、师:摸一摸平放课桌上的白纸,你有什么感觉?
? 2、师:如果把这张纸所在的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又出现了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呢??
3、师:下面就请大家把你想象的情况画在白纸上。(注意一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想到几种就画几种,相同的类型不画。)?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并动手任意画两条直线,这样学生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更好地展开想象,也使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都由两条直线组成,都在同一平面内,初步建立了平行线的表象——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
(二)讨论交流,探索特征
?1、展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特征? (1)小组合作交流:把两人的作品合在一起,数数一共画了几幅?? (2)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特点,把手中的作品分分类。?(3)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组汇报展示分类结果。?①×??②=??③∠??④∥?
? 2、交流分类方法师:你们是把哪几幅作品分为了一类?师:(抓住交叉的这一类)问:为什么要把这几幅作品分为一类呢?? 师:现在就把他们认为相交在一起的两条直线分为一类。(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3、质疑? 师:剩下的这些作品他们认为都没有相交在一起,你们认为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学生对剩下的作品发表意见)? 师:把你们认为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动手延长)?
4、再次交流,重新调整分法? 师:通过延长,你们发现了什么?现在应该归到哪一类中去呢??师:把这两条直线无线的延长,它们会相交吗?现在把它归为另一类。(板书:不相交)?
5、全班达成分类的统一?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作品中,除了相交和不相交这两种情况,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小结:这样看来,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根据它们的位置情况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相交,一类是不相交。?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观察,操作,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初步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
? (三)结合实例,完善概念
?1、揭示平行的概念?
(1)(课件出示两条平行线)这两条直线相交了吗?怎样验证??师:对无限延长,会不会相交?(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2)归纳概念:在数学上,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板书)?
(3)请同桌结合实例说说,如何理解互相平行?谁是谁的平行线?? (4)及时巩固概念。? 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平行或相交的线呢?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哪些线是相交的,哪些线是平行的?(课件出示生活中画面)?
2、完善概念——走进“同一平面”?
(1)师:我们刚才研究了一张纸上画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下面还是回到这个话题,每位同学在纸上画一条直线,同桌互相合作,一位同学把直线横放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学把直线竖放在桌面上,想一想,会相交吗?为什么??
(2)(课件出示一幅立交桥的图片)让我们借助立交桥来看看吧,有些汽车在地面上行驶,有些汽车在立交桥面上行驶,它们的行驶路线正如一条直线在桌面上,另一条直线在抽屉的面上,我们现在做个模拟实验,用一个手指演示上面路面汽车行驶的路线,用另一个手指演示下面汽车行驶的路线,从不同的方向开来,结果会怎样?? 学生用手指演示。? 师:两辆汽车行驶的路线为什么不相交??师:哦,是因为“不在同一平面内”。?
(3)师:那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不相交,难道也是因为不在同一平面内吗?(课件出示前面几幅图片中的平行线,并用一个色块作背景)?
(4)小结:看来,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看两条直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板书:同一平面)?
(5)根据教室里的情况,引导学生判断异面的直线是否平行,为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立交桥”这个材料来带领学生“走进同一平面”,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形象直观,学生在观点的冲突中交流,在“立交桥路线”分析中完善概念,加深学生对“平行”的本质认识,同时,通过观察、想象有效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动手操作,深化概念?
师:刚才同学们找了这么多的平行线,想不想自己也动手画一组平行线??
(1)动手做平行线? ①利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 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a.?在方格纸上画??b.?折??c.钉板上拉??d.摆小棒等??e.?徒手画二条直线)?
(2)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①师:我们在平移尺子的过程中有时手会抖动,发生了一点旋转,得到的这条线和它还是互相平行的吗?? ②师:怎样保证在平移过程中不发生旋转呢??(课件演示)安装轨道。? ③小组讨论:如何给尺子安装轨道?看书上是怎么教我们的。?师: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结合学生的发言,小结出画法:重合、贴紧、移动、画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平行线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体验平行线特征的过程,再一次加深了对“平行线”本质的理解,利用不同材料做平行线,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联系生活,感受平行的价值?
1、体会价值:(出示刘翔110米栏的比赛画面)?师:有互相平行的线吗?? 师:不平行,行吗?看来平行不仅美,还很有用。其实,我们研究的平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
(1)两根互相平行的铁轨;
(2)斑马线就是平行的,醒目的标记提醒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3)在绘画艺术上我们也能经常看到平行线,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线描画,看来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课后找一找身边的平行线,好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平行”现象,以及欣赏一些图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平行的价值。]?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线? ?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