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与她朝夕相伴,它诱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宗璞的《丁香结》。
2 丁香结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丁香花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
字词乐园
我会写
缀
幽
雅
案
zhuì
yǎ
yōu
àn
拙
薄
bó
zhuō
妩
wǔ
糊
恍
huǎng
hú
苞
bāo
媚
mèi
襟
jīn
怨
yuàn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换偏旁:
字理识字:
缀
会意字。指缝合,连缀,也指系结,连接。
准—雅
字词乐园
纠错卡片
缀满
笨拙
zhuì
zhùi
zhuó
zhuō
易写错
字词乐园
薄
单薄
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她穿的衣服很单薄。
字词乐园
大熊猫那笨拙的动作又滑稽又可爱。
拙
zhuō
不要写成两个“山”。
笨拙
字词乐园
多音字
薄
báo
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bó
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
糊
hú
糊弄
hù
厚薄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窥着: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动物园的猴子挂在树上窥着游客。
字词乐园
妩媚:
形容女子姿容美好,可爱。
※雨中的丁香花格外妩媚。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
※海棠花花姿潇洒,素有“国艳”之誉。
字词乐园
初读感知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棵白丁香
④雨中丁香图
初读感知
①颜色 ②形状 ③气味?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赏花。
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悟花。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3
4-6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 ,线条模糊了, 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一、按原文填空。
格外妩媚
印象派的画
直向窗外的莹白
课后点拨
课后点拨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淡淡的
鼓鼓的
花苞
甜香
绿
参差的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初步领略了丁香花的美丽,我们不禁喜欢上了那一簇簇可爱的花儿。接下来,作者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继续学习课文。
作者从色彩(雪白)描写了丁香花。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用比喻写出了花的小巧繁密。
新知探究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伸出宅院的丁香的俏皮可爱。
赏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拟人)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新知探究
仿写
新知探究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多美的丁香花呀!
新知探究
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
避免反复提到“丁香”带来的重复。能够更鲜明更直观地突出丁香的特点:色白且纯净、轻柔,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新知探究
代指丁香。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既写出了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辉晕出,又写了花对人的影响,花和人相依相伴。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水仙花养在水里。它叶子是碧绿的,又窄又直,在叶子顶端部分开始弯下来。如果连着根部看,就像一棵立着的青葱一样,挺有趣!水仙花的花不大,花瓣是淡黄色的,花心是金黄色的一圈,像小女孩穿的撑开的一圈黄裙子,中间有几根伸出来,顶端也是金黄色的花芯,很淡雅,让人百看不厌。凑近鼻子闻一下,你就能闻到水仙花发出的那股淡淡的香味,清淡宜人……
小练笔
新知探究
在 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红色的词语要重读,读出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呢?
悟花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作者用自然界的植物用以喻指自己的愁思。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丁香花蕾丛生,比喻人愁心不解。
丁香就是惆怅的代表,作者引用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意境更加优美。
这里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新知探究
写出了雨中丁香的特点:妩媚、朦胧、如梦如幻。
作者实写丁香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的理念、志趣。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因为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犹如一幅色彩边缘模糊、柔和婉约的画作。
印象派的画
景物轮廓模糊,色彩交错渗透,有朦胧之感。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
承上启下
新知探究
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因为有了这永远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新知探究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新知探究
不然,太平淡无味了。
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表达了“我”洞明世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可采用示范读——自由读,读出作者与古人不同的感悟。
新知探究
想一想:古人笔下的“丁香结”充满了愁怨,而我们读起文章来却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为什么?
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对人生的洒脱。
新知探究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将见到的丁香花写成这么美的文章呢?
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新知探究
在朗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可采用示范读——自由读——齐读,要读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洒脱。
新知探究
脉络梳理
丁香结
结,是解不完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洞察世事
豁达开朗
赏花
悟花
可爱、潇洒。
主题交流
作者以丁香结
这就是生 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知识拓展
描写丁香的古诗词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课后点拨
一、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
2、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
3、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 )
拟人
比喻
反问
课后点拨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
二、小练笔。
提示:写的时候注意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