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2课时 热量计算及比热容的应用
(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
知识点
1 应用比热容解释现象
1.现在许多家庭采用了“水地暖”取暖。其原理是用不高于60
℃的热水,在铺设于地板下的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通过地板以热传递方式向室内供热。利用热水为热媒,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流动性强
B.沸点高
C.比热容较大
D.密度大
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甚至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B.海水的密度小,砂石的密度大
C.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D.海水吸收的热量少,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3.某县在科学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大量增加水域面积,如修建城南公园、水景公园等,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较大的特性,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城市”的舒适环境。
4.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如图12-3-7所示列出的是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________(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3-7
知识点
2 公式Q
=cmΔt的应用
5.由c=判断,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6.将质量是0.5
kg的水加热,使它的温度从20
℃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c水=4.2×103
J/(kg·℃)]( )
A.4.2×104
J
B.1.26×104
J
C.8.4×104J
D.8.4×107
J
7.质量为200
g的沙子,吸收9.2×103
J的热量后,温度从20
℃升高到70
℃,则沙子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
8.把冰块放在食品上面,利用冰块吸热保鲜食品,一块低温的冰吸收8.4×103
J的热量,温度从-14
℃升高到-4
℃,则这块冰的质量为________kg。[c冰=2.1×103J/(kg·℃)]
9.质量为5
kg的水,初温为80
℃,当水温降低60
℃时,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___J。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质量为10
kg、温度为20
℃的水中,如果传给水的热量是2.73×106
J,则水温会升高到________
℃。[c水=4.2×103
J/(kg·℃)]
10.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400
g、温度为55
℃的水,吸收8.4×104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
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
11.质量相同的两球,已知甲球的比热容是乙球比热容的2倍,乙球吸收的热量是甲球吸收热量的2倍,那么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1∶2
B.1∶1
C.2∶1
D.1∶4
12.初温相等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让它们立即接触,则( )
A.热量从甲传到乙
B.热量从乙传到甲
C.甲、乙之间没有热传递的发生
D.温度从甲传到乙
13.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 )
A.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大
B.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
C.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陆地的温度始终比海水的温度高
D.夜晚海面上的气温比陆地低
14.[2018·巴彦淖尔改编]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砂石
0.92×103
铝
0.88×103
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5.在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时间来到某浴场,他们赤脚丫走在沙滩上,感觉沙滩很烫脚而进入海水中又觉得海水很凉,这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砂石的比热容,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砂石升高的温度________水升高的温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每天能使500
kg的水温度升高30
℃,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取4.5×107J/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7.[2017·安徽]
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回收加工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5
kg的秸秆煤可放出__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质量为100
kg,初温为20
℃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到______
℃。[已知q秸秆煤=2.1×107J/kg,c水=4.2×103J/(kg·℃)]
18.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1.5
kg温度为10
℃的水吸收6.3×105J的热量,水温将升高________℃。[c水=4.2×103J/(kg·℃),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1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
kg的物质A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2-3-8所示,则物质A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水的比热容;加热3
min水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____J。[c水=4.2×103J/(kg·℃)]
图12-3-8
20.天然气灶使用方便、经济环保,备受人们青睐。小明用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3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90
℃,用时约10
min。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问:
(1)这一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若这一过程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60%被水吸收,则需要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考| 题| 展| 示
21.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巴中市政府为喜爱户外烧烤的市民提供了专门的场所。烧烤主要燃料是木炭,已知它的热值是3.4×107J/kg,那么84
g的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________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则能使初温为20
℃,质量为17
kg的水,温度升高到________
℃。[c水=4.2×103J/(kg·℃)]
教师详解详析
1.C 2.A 3.比热容
4.沿海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
5.D 6.C
7.0.92×103
J/(kg·℃)
8.0.4 9.减少 1.26×106 85
10.45
℃
11.D [解析]
因为Q=cmΔt,所以甲球升高的温度与乙球升高的温度之比=∶===。
12.A [解析]
由Δt=可知,Q、c相同,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那么甲降低的温度就是乙的,又由于初温相等,则甲的末温比乙的高,热传递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所以A正确。
13.B [解析]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海岸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海岸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得少,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
14.D [解析]
干泥土的比热容要小于湿泥土的比热容,在同等质量、吸热相同的情况下,干泥土的温度上升得快,故A错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所以内陆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故B错误;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主要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故C错误;已知c铜<c铝,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Q=cmΔt可知,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故D正确。
15.大于 大于 16.6.3×107 1.4
17.1.05×107 45
[解析]
秸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放=q秸秆煤m秸秆煤=2.1×107
J/kg×0.5
kg=1.05×107
J。由题意可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1.05×107
J,由Q吸=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Δt===25
℃,则水的末温:t=t0+Δt=20
℃+25
℃=45
℃。
18.60 90 [解析]
已知m甲:m乙=2∶1,c甲:c乙=3∶1,甲、乙两金属吸收的热量:Q甲:Q乙=1∶1,由Q吸=cmΔt得,两种金属升高的温度之比:
====,因为Δt甲=10
℃,所以Δt乙=60
℃。由Q吸=cmΔt得,理论上水升高的温度:Δt水===100
℃,由于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所以水只能升高90
℃。
19.小于 5.04×105
[解析]
由题知物质A和水的质量相同,相同时间内A物质升高的温度比水多,由Q吸=cmΔt得,物质A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加热3
min水升高的温度:Δt=80
℃-20
℃=60
℃,则加热3
min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
J/(kg·℃)×2
kg×60
℃=5.04×105
J。
20.(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
J/(kg·℃)×3
kg×(90
℃-20
℃)=8.82×105
J。
(2)由η=×100%可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1.47×106
J,由Q放=qV得需要天然气的体积:
V===0.042
m3。
21.2.856×106 40 [解析]
木炭的质量m=84
g=0.084
kg,则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3.4×107
J/kg×0.084
kg=2.856×106
J。由η=×100%得,水吸收的热量:Q吸=ηQ放=50%×2.856×106
J=1.428×106
J。由Q吸=c水m水(t-t0)可得,水的末温:t=
t0+=20
℃+=40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
(
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
知识点
1 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1.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①0.1
kg的铜块;②0.1
kg的铝块;③0.2
kg的铜块;④0.3
kg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____________。
2.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12-3-1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图12-3-1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3.在“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或评价正确的是( )
A.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温度计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石棉网的位置
B.实验中食用油和水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的
C.实验表明,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D.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
知识点
2 比热容
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5.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
℃的水比80
℃的水的比热容大
B.一杯水的比热容比半杯水的比热容大
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玻璃被打成碎片后比热容不变
6.
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水
4.2×103
铁
0.46×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冰
2.1×103
汞
0.14×103
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其比热容也不同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7.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瓶水倒去,剩下的水的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铁块磨成铁屑
D.15
℃的水变成45
℃的水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
9.如图12-3-2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3-2
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构成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
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1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降低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放出的热量多;吸收相同的热量时,________升高的温度多。
11.如图12-3-3所示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像,请根据图像中提供的信息判断,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判断依据是吸收相同的热量其温度变化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图12-3-3
12.如图12-3-4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2。
图12-3-4
13.为研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如图12-3-5所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两种液体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
图12-3-5
(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所示装置的两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错误后,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液体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甲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乙的温度/℃
90
93
96
99
102
102
102
(3)加热4
min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题| 展| 示
14.如图12-3-6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3-6
A.组装器材时,先固定上面铁圈的高度
B.升高相同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C.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
D.不添加器材,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教师详解详析
1.①②
2.(1)相同 高 (2)大于 (3)水
3.D 4.D
5.D 6.C
7.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不变
8.B 水凝结成冰,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发生改变
9.C 10.水 煤油
11.乙 小 [解析]
由图像可知,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的温度升高的快,乙的温度升高的慢,则乙升高到和甲相同的温度时,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即乙的吸热能力强些,所以乙的比热容大。
12.小于 [解析]
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AB段温度升高得多,所以AB段的比热容小。
13.(1)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 (3)两种液体的温度都达到沸点
[解析]
(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加热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确保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2)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该装置的错误之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则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一定不相等。(3)因为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加热4
min后,甲、乙两种液体温度均不再升高,说明两种液体的温度都达到沸点。
14.C [解析]
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为确保组装器材一次到位,应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调节,A错误;升高相同温度,b液体加热时间长,b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B错误;根据“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慢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可知,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大,C正确;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吸热液体应为同一种类且质量相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