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地形和地势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8-04 10:12:27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时1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知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2.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形特征:类型和分布特点
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
结合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构建动场】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祖国山河的壮丽。
播放《青藏高原》视频,播放完后,提出问题:片中播放的是哪里的风光?
从影片中我们领略到了青藏高原的雄伟和秀美,那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地形区吗?
那你们知道它们分布在哪里?让给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活动一:我国地形特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
展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我国有哪几种地形类型?
(2)说出各地形类型所占的百分比。
(3)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计算山区所占的百分比。
(4)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
活动策略:学生先通过地图自主完成,组长带领大家小组内完成。教师我国的地形特点加以引导。
目标评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地形特点。
活动二:知影响。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
活动程序:思考——交流、得出结论——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思考: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在开发时,有哪些有利条件、不利条件。
2.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3.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展示学生交流后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评价。
4.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山区发展的利和弊。
活动策略:结合多媒体图片,总结我国山区发展的利和弊。
目标评价: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描述我国山区发展的利和弊。
活动三:知山脉。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3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找出并填写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脉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
活动策略:本部分内容图上都已显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
目标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填表,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图中指出我国主要山脉。
活动四:找地形区。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4
活动程序: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学成果—反馈纠正—总结提升
1.自主学习:
(1)找出并填写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
(2)据图完成下列表格。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
?
巫山
?
?
太行山脉
?
?
大兴安岭
?
?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
?
昆仑山脉
?
?
2.展示交流:通过提问的形式,说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口述表格2.1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生生、师生交流。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脉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3.总结提升:在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之后,及时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我国主要的地形区
活动策略:本部分内容图上都已显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会。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纠正,后总结提升。
目标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填表,通过生生、师生交流,检查、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不同地形区的位置。
活动策略:结合多媒体图片,总结我国山区发展的利和弊。
目标评价: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描述我国山区发展的利和弊。
完成相应习题。
地形和地势
通过教学与沟通,90%的学生解决“基础感知”,通过小组互议,完成深入学习,重点讨论,70%的学生了解我国地势分布特征,以及我国的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主要地形及地形区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面积及开发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时2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中国地形图分析、归纳概况我国的地势特征;用中国地形图能够正确说出三个阶梯;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地势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阅读地图说明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滚滚长江东逝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说明我国河流的流向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流向呢?
【讲授新课】
活动一:认识我国地势特点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和3
活动程序:教师提示—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总结提升
1.教师提示:分析P27图2.9,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
2.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27图2.9,填表
?
分界线
位置
海拔
地形类型
第一阶梯
?
?
第二阶梯
?
?
第三阶梯
?
?
根据课本图2.9,学生自主学习填写上表
3.展示成果
以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组长发挥主导作用,负责订正、讲解和统计组内共性问题。
4.总结提升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活动策略和评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等方式认识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各阶梯的特点。主要采用课堂提问和学案检测的形式评价。
活动二:我国地势特点带来的影响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2
活动程序:回忆旧知—交流探究—展示成果—指导总结
1.回忆: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比北美洲广阔的原因(山脉对海洋湿润空气的阻挡作用)。
2.交流探究
阅读课本图文资料,以组为单位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降水和东西交通的影响。(提示:河流从流向和水能资源两方面分析)
3.展示成果
以组为单位,各组派代表分别说明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降水和东西交通的影响,其他各组补充纠正。
4.指导总结
教师绘图提示: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对来自海上的湿润空气阻挡作用不大,所以湿润空气能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活动策略:
首先回忆旧知,山脉对湿润气候的阻挡作用,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地势特点对降水的影响,在通过绘图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地势和东西交通的影响。
目标评价
通过提问和学案“成功体验”部分检测学生对本节主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完成相应习题。
地形和地势
通过教学与沟通,90%的学生解决“基础感知”,通过小组互议,完成深入学习,重点讨论,70%的学生了解我国地势分布特征,以及我国的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地势特征、三级阶梯分界线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特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