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迁移类推、概括归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要求正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铺垫设伏(4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是哪个星球吗?(地球)对,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你们想知道地球有多大吗?(想)
师:地球赤道的直径为12756千米,你能根据以下要求求出12756的近似数吗?(能)
12756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约为(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指名回答,及时评价。
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天文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联系地球赤道的直径,复习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有助于实现学生已有知识的正迁移)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独立思考
师:万物生长靠太阳,地球离太阳有多远呢?天文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496亿千米。(课件出示例9)
谁能解释“精确到十分位”和“精确到百分位”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发言。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并将解题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各抒己见
师:谁来说说1.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大约是多少亿千米?
预设:1.496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即百分位上的数,1.496百分位上是9,大于5,向前一位进1,所以1.496亿千米精确到十分位大约是1.5亿千米。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谁也来说说看?
指名汇报,及时评价。
师: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大约是多少亿千米?谁来说说你的思路。
预设:1.496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看省略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即千分位上的数,1.496千分位上是6,大于5,向前一位进1,所以1.496亿千米精确到百分位大约是1.50亿千米。
师:他说得对吗?谁也来试试?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们各抒己见,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师:刚才我们求出了两个近似数,老师有两个问题,你们能帮老师答疑解惑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两个问题:
①比较近似数1.50与1.5,哪个数更精确?为什么?
②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小组合作要求:
①组长进行分工;
②发言围绕主题,认真倾听,适时补充,及时记录;
③组长归纳总结。
师:近似数1.50与1.5,哪个数更精确?为什么?
预设①:精确度一样,因为根据小数的性质,1.50=1.5。
预设②:1.50和1.5大小虽然相等,但是精确度不一样,1.50是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1.5是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所以1.50比1.5更精确。
教师总结: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求出的近似数越精确。
师:你们同意谁的想法?谁也来说说?
指名回答并评价。
(设计意图:1.50与1.5的区别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学生之间展开交流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明白了)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预设:不可以,省略后就变成了1.496亿千米≈1.5亿千米,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保留两位小数”。
师:大家了解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你们还想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吗?(出示题目: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38.44万千米,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指名回答,及时评价。
师:如果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求精确到千分位,你知道保留几位小数吗?精确到个位呢?
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4)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汇报、补充,教师小结。
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个位,就是保留整数;精确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千分位,就是保留三位小数……要考虑是“四舍”还是“五入”。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近似数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
师:大家的表现都很棒,现在我们来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同学审题更仔细、反应更敏捷。
1、写出各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精确到百分位
3.8215
9.9674
1.049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及时评价。
游戏竞赛。
游戏规则:从两组中各选一人同时上台做题,谁做得又快又对,谁就获胜。
①3.56精确到十分位是4。 ( )
②6.05和6.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6.1。 ( )
③近似数是6.32的三位小数不止一个。 ( )
④5.29在自然数5和6之间,它约等于5。 ( )
⑤0.596保留两位小数是0.6。 ( )
3、 里可以填哪些数?
5.8 3亿≈ 5.9亿 31.3 9万≈31万
4、有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4.80。这个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步步推进,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第45页第8题。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近似数
1.496亿千米≈1.5亿千米
1.496亿千米≈1.50亿千米
近似数保留的小数位数越多,精确度越高。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及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首先,借助旧知,探索新知。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求整数的近似数的知识有内在联系。通过针对性的复习,使学生在自然地梳理知识的同时,创设了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使新知的教学显得自然而流畅,学生较牢固地建构了新知。接着,结合例题,我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再指名回答,当学生表达不完整的时候,再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小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近似数1.50与1.5,哪个数更精确?为什么?近似数1.5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重、难点。在巩固练习时,我让学生参与到比赛活动中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检测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的思考题对知识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