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第1课时 气球装饰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气球的排列规律,能利用规律和除法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气球装饰方案,经历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观察、讨论和设计方案的数学活动,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有规律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多媒体课件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元旦就要到了,班内要开一个联欢会,同学们会很高兴,需要用气球来装饰教室。因为气球颜色多样、形状美观、轻巧灵便,价格便宜,在一些欢快、喜庆的场合,人们还经常用各种颜色的气球来表达心情或美化环境。
(设计意图: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并引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探索新知
同学们决定用不同颜色的气球来装饰教室,而且同学们拿出了不同的装饰方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案。白板呈现方案一的气球图。
学生观察并交流发现的规律: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
(1)我发现气球是按两个红色、两个黄色、两个红色、两个黄色的规律排列的。(2)我发现气球的排列是按照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自主观察,发现规律,用语言描述的机会。)
老师提一个问题:照上面的顺序挂下去,第1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请你们用不同颜色的圆形代表不同的气球,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了解画图方法。
第17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交流不同的表示方法。
把两个红球、两个黄球看做一组。再课件上画线,表示出一组四个气球。
介绍计算方法,说明思考的过程,并列出算式:17 ÷4=4……1。然后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思。使学生了解:余数1表示第五组的第一个红球。
(设计意图:由教师讲解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再让学生讨论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明白算理。)
刚才我们了解了第一个气球装饰方案的规律,并解答和方案一有关的问题。再来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气球装饰方案,谁能马上说出它的规律是什么?
两个黄气球,三个蓝气球是一组。
现在请你们来算一算,照方案二的规律推下去,第28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第40个呢?
学生自己计算,教师巡视。
学生计算并判断。然后交流计算和判断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变换气球的排列规律,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掌握解答找规律问题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
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请看练一练第1题,自己解答。白板呈现相关课件,进行引导和提示。
要求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
28÷4=7,第28颗棋子是黄色。
34÷4=8……2,第34颗棋子是红色。
(设计意图:用已有的经验解答相似的问题,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第2题,白板显示是自己学校的相关信息,你发现彩旗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彩旗的排列规律是三面红旗、三面黄旗、三面绿旗,共九面彩旗为一组。
学生自己解答问题,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有亲切感,而且 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感受现实生活许多类似的问题。)
(四)归纳总结:
在《探索规律》这节课里,结合气球装饰方案,经历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气球的排列规律,利用规律和除法计算解决相关问题,积极参加观察、讨论和设计方案的数学活动,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有规律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作业布置:
请你自己设计一种气球装饰方案,小组内互提问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
气球装饰方案
17 ÷4=4(组)……1(个)
24 ÷4=5(组)……4(个)
(七)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于是我创设了元旦班里要开联欢会,需要用气球装饰教室这一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降低难度,而且我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发现自身的不足。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告诫学生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
不足之处有很多,如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太明显,学生合作意识我引导的还很不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