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原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草原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5 13: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
草原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作家老舍先生所描绘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美丽辽阔的草原。
1 草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由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
呼伦贝尔草原
字词乐园
我会写








tǎn
chén
shāo
hóng


wēi
shang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一碧千里: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骏马奔驰在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上。
字词乐园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你看那杨树刚长出嫩叶,翠色欲流,惹人喜爱。
渲染
奇丽
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
奇特美丽,多形容自然风光。
字词乐园
初读感知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中心句:高度评价蒙汉两个民族的友谊天长地久。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草原给你的留下的印象?
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草原美景。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喜迎远客。
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友好相见。
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盛情款待。
第五部分(第 自然段):依依惜别。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
2
3
4
5
课堂练习
一、补充词语。
襟( )带舞

( )碧千里
久立( )望
翠色( )流



课堂练习
、 是描写草原的词语,表现了草原的奇特美丽。
是描写蒙古同胞的词语,表达了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二、根据第一题内容填空。
襟飘带舞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会心的
静寂的
草原
微笑
空气
清鲜的
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走进那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蒙古同胞的热情好客。
新知探究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小声吟唱
神奇美丽
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无比的舒服,出乎意料的舒服。
用“既……又……既……又……”写一句话。
这个物品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发明。
新知探究
写一写
新知探究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是怎样的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
更多一层干净。
大草原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的。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新知探究
“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新知探究
“茫茫”是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站在草原上,放眼望去,从脚下到云际,全被绿色主宰着,是那么辽阔,又是那么清晰,一切都尽收眼底。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翠”是“绿”的意思。为什么不用“‘绿’色欲流”?
“翠”比一般的绿更鲜亮,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像都快要流淌下来。
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前一句是近镜头描写;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
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
新知探究
“碧”“翠”“绿”
避免了重复,有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找一找,在第1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都是表示“绿”的意思?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词语积累(表示绿颜色的成语)
郁郁葱葱 青翠欲滴
一碧千里 万古长青
新知探究
我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写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手中神奇的笔画一画草原美景。
*夜晚,星光灿烂,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原上,天地间一片静谧。晚风轻轻地吹过,草浪随风起伏,显得分外惬意。
新知探究
背诵指导:在背诵第1自然段时候,先理清内容层次,再有条理地加以记忆,朗读成诵,厚积以待薄发。
新知探究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绘见面后的动人场面的呢?
比喻
把河和穿着各色的衣裳的男女老少分别比作带子、彩虹。
远迎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突出了河的特点。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河。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新知探究
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蒙古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多么热情呀!
新知探究
老舍先生一个“飞”字为我们描绘了诗情画意的画面。更让我们感受到蒙古同胞那种扑面而来的热情。
新知探究
读一读,写一写。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身着五彩的衣服,载歌载舞, 像一团飞舞的蝴蝶。
新知探究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民族团结互助
相见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热情好客
新知探究
款待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新知探究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中心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惜别
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可采用示范读——自由读——齐读。要读出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颂扬之情。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写个故事)。
太阳已经偏西,夕阳下的大草原更加楚楚动人。我们与蒙古同胞紧紧地握着手,他们的手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大家相视无语,眼中的泪水是感情最真实的流露。良久,他们才恋恋不舍地松开手。回想着那动人心弦的马头琴声,那纯真而令人回味的浓浓奶茶,回想着与蒙古同胞一起度过的分分秒秒,我们怎能忍心离开?
小练笔
新知探究
汽车引擎的发动声打破了草原的寂静,我们就要分别了,我对大家说:“谢谢你们今天的热情款待。欢迎你们到我们那儿做客,再见了,朋友们!”一位长老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说:“我们一定会去的。再见,亲爱的朋友,美丽的大草原永远欢迎你们!”大家上了车,他们骑着马与我们同行。走了许久,他们才停下。我们回过头,只见他们挥着手,直到我们远去......
我们虽然回家了,可我们的心却留在了草原。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脉络梳理
草原
喜迎远客
依依惜别
主客联欢
盛情款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风光美
天空 明朗
草地 一碧千里
空气 清鲜
人热情好客
主题交流
《草原》一课的作者是??? ???。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 ????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 ???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老舍
美丽
蒙汉
知识拓展
描写草原的古诗词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寄刘驾》
课后点拨
一、给蓝色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群马疾驰 ( )
2.疾恶如仇 ( )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3.疾风知劲草( )
4.疾苦 ( )
1
3
4
4
二、可以在网络上搜一搜根据老舍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课后点拨
三、如果请你来当小导游,你想怎样向游客介绍?
草原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浓郁的风俗民情
美丽的自然风光
课后点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