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4 20:2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探究俗语“二八月乱穿衣”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价值
2.能读懂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
3.在读图、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4.在探究“二八月乱穿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体会数据的随机性与相对的稳定性,感受到数学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图和画图
教学难点:
统计的价值和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情境启疑
生活情境,发现问题
初春,人们在衣着方面有一个奇特现象(出示一组照片),奇特在什么地方?
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人们的衣着?
“乱”,验证了一句俗语:“二八月乱穿衣”。
板书:发现:“乱”
提出问题:
这句俗语你怎么理解?想到什么问题?
这节课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问题:?
分析问题:
穿衣“乱”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如何去研究?
(穿衣的多少一定要关注什么?我们要研究几月份的气温?是研究一天还是一段?对于一天的气温,我们一般要关注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板书:分析:气温(最高、最低)
二、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
1.收集数据
如何收集农历二八月的气温?
(呈现本地天气网页。)
我们就先来研究我市2015年3月份的气温情况。数据收集来了,如何整理?
整理数据。
讨论,汇报。
出示统计表
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为什么?
出示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考验读图能力:
说出淮安市3月16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多少?这天的温差是多少?17日呢?刚才看两个图有点麻烦,怎么办?
合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将两张图合成一张图,说一说图例的作用。
揭示课题,并板书。
(3)说一说每条折线上的点表示的意义
(4)你能很快地看出哪天温差最大?哪天温差最小吗?你是怎么想的?
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一周我市最高气温有什么特点?最低气温呢?
学生手势比划
这一周我市每天温差有什么特点?
你对“二八月乱穿衣”有什么新的认识?猜一猜农历八月天气有什么特点?
出示八月气温情况统计图,观察第一周情况:
图例怎么理解?我市10月份历史均值高温和低温各有什么特点?每日温差呢?从图上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说一说八月气温的特点
建议:此时的着装你有什么建议
春捂秋冻
春天要捂一捂,慢点减衣服;秋天要冻一冻,慢点添衣服,这样我们就能更好适应自然,有利健康。
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生活中二八月衣着情况,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了“二八月乱穿衣”原因,其中我们运用了数学中特别重要的知识——折线统计图。
比较单式、复式统计图折线: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画图并分析
用统计来分析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例如,不锈钢杯与陶瓷杯哪个保温性能好?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例2
师:画图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回答书中问题。
巩固练习。
推荐谁去参赛?
小张和小李练习射击,两人10场成绩如图所示。如果你是教练,只推荐一人参加比赛,你会推荐谁?为什么?
我的身高高吗?
应该和谁比?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标准在这儿:
从图上你知道什么信息?
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这节课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有智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