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导学课件(30张ppt)+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导学课件(30张ppt)+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04 11:43:14

文档简介

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夯实基础轻松达标
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H2OM(OH)n+H2↑
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首先是镀层被氧化
C.金属在一般情况下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D.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化学腐蚀
2.江西海昏侯墓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里面发现有大量青铜制品,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
①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 ②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③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
④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
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
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4.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图b中,开关与M断开而连接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
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
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
5.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的细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普通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实验结束时,装置Ⅰ一定比装置Ⅱ左侧的液面低
C.实验结束时,铁钉b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铁钉c几乎没有被腐蚀
6.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
A.轮船水面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增大
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
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以下现象或应用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图中的金属材料R可以用金属锌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铁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金属铝制品较耐腐蚀
潮湿的碱性土壤
8.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方法利用了电解池原理
B.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C.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为正极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9.铁生锈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某实验小组为研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快速、易行的方法:
首先检查制取氧气的装置的气密性,然后按上图连接好装置,点燃酒精灯给药品加热,持续加热3
min左右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直形管B中干燥的团状铁丝表面依然光亮,没有发生锈蚀;②直形管B中潮湿的团状铁丝表面颜色变得灰暗,发生锈蚀;③烧杯中潮湿的团状铁丝表面依然光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与金属接触的介质不同,金属腐蚀分成不同的类型,本实验中铁生锈属于          (填“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能表示其原理的电极反应为                                 。?
(2)仪器A的名称为          ,其中装的药品可以是         ,其作用是       。?
(3)由实验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为           。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提升能力跨越等级
1.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
B.Fe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C
C.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D.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
2.(2019湖北武汉高二质检)(双选)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Fe3[Fe(CN)6]2沉淀}(  )
A.图1中,铁钉易被腐蚀
B.图2中,滴加少量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出现
C.图3中,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3.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已知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Fe3[Fe(CN)6]2沉淀}:
操作
现象
取一块打磨过的生铁片,在其表面滴一滴含酚酞和K3[Fe(CN)6]的食盐水
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铁片上出现如图所示“斑痕”,其边缘为红色,中心区域为蓝色,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
B.中心区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
C.边缘处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交界处发生的反应为4Fe2++O2+10H2O4Fe(OH)3+8H+
4.一定条件下,碳钢腐蚀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H
2
4
6
6.5
8
13.5
14
腐蚀快慢
较快

较快
主要产物
Fe2+
Fe3O4
Fe2O3
Fe
A.在pH>14的溶液中,碳钢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
B.在pH<4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C.在pH>6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D.在煮沸除氧气的碱性溶液中,碳钢腐蚀速率会减缓
5.(双选)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结合形成Fe(OH)2,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可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6.在海港码头常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条件{已知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①区Cu电极上产生气泡,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后出现蓝色沉淀,Fe被腐蚀
B.②区Cu电极附近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Fe被腐蚀
C.③区Zn电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未出现蓝色沉淀,Fe被保护
D.④区Zn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Fe被腐蚀
8.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但生铁易生锈。请讨论电化学实验中有关铁的性质。
(1)①某原电池装置如上图所示,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为                 ,左侧烧杯中的c(Cl-)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已知下列甲、乙两装置的总反应均为Fe+H2SO4FeSO4+H2↑,且在同侧电极(指均在“左电极”或“右电极”)产生H2。请在两池上标出电极材料(填“Fe”或“石墨”)。
(2)下列丙图反应过程中,易生锈的是    (填“a”或“b”)点。丁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贴近生活拓展创新
 因钢铁的腐蚀,每年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上研究的重点内容。为研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序号
内容
实验现象
1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干燥的空气中一个月
干燥的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3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4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5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6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5严重
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了明显电化学腐蚀的是(填实验序号)      ;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     ;正极反应是       。?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              。?
(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答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夯实基础·轻松达标
1.C 金属腐蚀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其本质为M-ne-Mn+,A错误;镀锡铁镀层破损后Sn、Fe构成原电池,铁先被腐蚀,主要发生反应Fe-2e-Fe2+,B错误;常温下,置于空气中的金属主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难以和非金属单质等反应发生化学腐蚀,C项正确,D项错误。
2.C Cu比Ag活泼,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更易受腐蚀,①错;将其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可减少腐蚀,②正确,③错误;覆盖防渗的高分子膜也可以隔绝潮湿空气,④正确。
3.D 锡青铜是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一般合金的硬度比任何一种成分金属的硬度都大,A正确;由于锡比铜活泼,故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锡失电子保护铜,B正确;潮湿的环境将会加快金属的腐蚀,C正确;电化学腐蚀过程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过程,有电子的转移,属于化学反应过程,D错误。
4.B 图a中,液面处氧气的浓度大且与海水接触,故在液面处铁棒腐蚀最严重,A错误;图b中,开关与M断开而连接N时,由于Zn比Cu活泼,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B正确;图c中,接通开关后,形成原电池,Zn腐蚀速率增大,H+在Pt电极上放电产生H2,C错误;图d中,干电池自放电腐蚀是由NH4Cl产生的H+得电子引起的,D错误。
5.B 装置Ⅰ中铁钉a处于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中,被腐蚀而释放出H2,使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装置Ⅱ中铁钉b同样处于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中,所不同的是悬挂铁钉的金属丝是铜丝,由于Fe比Cu活泼,在这种氛围中构成的原电池会加速铁钉的腐蚀,相同时间内会放出更多的H2,使左侧液面下降更多,右侧液面上升更多;装置Ⅲ中虽然悬挂铁钉的还是铜丝,但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而无挥发性,使铁钉c处于较为干燥的空气中,因而在短时间内几乎没有被腐蚀。
6.B 选项A是通过构成Zn-Fe原电池,在船壳上加锌块作为原电池的负极,从而保护正极铁不受腐蚀。选项B可形成氧化膜保护铝。选项C中由于发生反应Zn+Cu2+Zn2++Cu,生成的铜附在锌表面构成了原电池,从而增大了反应速率。选项D中一旦金属镀层受损后,分别形成Zn-Fe原电池和Fe-Sn原电池,前者Zn被腐蚀从而保护了铁,而后者Fe首先被腐蚀,所以镀锌铁比镀锡铁耐用。
7.D 锌、铁与水构成原电池,锌的活动性强于铁的,故锌作为负极保护铁闸门,与电化学腐蚀有关。生铁中含有杂质碳等,可构成原电池,碳为正极,铁为负极,铁易生锈,与电化学腐蚀有关。铁和铜也可构成原电池,铁的活泼性强于铜,铁为负极,易生锈,与电化学腐蚀有关。金属铝活泼性强,可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
8.C 由图可知,钢管道防腐采取的措施是将钢管道与镁块相连,则该方法称为牺牲阳极保护法,是利用原电池原理,A、B均错误;Mg的活泼性强于Fe,该装置中钢管作为正极,潮湿的土壤呈碱性,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正确;镁块作为负极,失电子被氧化生成Mg2+,电极反应为Mg+2OH--2e-Mg(OH)2,D错误。
9.答案
(1)电化学腐蚀 负极:2Fe-4e-2Fe2+,正极:2H2O+O2+4e-4OH- (2)球形干燥管 碱石灰(或无水CaCl2) 干燥O2 (3)与O2和水接触 氧气的浓度
解析
(1)根据题中环境可知铁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该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为2Fe-4e-2Fe2+,正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2)仪器A是球形干燥管,其中的药品干燥剂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CaCl2,作用是干燥O2。
(3)根据实验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必须与O2和水接触;且铁生锈的快慢取决于氧气浓度的大小。
提升能力·跨越等级
1.D 铁锅中含有的Fe、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铁作为负极,A项错误;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Fe经外电路向正极C流动,在电解质溶液中依靠离子的移动导电,B项错误;该原电池中,C是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项错误;C是正极,O2在C表面上发生还原反应,D项正确。
2.BC 图1中,铁钉处于干燥环境,不易被腐蚀,A项错误;图2中,负极反应为Fe-2e-Fe2+,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Fe3[Fe(CN)6]2蓝色沉淀,B项正确;图3中,铁在高温下与O2反应,属于化学腐蚀,C项正确;图4中为牺牲阳极保护法,镁块相当于原电池的负极,D项错误。
3.D 生铁片边缘处为红色,说明生成了OH-,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生铁片发生吸氧腐蚀,故A、C两项合理;根据实验现象,中心区域为蓝色,说明生成了Fe2+,电极反应为Fe-2e-Fe2+,故B项合理;在两色环交界处出现铁锈,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生成了氢氧化铁,故D项不合理。
4.A pH>14的溶液为碱性,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A项错误;pH<4的溶液为酸性溶液,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为2H++2e-H2↑,故B项正确;pH>6的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故C项正确;在碱性溶液中碳钢发生吸氧腐蚀,煮沸除氧气后,腐蚀速率会减慢,故D项正确。
5.BC 液滴边缘O2多,在碳粒上发生正极反应:O2+2H2O+4e-4OH-。液滴下的Fe发生负极反应:Fe-2e-Fe2+,腐蚀区(a)是负极区,Cl-由(b)区向(a)区迁移,A错误、B正确;液滴下的Fe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C正确;铁板和铜螺丝接触形成原电池时,Cu作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错误。
6.C 钢管桩接电源的负极,高硅铸铁接电源的正极,通电后,外电路中的电子从高硅铸铁(阳极)流向电源正极,从电源负极流向钢管桩(阴极),A、B正确;C项,题给信息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而不损耗,错误。
7.A ①区发生吸氧腐蚀,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u电极上不产生气泡,A项错误;②区Cu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Cu电极附近溶液碱性增强,滴加酚酞后变成红色,Fe为阳极,被腐蚀,电极反应为Fe-2e-Fe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B项正确;③区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Fe为正极,被保护,C项正确,④区Zn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Fe为阳极,被腐蚀,电极反应为Fe-2e-Fe2+,Fe电极附近滴加K3[Fe(CN)6]溶液出现蓝色沉淀,D项正确。
8.答案
(1)①2H++2e-H2↑ 增大 ②甲池中:左——Fe,右——C 乙池中:左——Fe,右——C
(2)a 生铁屑表面生成红棕色锈斑,试管内液面上升
解析
(1)①原电池反应中Fe作为负极,石墨棒作为正极,右侧电极反应为2H++2e-H2↑。由于平衡电荷的需要,盐桥中的Cl-向负极迁移,故NaCl溶液中c(Cl-)增大。②装置乙是电解装置,阴极(右侧)产生H2,同时根据总反应可知Fe只能作为阳极(左侧)。由已知条件知,在装置甲中,Fe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在左侧,C作原电池的正极,在右侧。
(2)丙图实验过程中由于a点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又与空气接触,故a点易生锈。丁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铁屑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Fe-2e-Fe2+,正极反应:O2+4e-+2H2O4OH-,生成的离子继续发生反应: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xH2O+(3-x)H2O,由整个反应来看,最终铁屑表面会生成红棕色的铁锈,由于反应消耗氧气,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
贴近生活·拓展创新
答案
(1)3、4、5、6 2Fe-4e-2Fe2+ O2+2H2O+4e-4OH-
(2)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溶液
(3)在表面涂上油漆、搪瓷、沥青等或镀上不易生锈的合金或利用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等(答出其中两种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腐蚀的条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金属腐蚀的原理、分类和条件对题目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几个实验可得结论,金属腐蚀受湿度、温度、O2的浓度、电解质溶液的影响。电镀、发蓝等表面覆盖保护层、制成不锈钢、牺牲阳极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等都可以保护金属。(共30张PPT)
第4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铁制品是如何锈蚀的?
提示: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一、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
1.金属腐蚀
(1)金属腐蚀的定义及本质。
①定义:金属表面因与周围的物质发生          而遭到破坏的现象。?
②本质:金属本身    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发生_______    反应):M-ne-
===
Mn+。?
(2)金属腐蚀的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
失去
氧化
化学
电化学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1)实质。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         接触时发生         ,较活泼的金属    电子被    的过程。?
(2)分类。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分为        和       。?
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反应
失去
氧化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二、金属腐蚀的防护
1.原理
阻止金属发生    反应。?
2.方法
(1)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等。
(2)加防护层,如在金属表面            等。?
(3)电化学防护,分为      保护法和_______________          保护法。?
氧化
喷油漆、涂油脂、电镀
牺牲阳极
外加电流阴极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3.金属的防护措施图示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三、电化学腐蚀原理的应用
1.铁腐蚀能消耗空气中的    ,利用这一原理可快速测定空气中    的含量。?
2.铁腐蚀的反应消耗    和  ,以铁粉为主要成分制成双吸剂放入食品包装袋,可以延长食物的     。?
3.铁腐蚀的过程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制成一次性     。?
4.根据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利用       处理工业废水。?
5.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氧气
氧气
氧气

保质期
放热
保暖贴
微电解技术
知识铺垫
必备知识
正误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或吸氧腐蚀时,负极反应均是Fe-3e-
===
Fe3+。(  )
(2)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发生的主要反应是O2+2H2O+4e-
===
4OH-。(  )
(3)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放出O2,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放出H2。
(  )
(4)纯铁在稀硫酸中发生析氢腐蚀。(  )
(5)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  )
(6)金属作为原电池的负极或电解池的阴极时均被保护。(  )
×

×
×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金属的腐蚀
问题探究
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铁产量的十分之一。那么,金属的腐蚀都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金属腐蚀有何区别?
提示:金属的腐蚀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过程中没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深化拓展
一、金属的腐蚀
1.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比较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钢铁的吸氧腐蚀与析氢腐蚀的比较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微点拨】在通常情况下,潮湿的空气中水膜酸性较弱,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主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
典例1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的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生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铁钉附近溶液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答案:B 
解析:依据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
a中铁钉附近不变红色,铜丝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铝条附近没有气泡产生。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变式训练1右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氯化铵溶液(呈酸性),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生铁块中的碳是原电池的正极
B.红墨水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是Fe-2e-
===
Fe2+
D.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
答案:B 
解析:a为中性环境,发生吸氧腐蚀,氧气被消耗,试管中气体压强减小;b中溶液呈酸性,发生析氢腐蚀,有氢气放出,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所以红墨水水柱两边的液面变化为左高右低,故B项错。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金属腐蚀的快慢与金属腐蚀的防护
问题探究
根据金属腐蚀的原理分析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都有哪些?
?
?
?
?
提示:常见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有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覆盖防护层(电镀、油漆等)、电化学防护、电化学使金属表面“钝化”等。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深化拓展
1.金属腐蚀的快慢规律
(1)在同种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2)同一种金属在不同介质(浓度相等)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3)在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钝化除外)。
(4)纯度越高的金属,腐蚀越慢。
(5)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潮湿的空气中,氧气浓度越大,腐蚀越快。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
典例2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
===
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反应:4Fe(OH)2+2H2O+O2
===
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答案:A 
解析:铜、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形成原电池,Fe发生吸氧腐蚀,Fe作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为Fe-2e-
===
Fe2+;Cu作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在此原电池中,电子由Fe移向Cu,原电池反应为2Fe+O2+2H2O
===
2Fe(OH)2,在溶液中还发生反应:4Fe(OH)2+O2+2H2O
===
4Fe(OH)3。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变式训练2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铁在海水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当铁与比它活泼性差的Sn相连时,Fe被腐蚀的速率比①大,与活泼性比其强的锌相连时,锌作为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其腐蚀的速率要比①小;④为电解装置,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腐蚀的速率最快。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1.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若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
C.若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若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
===
H2↑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答案:D 
解析:铁、石墨及海水构成原电池时,Fe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Fe2+进入溶液,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在正极石墨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比没有形成原电池时腐蚀快,A正确。d为石墨,铁片在海水中发生的是吸氧腐蚀,石墨上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B正确。若d为锌块,由于金属活泼性Zn>Fe,Zn为原电池的负极,Fe为正极,首先被腐蚀的是Zn,铁得到保护,铁片不易被腐蚀,C正确。若d为锌块,铁片在海水中发生的是吸氧腐蚀,在铁片上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D错误。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2.相同材质的铁在下列情形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  )
答案:C
解析:A、B、D都能形成原电池,铁作为负极,腐蚀速率加快;C中铁表面镀铜,铁被保护不易被腐蚀。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
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溶液为离子导体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答案:C 
解析:生铁中含有碳,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铁的腐蚀,A正确;铁与锡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原电池,焊接处易生锈,B正确;铁管上镶嵌锌块,锌比铁活泼易被腐蚀,从而保护了铁管不易被腐蚀,D正确;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阴极,C错误。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4.(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
(2)铜制品在经常下酸雨的地区发生电化学腐蚀严重。写出此电化学腐蚀的电极反应:正极:            ,
负极:                  。?
答案:(1)二者连接在一起时,接头处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原电池而造成铝被腐蚀
(2)O2+2H2O+4e-
===
4OH- 2Cu-4e-
===
2Cu2+
解析:(1)当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时,接触到潮湿的空气就易形成原电池而使铝被腐蚀。
(2)要注意铜的电化学腐蚀与铁的区别,铜不能还原H+,故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只能发生吸氧腐蚀;酸雨是一个干扰因素,只是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腐蚀加快。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5.如图所示,水槽中的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后观察:
(1)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      (填“化学”或“电化学”)腐蚀。?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呈     性,
发生     腐蚀,负极电极反应为:                     ,正极电极反应为:                     。?
(3)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呈     性,发生     腐蚀。负极电极反应为:                  ,正极电极反应为:                  。?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答案:(1)电化学 (2)弱酸或中或碱 吸氧 2Fe-4e-
===
2Fe2+ O2+2H2O+4e-
===
4OH- (3)较强的酸 析氢 Fe-2e-
===
Fe2+ 2H++2e-
===
H2↑
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两种不同的电极材料(Fe为负极,碳为正极)、有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可知,铁钉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若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减小,试管内气体被吸收,是铁钉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若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大,试管内产生了新气体,是铁钉发生析氢腐蚀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