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
第2节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1】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
【2】蒸发可以在
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
下发生;蒸发发生在液体的
,而沸腾是同时发生在液体
和
的的
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
(2)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和
,除此以外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
有关。如水和酒精相比,在相等的环境条件下,
蒸发得更快一些。
【5】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6】下列方法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C
用扫帚把积水扫开
D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
【7】夏天使用电风扇,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但我们却感到身上很凉爽,因为(
)
A
电风扇扇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使人体周围的温度降低
B
电风扇扇来的风是凉的
C
电风扇扇来的风把人身体上的热吹掉了
D
电风扇扇来的风使人体周围空气流动加快,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的温度降低
【8】对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
B
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C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D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9】关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B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C
水可以在80℃时沸腾
D
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10】液化是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使气体液化有
和
两种方式。
【11】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
【12】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雪
B
雾凇
C
冰
D
露珠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B
所有气体都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
C
所有气体在液化时都放热
D
并不是所有气体都能靠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
【14】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雾”是(
)
A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
水蒸气温度下降形成的小冰晶
C
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产生的小水珠
D
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15】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
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1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将湿衣服晒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17】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B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
蒸发和沸腾都要放出热量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A
开始加热时,内部就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B
水在沸腾时,温度越来越高
C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
D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
解析
【1】物质由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
【答案】液、气、蒸发、沸腾
【2】蒸发可以在
下进行,而沸腾只能在
下发生;蒸发发生在液体的
,而沸腾是同时发生在液体
和
的的
汽化现象。
【答案】任何温度、一定温度、表面、表面、内部、剧烈
【3】液体沸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
(2)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
【答案】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点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和
,除此以外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
有关。如水和酒精相比,在相等的环境条件下,
蒸发得更快一些。
【答案】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酒精
【5】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答案】C
【6】下列方法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
C
用扫帚把积水扫开
D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
【答案】B
【7】夏天使用电风扇,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但我们却感到身上很凉爽,因为(
)
A
电风扇扇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使人体周围的温度降低
B
电风扇扇来的风是凉的
C
电风扇扇来的风把人身体上的热吹掉了
D
电风扇扇来的风使人体周围空气流动加快,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使人体表面的温度降低
【答案】D
【8】对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
B
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C
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D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解析】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沸腾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沸点)后继续吸热才可以进行【答案】B
【9】关于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汽化现象
B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C
水可以在80℃时沸腾
D
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
【答案】C
【10】液化是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使气体液化有
和
两种方式。
【答案】气、液、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1】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
【答案】液化、汽化
【12】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雪
B
雾凇
C
冰
D
露珠
【答案】D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
B
所有气体都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
C
所有气体在液化时都放热
D
并不是所有气体都能靠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
【答案】B
【14】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雾”是(
)
A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
水蒸气温度下降形成的小冰晶
C
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产生的小水珠
D
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解析】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我们能看见的“白雾”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答案】C
【15】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
A
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
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解析】深秋室外的气温很低,室内温度相对较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窗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而附着在玻璃上,因此在窗玻璃向内的一面有水珠【答案】A
【1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将湿衣服晒在通风向阳处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解析】A既提高液体温度,又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B既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又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CD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答案】A
【17】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B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
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
蒸发和沸腾都要放出热量
【答案】B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
A
开始加热时,内部就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B
水在沸腾时,温度越来越高
C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大
D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
【答案】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