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哈姆莱特》同步练习及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18: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3 课 哈姆莱特》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匍.匐.(p ú f ú) 意旨.(zh ǐ) 暴虐.(nu è)
祈祷.(d ǎo) 轻.蔑(mi è) 难.堪(k ān)
怪诞.(d àn)
.忏悔(qi ān)
.踌.躇(ch óu ch ú)
迷惘.(.wǎnɡ) 延.宕(d ānɡ)答案 B
.虔敬(qi án)
解析 A项,“虐”读 nüè;C项,“忏”读 chàn;D项,“宕”读 dànɡ。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罕见
包涵
鲁莽
无可至疑
B.宽恕
鬼计
疑惑
万恶不赦
C.破绽
脚镣
预兆
深谋秘虑
D.淆乱
卓越
辞藻
追踪求迹
答案 D
解析 A项,至—置; B 项,鬼—诡; C项,秘—密。3.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
受天谴吗? ( 设问、比喻 )
正像一只自投罗网的山鹬,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 比喻)
说一句发自衷心的话,他是上流社会的指南针,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到
一个绅士所应有的品质的总汇。 ( 借代)
我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 ( 拟人)
答案 B
解析 A 项,应为“反问、比喻”。 C 项,应为“比喻”。 D 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戏剧语言是表达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 戏剧语言包括剧中人物语言 ( 即通常所说的“台词” ) 。
杂剧由唱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唱词即演唱的歌词;宾白,是剧
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等的舞台提示。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其中,关汉卿,号已斋叟,其作品主要有《窦娥冤》 《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曹禺,我国著名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其戏剧代表作有《雷雨》 《日出》
《原野》《北京人》。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伪君子》等。
答案 D
解析 《伪君子》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作品。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2102666936731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不同,人情小说中的故事,不再是战争、 武功 ① 神魔斗法, ② 趋向于平凡、 散漫、没有多少激烈冲突的日常生活图景。因为不能“出奇制胜”, ③ 相关的细节描写也就增加了, 这些细节涵盖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乃至心理刻画,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这些细节 描写, ④ 会显得拖沓冗长, ⑤ 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⑥ 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A

/
于是
虽然
但是
进而
B

而是
那么
/
一旦

C
甚至
而是
/
有时

从而
D
以及

所以
常常
而后
/
答案 C
解析 注意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复句关系, 然后通过对语句关系的确定来判断使用哪个词语。 以及: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 “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 。有时:副词,表示间或不足。常常:副词,强调时间相隔不久。一旦:副词,指不
确定的时间。而后:连词,然后。进而:连词,表示在已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从
而: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①处表并列或递进,故排除 B 项。②处由前面的“不再是”,可知此处应为“而是”,排除 A、D 两项,故选C项。
二、文本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 ( 国王死。 )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 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 尊贵的哈姆莱特, 让我们
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 ( 死。)
哈姆莱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 的王后, 别了! 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 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
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
们的疑惑。
霍拉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 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
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给我。啊,上帝!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 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 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
这一节主要展示了哈姆莱特的哪些个性?
答:
答案 嫉恶如仇、勇敢、对未来充满希望。
解析 从第一段台词 ( 与克劳狄斯冲突 ) 中分析出哈姆莱特嫉恶如仇、 勇敢无畏的性格特征, 从第三、五段台词 ( 恳求霍拉旭 ) 中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对未来充满希望。
你对哈姆莱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结局是怎么看的?
答:
答案 结局不是偶然的, 而是早期人文主义者性格发展的必然, 是新旧时代转变的必然。
解析 联系社会背景回答这一问题。 哈姆莱特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在性格过于内向、审慎的主观原因。
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
答案 这是哈姆莱特临死前对好友霍拉旭说的话。 在哈姆莱特眼里, 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 光明的面目, 显得冷酷、狰狞。能和敌人同归于尽, 对他而言, 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局。同时,哈姆莱特最后也意识到了复仇是一个社会问题,
让霍拉旭活下去替他传述复仇的故事, 真正的目的是想让世人明白这个社会的黑暗,早日看透自身的悲哀,在他的恳求中,包含他对未来的期望。
解析 哈姆莱特恳求好友转述自己的故事。 他虽然除掉了奸王, 但自己也同
归于尽,没能完成重整乾坤的理想和重任,恳求中包含着他的愿望。
试概括该段文字的语言特点。
答:
答案 丰富形象,抒情性强。
解析 戏剧语言侧重对话的机智、韵味、内涵、幽默等。该段文字是人物临死前的肺腑之言,内容丰富,抒情性强。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暴 风 雨莎士比亚
第一幕 第一景
2457333427665( 狂风暴雨,惊涛骇浪,雷电交加。水手长及水手上。 )
水手长 嗨。弟兄们!别慌,别慌呀,弟兄们加把劲呀!把中桅帆收起来! 留心听着船长的哨子! ——刮吧, 哪怕你把你的肺都炸了——只要船身还泡在水里,我就不怕!
( 国王亚朗索、王弟西巴斯显、公爵安东尼、王子腓南迪、大臣贡札罗及随
从等上。 )
亚朗索 船老大,可得小心哪。船长哪儿去了,是好样的都上前呀。水手长 这会儿可对不起,去待在底下吧。
安东尼 船长呢,老大?
水手长 这不是他在那里喊叫吗?你们太碍手碍脚啦。给我待在船舱里去吧!你们这是帮着暴风雨一起来捣乱。
贡札罗 得啦,老兄,别生那么大的气。
水手长 叫海洋别生那么大气吧。 眼前的大风大浪可不管你国王不国王! 下船舱去!别闹!别给我们添麻烦啦!
贡札罗 老兄,可别忘了在你这条船上的都是些什么人。
大风大浪也听你的吩咐, 马上太太平平地安静下来, 那我们从此不碰缆索, 不干
水手这一行啦。摆出你的威风来呀,要是你办不到,那么感谢老天,让你活了这
一把年纪。快快钻进船舱里,准备万一出什么事吧。——别慌,弟兄们!——快给我们让开些,我说。
贡札罗
这个家伙叫我大大地放了心。我看他脸上全没有一点淹死的相道,
他那副神气地地道道是个该勒死的胚子。
别放过他, 慈悲的命运, 千万把他送上
绞刑来!拿脖子上的绞索来做我们的锚索吧! ——靠我们眼前这些锚索是不顶事
了。要是他不是生来该绞死的命,那我们可就糟了!
水手长 我谁都顾不得, 只顾得我自个儿。 你这位枢密大臣, 要是你能叫这
( 水手长来到船艄,王公大臣躲进船舱。 )
选段开头画横线的部分在剧本语言中有个特定的术语, 叫作什么?在剧本中起什么作用?
答:
答案 舞台说明。突出水手长的忙而不乱、 充满自信以及各种人在危难关头的表现。
解析 戏剧语言也包括舞台说明,其作用主要是突出戏剧人物的个性特征, 结合选文的内容主要体现水手的沉稳、自信等特征。
从节选的这一小段来看, 作品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要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 不超过 30 个字)
答:
答案 主要刻画的人物是“水手长”。 主要表现他正视危难, 充满自信, 已经没有了王公贵族与水手的尊卑观念。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戏剧人物的个性特征, 结合选文内容主要体现水手长正视危难、自信、平等意识等特征。
从结尾画波浪线的部分看,大臣贡札罗对水手长的看法怎样? ( 不超过
35 个字)
答:
答案 他可以带领大家战胜暴风雨, 但他傲慢自大、 目无尊长, 脱险后一定要制裁他。 ( 或:贡扎罗相信他的能力,但不满他的态度,还想找机会教训他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戏剧语言的理解能力, 结合人物性格全方位地评价人
物的个性特征。
请从塑造的人物、表现的主题等方面分析鉴赏这个戏剧选段。
答:
答案 (1) 选段中的水手长就是暴风雨,是他从尊重人性出发,打破了几千年建立起来的贵贱尊卑的界限,这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 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社会观念受到冲击及各阶层在关键时刻的不同表现。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尊重人,表现人的力量与精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般解题要结合人物形象、 主旨
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四、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过 35 个字。
南极严酷的自然条件, 不仅对较大生物的生存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而且对细菌这样的微小生命的生存和繁衍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是,南极确实有细菌,
不仅在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沿海地区, 而且在气温常达零下六七十摄氏度的、 没
有任何有机物质的内陆, 每半升雪中仍能找到一个细菌。 科学家们认为, 南极大陆的孤立状态, 比恶劣的气候更加有效地抵制了细菌的传播, 因而使南极大陆的
细菌密度,比其他大陆要少得多。但是,通过大气对流、海洋环流以及生物迁徙 等途径, 有些细菌仍然传播到了南极大陆。 而海岸地区的一些细菌, 特别是某些病菌,则是由人类带过去的。
答:
答案 南极细菌是被大气对流、海洋环流、生物迁徙、人类活动等带去的。 解析 通读材料可知,该语段的说明对象是“南极细菌”。 语意方面有两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 每半升雪中仍能找到一个细菌”, 主要说明南极确实存在
细菌。第二层从“科学家们认为”到结尾, 说明南极细菌存在的原因 ( 大气对流、海洋环流以及生物迁徙,人类活动 ) ,这些便是主要信息。考生整理答案时,只要将主要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加以融合、提炼即可。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571333280773 ① ,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对简单成熟, ② :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购买价格较贵等。 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
国的转变、 继续开辟中国的汽车市场等重大战略意义, ③ ,财政部出台政策
“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 深圳市甚至对购买新能源车车主直接发放牌照。
答:①

③ 答案 ①新能源汽车种类丰富
②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③各级政府陆续颁布了各种补贴政策
解析 解答本题, 需要分析清楚上下文前后句的语意联系, 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从①空的下句的汽车类别举例, 应推知填“品种丰富”一类语句, 从整个文段得知陈述主体应是“新能源汽车”; ②空后标点为冒号, 可见此空要开启下文, 起总领作用, 下文介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 购买价格较贵等”不足劣势, 由此可知此空可填“存在的缺点不足”一类语句, 再根据之
前介绍优点, 还应体现转折的语意关系。 ③空上句谈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意义,下句谈到中央到地方的具体措施, 可以推出此空为各级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意。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考虑字数限制即可。
根据要求,完成该题。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 ①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 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②, 故退之。”
【注】 ①斯:就。②兼人: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答:
答案 三次回答内容:
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 ( 不先请教他们 ) 听到了就去做呢?”
孔子说:“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
孔子说:“冉求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短文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其不同的品质, 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言语指导。
一、基础知识
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 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
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 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
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
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
( )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 优雅从容, 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 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 其字势
不仅全篇内容显得悠然自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
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 ,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 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流畅
B.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流畅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流利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流利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由“一气呵成”“节奏的缓急”, 可知应选“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此处指写文章,应选“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 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此处并无相互配合之意,应选“浑然天成”。流畅:指流利通畅或者顺畅。流利:流利,指话说得快而清楚。根据语境搭配, 应选“流畅”。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从逻辑关系上看, 应是因果关系。 而“进而”表递进, “因此”才表因果。 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 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
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笔法的变换、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
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 A、C 两项;“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 排除 B 项。故选 D项。
二、小说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民 间 音 乐莫 言
四个月前,镇中心茉莉花酒店的店东兼厨师兼招待花茉莉收留了流落到马桑 镇的小瞎子。 自从马桑镇的人听了小瞎子吹箫, 茉莉花酒店生意空前兴隆。 小瞎子也施展开了他的十八般武艺,将他的洞箫、横笛、琵琶、二胡、唢呐通通从布
袋里拿出来, 轮番演奏, 每夜都要闹腾到十二点才睡。 几十个有一点音乐细胞的
小伙子,就连中午休息那一点时间也要跑到茉莉花酒店来, 听小瞎子讲几段乐理, 讲几个譬如《阳春白雪》之类的古曲。
镇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也不想吃过晚饭倒头就睡, 他们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享受,他们需要音乐。 虽然小瞎子能够演奏的乐曲他们都已听过, 但这些曲子他们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使他们感叹、唏嘘不止。对此,小瞎子开始良心不安起 来,演奏前,他总是满面羞愧地说:“这怎么好意思,老是这几个曲子 我 的 脑子空空了, 我需要补充, 我要去搜集新的东西 ”然而, 那些他的崇拜者却安慰道:“兄弟,你会的这些曲子就尽够俺们享用了,好东西百听不厌。就像花 大姐卖的烧酒,俺们天天喝,从来没烦过,每一次喝都那么上劲,一口下去,浑 身舒坦。你这些曲子呀, 嗨嗨, 就跟花大姐的烧酒一样 ”当听到酒徒们把自 己的音乐与花大姐的烧酒相提并论时, 小瞎子的脸变得十分难看, 他的两扇大耳朵扭动着, 仿佛两个生命在痛苦地呻吟。 那晚上的演奏也极不成功, 拉出的曲子像掺了沙子的米饭难以入口一样难以入耳。
九月初头,榨糖厂、帆布厂厂房建成,花茉莉准备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还 托人去上海给瞎子买花呢西服黑皮鞋——这是为小瞎子晚上演奏准备的礼服。 最后,她请镇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写了一块“茉莉花音乐酒家”的匾额, 高高地挂在了瓦檐之下。 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计划说给小瞎子听。 小瞎子对花茉莉的计划感到惊叹不已, 认为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 而听到自己将在这个安乐窝里永远充当乐师时,他的脸上出现了踌躇不快的神情。
马桑镇的光辉前景,自然也在花茉莉的邻居——开茶馆兼卖酒菜的瘸腿方
六、饭铺“掌柜”黄眼、 小卖部“经理”麻子杜双三人心中激起了波澜, 他们自信本事都不在花茉莉之下, 而花茉莉能够如此猖獗, 挤得他们生意萧条, 实在是借助了小瞎子的力量。
这天下午,三人商议停当,便跨过麻石街,走进了“茉莉花音乐酒家”。正
是农忙季节,店里没有顾客。花茉莉正在灶上忙着,为晚上的营业做准备。一看到方、黄、杜到,她连忙停下活儿相迎。她一边敬烟一边问:“三位掌柜屈驾光临,小店增辉哪!不知三位老哥哥有啥吩咐!”
“花大姐,”方六捻着老鼠胡子说,“你这四个月,可是大发了!”
“那也比不上您呐,方掌柜!” “嘻嘻,花大姐挤兑人喽,俺这三家捆在一起也没有您粗呐!”
“花大姐,”黄眼道,“您这全沾了小瞎子的光哟!” “此话不假。”花茉莉撇撇嘴,挑战似的说。 “花大姐,您看是不是这样,让小瞎子在咱们四家轮流坐庄,要不,您这边
丝竹一响,俺那边空了店堂。”方六说。
“什么?哈哈哈 真是好主意, 亏你们想得出, 想把人从我这挖走?明告你们吧,没门!”
“花大姐, 说实话难听——这小瞎子可是咱四个人一块发现的, 你不能独占花魁哪!”
“放屁!”花茉莉柳眉倒竖,骂了一声,“想起那天晚上,你们三个人支支吾吾,一个个滑得赛过泥鳅,生怕他腌臜了你们那臭店,连个宿都不留。是我把他领回家中,热酒热饭招待。这会儿看他有用处了,又想来争,怎么好意思张你们那张臭嘴!呸!”
“花大姐,说话别那么难听。俗话说,‘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好说好商量,撕破了脸子你也不好看。”
“你能怎么着我姑奶奶?”
“花大姐,你与小瞎子非亲非故,留他长住家中,有伤风化。再说,现如今是社会主义,不兴剥削劳动力,你让小瞎子为你赚钱,却分文不给他,这明明就是剥削,法律不允许 ”
“你怎么知道我跟他非亲非故?”
“难道你真想嫁给他不成?”
“我就是要嫁给他! 我马上就去跟他登记结婚。 他是我的男人, 我们两口子开个夫妻店,不算剥削了吧?你们还有什么屁放?”
“我每月出一百元雇他!” “我出二百!” “滚你们的蛋吧,一千我也不卖!”
花茉莉干净利索地骂走了方、黄、杜,独自一人站在店堂里生气。她顾不得
干活了,一把撕下围裙,推开了虚掩着的后门。她愣住了。
小瞎子直挺挺地站在门外, 像哲学家一样苦思冥想, 明净光洁的额头上竟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皱纹。
他那两只耳朵,两只洞察秋毫之末的耳朵,在可怕地扭动着。
(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两次写到小瞎子耳朵“扭动”这一细节, 既强调他的愤怒,也反映了音乐在他心中的地位。
方、黄、杜三人为抢小瞎子与花茉莉激烈争吵,这一情节体现出人面对
利益诱惑时的自私庸俗。
从“收留”到“就要嫁给”小瞎子,花茉莉渐渐被音乐感染,被小瞎子吸引,体现了音乐的巨大影响力。
小说讲述了音乐给马桑镇带来变化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
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有进一步的需求。答案 C
解析 追求利益是重要原因。
小说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答:
答案 方言词汇,“俺”“腌臜”等词, 平实朴素。口语、俚语、俗语,“闹腾”“舒坦”“不兴剥削劳动力”“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等,通俗形象。
小说以“民间音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是小说的线索, 故事情节围绕“民间音乐”展开, 讲述了马桑镇的人和事。②交代了写作对象,小说人物来自民间。瞎眼、流浪、无名无姓的小瞎
子,是一个典型的民间艺人形象; 洞箫、琵琶等民族乐器和 《阳春白雪》 等民乐,
都体现了“民间音乐”元素。 ③暗示了主题, 小说揭示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人的影响。
三、文字运用
下面一则材料在语言运用、格式及内容要求上存在五处错误,请修改。
征 文 启 示
霍金,一位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 死去距今已有两个月。 我校“未来科学家” 社团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科学巨人,决定于 6 月 15 日举办一次以“缅怀霍金” 为主题的图文展览, 特向全校同学征稿。 稿件内容可以是有关霍金的图片, 也可以是你搜集到的或是撰写的关于霍金的文章。文章体裁不限, 1 000 字以内。欢迎广大同学踊跃投稿,稿件请送至校编辑部。
特别申明两点:①未录用的稿件,概不退还,敬请谅解;②对采用的稿件, 本社团有斧正的权利。
“未来科学家”社团
2018 年 5 月 15 日答:
答案 ①“启示”改为“启事”;②“划时代”前添加“具有”;③“死
去”改为“逝世”;④添加“投稿的截止日期为 6 月 10 日”;⑤“斧正”改为“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 准确的能力。 本材料是一则征文启事, 应该
符合书面语体的特点。第一处,标题错误,“启示”应改为“启事”。第二处, “一位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成分残缺, 应在“划时代”前加上“具有”。 第三处,“死去”不符合书面语体严谨、严肃的特点,应改为“逝世”。第四处,文 中只说明了稿件体裁、字数要求,未提及截稿时间。第五处,“斧正”是请人修 改自己的文章的敬辞,使用不恰当,可改为“修改”。
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
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情况 (%)
国籍
中国
美国
使用情况
上网查询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
9.1
6.2
上网看娱乐新闻
13.2
21.6
用电脑打字、写文章、聊天
13.9
61.6
使用电脑或游戏机的学习软件学习
8.5
17.8
利用网上讲座学习
1.8
11.5
看网络小说或漫画
11.2
14.7
2786666-1910756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
答:
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学习提出一点建议。
答:
答案 (1) 中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普遍比美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低。其中,
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娱乐高于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学习 ( 或使用电脑主要进行娱乐 ) , 而利用网上讲座进行学习的比例最低。
(2) 示例一: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示例二:更有效地利用网上讲座学习的平台,拓展学习的范围。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的能力。 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对图表内容的概括与表述。 对图表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可知, 美国的数据每一项都要高于中国,所以可以概括出电脑使用率的情况, 即中国高中生比美国高中生的电脑使用 率低。此外在这些比较项中, 中国学生利用电脑用于学习的较少, 而进行娱乐的较多。回答把这些信息分点表述出来即可。 建议主要是根据表中信息得来的, 针对上面的信息应建议多学习、有效利用网络等。
9.( 原创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 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 心境 复习 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 温故可以知新 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 心如止水 查缺补漏 不耻下问 充耳不闻 亡羊补牢
答:
答案 心如止水,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