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2圆明园的毁灭(同步课件+习题)(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4.2圆明园的毁灭(同步课件+习题)(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14:01:37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课程编号:TS2005010101R51041402WJ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文文老师
目录
课文赏析
体会情感
01
02
CONTENTS
课文赏析
01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圆明园到底经历了什么劫难。
课文赏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极言损失之大
课文赏析
自读2-5自然段,思考: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它曾拥有哪些辉煌?
课文赏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是这样的一座园林。
贵重而美丽的宝物
课文赏析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一
布局美
课文赏析
它由圆明园 、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众星拱月:多个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课文赏析
建筑美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二
课文赏析
读下面句子,请你用四字词语说一说这是怎样的圆明园。
课文赏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课文赏析
________的圆明园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建筑雄伟
万园之园
……
课文赏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思考:圆明园中有什么建筑?
课文赏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
各式风景
课文赏析
  圆明园中,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幻想的境界
课文赏析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中外风景名胜
风格多样
课文赏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课文赏析
金碧辉煌 雕梁画栋 灿烂辉煌
雕栏玉砌 珠光宝气 富丽堂皇
词语积累(形容建筑华美的词语)
课文赏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用“有……也有……;有……也有……”写一句话。
正月十五赏花灯,有传统手工的七彩灯,也有光电效果制作的金牛灯;有浮于水面的荷花灯,也有悬挂屋檐的蟠龙灯。
课文赏析
收藏美
圆明园昔日辉煌之三
课文赏析
过渡句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课文赏析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赏析
  关注两个词语:“上自”、“ 下至”不但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还写出了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课文赏析
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的文物珍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
课文赏析
如此辉煌而美丽的皇家园林,竟在三天之内化为灰烬。自读第5自然段,找一找:是谁焚毁了我们的圆明园?课文赏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课文赏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课文赏析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仅仅只有短短的十几天,野蛮的侵略者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毫不吝惜地毁坏了这个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的园林,从这几个时间词中不难感受到毁坏圆明园所用的时间之短,同时也感受到圆明园被破坏之严重及损失之巨大。这也更让我们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感到愤怒。课文赏析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一片灰烬。
野蛮贪婪
课文赏析
朗读指导
在读的时候,要把自己引入当时的情景,好像侵略者在我们眼前把我国这一瑰宝毁灭。闯入圆明园,要读出自己的愤慨。读“统统掠走”,声调要高,读“牲口搬运”要低沉。“破坏、毁掉”要读出惋惜之感。
课文赏析
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件,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
课文赏析
法国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件。
课文赏析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有1200多件。陶瓷2000多件。青铜器约800件。
……
课文赏析
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课文赏析
课文用较大篇幅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而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更能激发读者的痛恨与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赏析
体会感情
02
圆明园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建筑
宏伟
文物
博物馆
艺术馆
珍贵
总结感悟
毁灭
文章通过重点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总结感悟
赏析了全文
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了解了作者抒发的情感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五上4.14.2圆明园的毁灭
选择题
(多选题)“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突出了圆明园( )。
A.历史地位之高
B.文化价值之高
C.影响范围之大
2. 在文章中,作者用过多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目的是( )。
A.赞美我国劳动人命的聪明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B.说明清王朝强盛而伟大的一面,引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C.说明英法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之大,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民族振兴的使命感
3.“举世闻名”中“举”的意思为( )。
A. 往上拖
B. 推选
C. 提出
D.全
4. “奇珍异宝”中“异”的意思为( )。
A.有分别,不同的
B.奇异
C.惊奇
D.分开
“风景名胜”中“胜”的意思是( )。
A. 胜利
B. 打败别人
C. 优美的
D. 能够承担
圆明园的建筑不包含以下哪一类( )。
仿造各地名胜古迹的建筑
西洋景观
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建筑
古代皇帝幻想中的建筑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的是在圆明园内游览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出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赞美。
B. 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中景物的特点。
C. 这句话写出了圆明园的景物让人置身其中容易产生幻想的特点。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是一个( )。
总起句
过渡句
总结句
判断题
9.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及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 )
10. 文章通过重点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ABC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突出了圆明园历史地位之高、文化价值之高、影响范围之大。
2. C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 解析:课文用较大篇幅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他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而就是这样的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更能激发读者的痛恨与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D
考点:考查字义理解。 解析:在不同的词语中,字义不同。“举世闻名”的意思为全世界都很有名。故而在本词中“举”的意思是全。
4. B
考点:考查字义理解。 解析:在不同的词语中,字义不同。“奇珍异宝”的意思为珍异难得的宝物。故而在本词中“异”的意思是奇异。
5. C
考点:考查字义理解。 解析:在不同的词语中,字义不同。“风景名胜”的意思为有名气的风景区、美丽的地方。故而在本词中“胜”的意思是优美的。
D
考点:本题考查课文内容。 解析:通过学习,了解到圆明园的建筑包括风景名胜、西洋建筑及文人笔下想象的世界,但是没有提到根据古代皇帝幻想而建造的建筑。
A
考点: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解析:该句不是一个比喻句,故B错误,也没有写出让人置身其中容易产生幻想这一点。这句写的是在圆明园内游览时的感受,从侧面衬托出圆明园的辉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赞美。
B
考点:考查句子作用。 解析:学习时了解到,该句为过渡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又开启了下文。
判断题
正确
考点:正确理解句子含义。 解析:“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朝代众多及文物的数量品种丰富,强调了它的价值之高和收藏不易,说明了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10. 正确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文章通过重点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