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新课导入
你们听到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七律·长征》,领略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
5 七律·长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长 征
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贵州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字词乐园
我会写
索
崖
渡
suǒ
yá
dù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换偏旁:
字词乐园
纠错卡片
云崖
yiá
yá
字词乐园
多音字
难
尽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军过后尽开颜。
jìn
尽管
jǐn
灾难
nán
nàn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磅礴:
气势雄伟,山很险峻。
祖国的锦绣河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字词乐园
逶迤:
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优美逶迤的山岭,蜿蜒盘旋,犹如一条正在酣睡的巨龙。
字词乐园
暖:温暖的感受(巧渡金沙江后愉悦的心情)。
寒:寒意(暗示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初读感知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初读感知
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红军长征遇到了各种艰难险阻,最后取得了胜利。
初读课文后,你觉得红军战士是怎样的人?
初读感知
不怕牺牲、勇敢的大英雄。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第 句):藐视一切困难。
第二部分(第 句):腾越五岭、疾跨乌蒙。
第三部分(第 句):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第四部分(第 句):喜踏岷山雪。
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1-2
3-4
5-6
7-8
课后点拨
(1)、红军不怕远难, 。
(2)、更喜岷山千里雪, 。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填空。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课后点拨
A、七律( lù ) 云崖( yá ) 等闲( xián )
B、迤逦( yí ) 逶迤( yí ) 铁索( suǒ )
C、长征( zhēng ) 磅秤( bàng ) 磅礴( páng )
D、岷山( mín ) 蒙骗( méng ) 乌蒙( méng )
二、下列词语中,红色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C
(1)万水千山只等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
三、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
·
·
等闲:寻常、平常。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
课后点拨
四、判断对错。
1、“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
3、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 )。
×
√
√
课后点拨
第二课时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让我们唱着这首歌,带着对英雄的崇敬,再次走进课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 会 读
新知探究
注意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你从课题“七律·长征”中了解到哪些问题?
题目
根据二万五千里长征现实生活提炼而来的《七律·长征》又有怎样的气魄呢?
七言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新知探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长征途中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
长征路上无数的艰难险阻。
首联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
新知探究
词语积累(形容困难多、艰险多的词语)
万水千山 千辛万苦 山高水险
新知探究
这句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新知探究
朗读指导:“红军不怕远征难 ”这句要用坚决、充满信心的语气来读;“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只等闲”要轻读,读出当做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新知探究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夸张
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对比
颔联
五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
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新知探究
飞夺泸定桥
第5、6句诗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两件大事?
巧渡金沙江
颈联
新知探究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高耸入云的山崖。
横
拍
以动写静
新知探究
反义词辨析
暖
寒
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
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
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新知探究
岷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红军战士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在望,诗中又是怎样描述的?
新知探究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队伍
是对首联的回应。红军的长征就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体现了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承上启下
尾联
新知探究
其实当时红军二、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未越过岷山,可毛泽东却说:“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为什么?
这既是红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
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
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从最初的“不怕”“只等闲”到最后的“更喜”“尽开颜”我们可以体会到全诗怎样的感情基调?
轻松豪迈、 气度不凡。
新知探究
同学们,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战胜一切困难,能时刻保持乐观主义精神。那么,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地想办法战胜一切困难。
新知探究
背诵指导:在背诵这首诗的时候,先了解透彻本诗意思,感受本诗情感。再条理地加以记忆,朗读成诵,厚积以待薄发。
脉络梳理
七律·长征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英雄气概
乐观精神
腾越五岭
主题交流
本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 ,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 、
和 。
革命英雄主义
不畏艰险
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
英勇顽强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知识拓展
毛泽东诗词名句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2、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
3、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4、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七律·答友人》
课后点拨
一、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课后点拨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慨。
课后点拨
同学们,我们今天能在和平的环境下,健康快乐地成长,都是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些什么?
敬爱的叔叔阿姨 ,你们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全班互动交流。
三、毛主席的每一首诗词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了不朽的史诗。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
《沁园春·雪》
《卜算子·咏梅》
课后点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