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1 圆的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1 圆的认识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4 17:5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学习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
学生:圆的认识。
教师:说到圆,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圆形的物品随处可见,比如……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带领学生一起进一步认识圆。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用工具画圆
教师让学生快速地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是用什么画的?学生大都用圆规画圆,教师提出:如果没有圆规,要画圆,你会怎么办?[画圆方法任学生自选,既体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体现尊重学生(个性)、教学民主。]
(2)用圆规画圆
教师教学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用圆规画圆,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圆规画圆。
(3)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①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学的方式引出圆心、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②利用“班班通”的便捷,在学生找出关键字词后,直接在屏幕是标出来。
③即时练习:判断出现的线段是半径?还是直径?或者两者都不是?
(4)探究——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
①一起动手:请同学们在圆纸片上画出半径,10秒钟,看能画出多少条?直径呢?
除了用画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教师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培养探究能力。]
②请同学们用直尺量一量画出的半径有多少厘米?你发现了什么?直径呢?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体现探究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探究能力。]
③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一说,你是怎么发现的?教师利用“班班通”演示。
④操作检验,内化提升。
a.对口令游戏:已知直径长度,求半径长度;已知半径长度,求直径长度。
b.判断游戏的公平性
[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及其关系,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合作探究,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参与,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和展开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我发现新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课堂小结。
教师启发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4、欣赏生活中圆的美妙
5、课后作业
画出各种大小、不同颜色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四、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定长 圆有无数条半径
↓ 圆有无数条直径
定点 在同圆内:
↓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旋转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直径是半径的2倍
半径是直径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