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1、出示准备题,师根据学生的口算,逐题写出每题的得数。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2、提问:观察每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添写几个0。 
3、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小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后面添写几个0。 
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将6块同样长的展板拼接在一起,拼接后的展板长多少厘米? 
根据学生的分析回答,列出算式:120×6 
2、这道题怎样用笔算,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学生独立试做,老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不同的算法,说出算理。 
120×6=720(厘米)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120 120 
× 6 × 6 
 780 780 
答:拼接后的展板长720厘米。 
3、两种算法得数一样,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如果用第二种算法,笔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列竖式时要怎样对齐? 
(第二个因数要和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2)怎样相乘?(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 
(3)乘完后怎样写0?(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老师说明: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初步练习。 
(1)2700×3学生独立计算。 
(2)完成第13页“练一练”。 
三、应用提高 
1、游戏:我当小老师: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50 320 
× 4 × 5 
 60 1600 
2、分组比赛。 
205×3 107×8 450×6 
602×6 360×9 250×5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