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2.2 声音的特性(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2.2 声音的特性(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4 13:1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4、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声音的三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难点:
区分声音的三种特性,尤其是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自主学习:
1、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________和音色.
2、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_______
,音调越高;_______
音调越低.
4、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__有关系.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__Hz的声音.
合作探究:
1、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我们唱歌时有时会觉得:特别高的调唱不上去,或很低的调唱不出来。我们所说的都是音调的高低。
探究:[生分组实验]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把钢尺紧压在桌边上,(1)将钢尺1/5伸出桌外;(2)将钢尺1/3伸出桌外;(3)将钢尺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钢尺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控制变量法)
观察:钢尺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伸出1/5
伸出1/3
伸出1/2
总结:三次的音调不同,钢尺振动的快音调高,振动的慢音调低。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2-33页,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提出问题: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什么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
二、响度
定义: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即声音的大小)
(学生进行钢尺实验,一次重拨,一次轻拨,问:两次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填表)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发声特点
轻轻拨
用力拨
学生实验:课本P34页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转换法)
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三、音色
定义:把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品质或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
为什么每一种乐器振动发出声音的都不同呢?(分别敲鼓、锣)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随着年龄的不同,音色会发生改变。
例:买西瓜时敲一敲,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区分是熟瓜还是生瓜。
我们能听出熟人说话的声音也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很大;“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__________很高;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2.如果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________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____________有关.
4.音调是由发声体______
_决定的,________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发声体
______有关系,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_____有关.
5.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________,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大,离声源的距离越近,响度越________.
6.男生说话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__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_不同.
7.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____图和____图;响度相同的是_
__图和_____图.
8.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
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二、选择题
1.“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盲人仅凭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演奏方式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
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
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
4.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频率与振动快慢无关.
5.物体在1秒钟里振动的次数叫(

A.频率
B.周期
C.速度
D.振幅
6.“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按电子琴的不同键位所发声音不同,主要是声音的频率不同
B.人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就越小,这是因为响度变小的原因
C.只有两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辩它们
8.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是(

A.使劲拨动琴弦
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用力敲大鼓
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
9.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音乐的节奏
10.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
11.演奏扬琴时,艺人用竹锤有节奏地敲击琴弦,听众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发出这声音的物体是(

A、竹锤
B、空气
C、琴弦
D、琴弦柱
1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13.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4.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
1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出声音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