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18: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6 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同步练习
一、语言基础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鲲龙” AG600是一款国产大型灭火及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 于 2009 年 6 月启动研制。历经 9 个寒暑,“鲲龙” AG600 ,以最大 53.5 吨的起飞重量,成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并成功陆续完成陆上和水上首飞, 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 目前,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
,关键的水上起降技术都处于封锁状态。 气水动布局设计, 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独具特色而又十分关键的核心设计。 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 同时本身具有波动性, 会对飞机姿态造成扰动, 产生在陆地上起飞不会出现的问题。“鲲龙” AG600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 ( ) ,保证既能水上起飞又能陆地起飞。
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
“鲲龙” AG600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 还可兼顾改装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 资源探
援等任务的需要。“鲲龙” AG600 丰富的功能用途,让它成为 的“多面
手”。“鲲龙” AG600,是国产大飞机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深孚众望 首屈一指 因此 与众不同
不负众望 首屈一指 以致 不同凡响
不负众望 屈指可数 因此 与众不同
深孚众望 屈指可数 以致 不同凡响答案 C
解析 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深孚众望: 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首屈一指: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最强的。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因此:因为这个。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
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与众不同:表示人或事物突出,有特色。不同凡响:指事物不平凡,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用于人时表示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由上文“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
可知,中国是极少数中的一个国家,所以选择“屈指可数” ,由此可排除 A、B
两项:“与众不同”可指人或者事物, “不同凡响”指的是文学或者人,并不能用在事物上,所以选择“与众不同”,由此排除 D项。答案选 C项。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在机身上部,两个浮筒吊在机翼两侧下方B.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在机身上部,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C.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两个浮筒吊在机翼两侧下方D.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答案 D
解析 根据句式一致性的原则, 括号前一句为“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 所以括号内应填入“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 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 还可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
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答案 D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主要在于成分残缺,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这一句中,“满足”缺少宾语“要求”或“需要” ;“还可兼顾改装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这一句中, “需要”缺少谓语“满足”。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18 分)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这首抒情诗主人公是征夫还是思妇?何以见得? (6 分)
答:
答案 应是思妇。题目仿佛是征夫在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窟 ( 即今所谓泉眼 ) 饮马,其实这是在家的妻子思念中的丈夫在饮马。如此命题,更见思念之切。开 头第二句“绵绵思远道” ,正是妻子在思念远征的丈夫。结尾“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正是妻子叮咛丈夫“多吃点饭”和无尽想念的话。
请用散文句式简述诗中所写的梦境内容及其特点。 (6 分)
答:
答案 刚刚看见他就在自己身边,忽而又似在他乡;梦中追随丈夫的踪迹, 辗转到过好多地方, 却老是各在一处, 怎么也见不着面。 逼真地写出梦境飘忽不定的特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爱情诗占了很大的分量。在这些诗中,反映妇女遭遗弃的不占少数。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看一看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 并与《氓》中女主人公形象加以对比。 (6 分)
有 所 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
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答:
答案 全诗采用女子自述的口吻, 写出了一段感情的波折。 起初,她因思人而爱物,着意修饰要送给所思之人的簪子;尔后, “闻君有他心”,怒火满腔, 恨人而烧之; 继而“相思与君绝”; 随后却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初“兄嫂当知之”的甜蜜的幽会, 恋情难舍;最后点出自己的矛盾之情, 只有等待时间的推移, 再拿定主意了。 诗歌塑造了一个热情奔放、 忠于爱情的年轻女子形象。 这一形象和《氓》中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 《氓》中主人公的愤怒程度和决绝的决心远远大于本诗。
能力拓展
励志小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2305333177654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1~4 题。
韩 凭 夫 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 。

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 。”既而王得其书, 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
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 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 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 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 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 选自干宝《搜神记》 )
【注】 ①城旦: 一种苦刑, 受刑者白天防备敌寇, 晚上筑城。②日出当心: 太阳照着我的心,意思是向太阳立誓,表示自杀的决心。③衣不中手:意思是衣
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囚之,论.为城旦 论:议论
其雨淫.淫. 淫淫: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
宿.昔.之间 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
屈体相就. 就:靠近答案 A
解析 论:定罪。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 佩缤纷其.繁饰兮
俄而凭乃.自杀 乃.投水而死
衣不中手而.死 不迎而.自归D.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又申之以.揽茝答案 B
解析 B 项,“乃”,都是副词,于是,就。 A 项,代词,他的 / 助词,无实义。C项,连词,表因果 / 连词,表转折。 D项,介词,把 / 介词,因为。
下列语句直接表现韩凭夫妻相亲相爱的一组是 ( )
①妻密遗凭书 ②其妻乃阴腐其衣
③俄而凭乃自杀
⑤王与之登台
④妻遂自投台
⑥又有鸳鸯,雌雄各一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答案
C
解析
⑤只是讲宋康王与韩凭妻一起登台这件事,
并不能表明韩凭夫妻相亲
相爱。⑥间接表现韩凭夫妻相亲相爱。
对本文思想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
韩凭和妻何氏是一对忠于爱情、 誓死不屈的夫妻, 何氏宁死也不到王府, 最后被逼投台而死。
本文讲述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 歌颂韩凭妻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
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
本文的结局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两棵大树,根交枝错,且有鸳鸯栖鸣于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答案 A
解析 “宁死也不到王府”与文章不符。
【参考译文】
宋康王的亲近侍从韩凭,娶何氏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霸占了她。韩凭心 怀怨恨, 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 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 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 照见我的心。 ”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 把信给亲信臣子看, 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子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 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她的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 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凭的妻子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 ( 有一天) 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
台,韩妻何氏就从台上跳了下去,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
经不住手拉, 何氏自杀而死。 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 “大王贪图我生, 我却喜欢死,希望您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
宋康王大怒, 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 让韩凭夫妇的同乡人埋葬他们, 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 宋康王说: “你们夫妇相亲相爱不止, 假如能使坟墓自动合起来,那么我就不再阻挡你们。 ”很短时间内, 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
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经常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颈项相枕互相依偎,悲惨地鸣叫着,声音非常感人。宋国人都很哀怜这夫妻俩,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 。相思的说法,就从这里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的精魂变成的。
现在睢阳还有韩凭城,那民间歌谣至今还在流传着。
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 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 发现管子陈旧, 需要换掉。学校打算 7 月 15 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答:
答案 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 ;③“换掉”改
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或“拟定于” ;⑤“正遇上”改为“恰逢”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 而且① 。英格兰一
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 在伦敦周围, 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 体重达
400 公 斤 、 无 比 健 壮的 斑 驴 很 少 能 成为 其 天 敌 口 中 的饕 餮 大 餐 , ②
,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 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到 19 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 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 这更促使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置进行疯狂的猎捕,
还 大 肆 劫 掠 、 贮 藏 、 盗 运 斑 驴 的 皮 张 。 在 巨 额 利 润 的 诱 惑 下 , ③
。到了 19 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
答案 ①在被驯服后还能替主人拉车 ②但由于肉质鲜美 ③斑驴几乎被斩尽杀绝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 3 月 3 日,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我们都是追梦人》微纪录片,首日便
在全网刷屏,截至 3 月 4 日凌晨 0 点,视频全网播放量超过 3 000 万次。该微纪录片讲述了以下内容:
凌晨 2 点,陈堃源安排员工分拣新鲜蔬菜。 他在部队当了八年兵, 现在在南昌创办“兵哥送菜”,经常睡眠不足 5 个小时。他说,自己选的路,要走下去。
中午 11 点,李兴柯行走在探访贫困户的山路上。他说。小时候家里穷,能够回到万源扶贫,帮更多人过上好生活是现在最大的梦想。
晚上 10 点,赵丰娇刚刚走进家门。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北京做快递员。她说,不想干的时候看看孩子,什么苦都愿意吃。
陈堃源、李兴柯、赵丰娇这三人的故事是亿万中国人追梦路上的缩影, 对他们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审题立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审题: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我们都是追梦人》微纪录片,说明《人 民日报》对“追梦”的关注; 首日便在全网刷屏, 说明人们十分关注“追梦”这件事。陈堃源坚持追梦来源于他坚持走自己选的道路; 李兴柯扶贫是因为他想实现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的梦想; 两个孩子的母亲赵丰娇在北京做快递员, 为了孩子什么苦都愿意吃。三个人的“追梦”各有各的特点,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有梦想才有目标、才会奋斗。大到一 个国家,小到一个人,有梦想才能保持活力、激发动力。心怀梦想、奋力追梦, 才能体悟奋斗价值, 才能砥砺坚韧意志, 激发接续奋斗的责任担当。 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
立意:①追梦,我们在路上;②普通人的梦想更感人;③梦想让我们砥砺前
行;④努力奔跑才能体现时代特色; ⑤关注追梦人, 也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