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指导《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5 18:2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课教案
姓名: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明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要求——观点要明确,围绕任务解决问题,树立写作自信
2、对比发现习作优缺点,诊断修改,探索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根据年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诊断问题类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议论文写作-观点要明确的基本要求
导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似乎变得越来越与时俱进,生活中,他们也越来越喜欢秀:秀恩爱、秀孩子、秀礼物……似乎什么只要与“秀”扯上关系,便瞬间幸福无比,便似乎得到全世界的艳羡便心安理得了。我们上周在全年级进行了一次周周清的作文训练,也是我们第一次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这节课就根据年级学生在这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一起找找相应的解决办法,理理这类型的作文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写。同学们也试着秀秀你自己吧。
一、【真题对比】(读)
原题回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有的网友晒出为母亲购买的价值不菲的化妆品、首饰、包、电子产品;有的人请母亲去高档餐厅,并将菜式拍照上传;有的人转发“母爱”主题文章,抒发对母亲的讴歌。对此,有人赞赏,也有人提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看这篇作文题目,与我们同学们平时写的比较多的材料作文有什么不同呢?
来,大家先来比较看看长沙市2017、2018这两年的中考作文题,同学们找找题目要求的不同点吧。
材料一:【2018·长沙】 一群同学在讨论“写作要不要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一位同学说:“写作应该说真话,抒真情,因为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另一位同学说:“可我们的经历太简单,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如果总是说真话抒真情,就有可能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还有一位同学说:“我写作的时候就经常虚构,虚构出来的文章,有时候得分也蛮高的。”
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材料二:【2017·长沙】一位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
这段材料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写作文!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④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
我们一起把题目要求读一读
(生齐读)周清: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2018年: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2017年:这段材料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写作文!
我们将这种针对性极强的作文称为——任务驱动型作文。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写作体验,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吧。(生答)
对,顾名思义,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两个词语:任务和驱动,所谓任务就是“就事论事”,所谓驱动就是“借题发挥”,同学们在学案上做好笔记。就是在完成任务任务的前提下,就事论事,围绕任务展开叙事或说理。这个任务的看法,就是我们的观点
(板书
任务:就事论事;驱动:借题发挥。——要求:观点要明确)
那么,要写好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
知道我们要写什么,是不是,即明确任务
这次周清考试的作文任务到底是什么呢?
(生作答,教师指正):社交媒体突击“秀孝顺”这件事的看法
(板书)明确任务
二、问题诊断和修改
(一)1.以下标题,哪些扣住了这次作文的任务呢?请在学案中划记,完全合题的打勾,偏题的打叉。
标题:《孝是什么》(

《孝顺,是否在网络上伟大》(

《秀孝顺》(

《我们应不应该孝顺》(

《孝顺的正确打开方式》(

《礼物越贵,就一定越孝顺吗》(

《秀孝顺,应不应该》(

《论孝顺》(

《秀孝不如行孝》(

《回味中国孝》(

《爱是什么》(

《母爱的重量》(

《秀孝顺不如心孝顺》(

看来同学们已经大体清楚了这次作文的任务,我们来一起看看,以下作文开头。这是老师截取的年级学生作文中部分同学作文的开头,
2.下面5个开头,它们是否符合本次任务的立意?哪个更好,请具体谈谈。
习作1:感恩亲人,需要长时间的陪伴。现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节奏变快了,很少有人能想到自己远在老家的父母,父母无人倾诉,尤其是孤身一人时,显得更加孤独。这些“空巢老人”的数目在不断增加,但无人问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人们想到自己父母的时候,他们可能早已经与世长辞,到那时,早已懊悔不已。
——1604班罗毅《礼不在贵,在于情》
习作2:母亲节总会有人带着自己的母亲去高档餐厅吃饭,去商场给母亲买昂贵的电子产品、首饰、包,又或是在各大平台扎堆公开“秀孝顺”。以上这些事我并不是很赞同。
——1603武紫璇《无题》
习作3:在母亲节这一段时间,许多的网友们在网上公布自己给母亲的礼物,或对母亲做的一些事,他们发布这些东西在网上以体现自己的孝心。
对于上面的这种行为我认为是不应该的。但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过错,子女们给母亲送了礼物,带母亲出去玩,他们表现一下自己并没有错。
——1603班张天乐《秀孝顺,应不应该》
习作4:母亲节前后,许多网友在微博等社交平台秀孝顺,或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或是转发歌颂母亲的文章……有人赞赏,也有人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在母亲节是否该刻意地“秀”孝心呢?我认为,其实“秀孝”不如行孝,没必要刻意彰显孝心,将孝心禁锢在朋友圈未免失去了孝心原本的意义。
——1603班肖纯《秀孝不如行孝》
习作5:在我看来,不管是秀为母亲购买的化妆品、首饰、包、电子产品,还是转发“母爱”主题文章,抒发对母亲的讴歌,微博、微信、网络社区中扎堆、突击“秀孝顺”,非但无可厚非,相反还应加以支持。这是因为给母亲“实惠”的行为抑或转发“母爱”主题文章的“实不至”的举动,针对自己的母亲,抑或群体意义上的母亲,都为母亲节增添了节日的光彩。
——《母亲节“秀”一把又何妨》
(学生回答:习作开头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
符合立意的自作有:4、5
整个年级学生的作文,也同样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完全不符合立意(如习作1)
2、无明确立意,不表明观点。(习作2)
3、观点摇摆(习作3)
4、完全符合(习作4、习作5)
看到完全符合的作文开头,小作者是怎么写的。
符合立意的习作开头的特点:
明确任务(引材料,立观点)
板书:明确任务(引材料,立观点)
明确任务之后,我们紧接着要做的便是分析任务。这也是作文的重中之重。但是同学们的作文在分析任务这一块,分析得并不充分、到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作文吧。
(二)1.诊断以下3篇习作,有什么问题?
将问题诊断结果,写在学案上
习作6:(第二段)虚荣心充斥着她们的生活,他们希望自己能博得大众的关注,取得他人的羡慕,所以在他们的朋友圈里,有的只是攀比和炫耀。可他们忘记了,母亲并不需要高昂的化妆品来彰显他的高贵,不需要去高档餐厅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典雅。母亲,真正需要的,是儿女的嘘寒问暖,是常回家看看。
——1608班李月《晒孝顺,有何错》
问题诊断:思路不严谨
习作7:
(第2段)秀孝不如多陪陪父母……
(第3段)秀孝顺,不如把爱大声说出来,在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上大声喊叫又有何用?……
(第4段)秀孝顺不如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603班肖纯《秀孝不如行孝》
问题诊断:缺乏条理
习作8:(第2段)孝顺,不单单只是物质上的付出,语言上的称颂,而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上。与在网上晒出为母亲买的价格不菲的首饰、护肤品相比,母亲可能更愿意儿女多陪伴在身边几日;与其带着母亲母亲前往高档餐厅消费,母亲可能更希望炒几个家常小菜,一家人坐下来热热闹闹地享用;与其转发一些歌颂母亲的文章,母亲可能更希望与儿女唠唠家常。
——1604班曹雅婷《秀孝顺不如心孝顺》
问题诊断:没有说服力
佳作展示:(幻灯片)
习作9:(第4段)孝顺,还要求我们真诚无私。前几年有新闻报道,某公司设立“孝亲奖金”,用以表彰孝顺父母的员工。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少数员工为获得奖金,竟大肆捏造事实,伪造照片,无所不用其极。这一行为在震惊社会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孝顺是子女的义务,我们应真诚、无私地照顾、赡养、关心父母,而以上这种行为,令人不齿,污染了“孝“这一令人尊重,且值得尊重的品质。
——1613班李贺喆《孝顺,何必秀》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问题以外,还有分析角度单一的问题(幻灯片展示)
1、角度单一
2、没有条理
3、思路不严谨
4、没有说服力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观点(应该秀孝顺不应该秀孝顺)从3个角度(角度提示:可以按由浅入深、由初心到行动,由小到大,也可以按照逐个将对方论据逐个击破的角度)论述下你支持观点的3条理由。小组讨论4分钟
你选取的观点:我认为,
理由1:
理由2:
理由3:
答案预设1:我认为应该秀:①朋友圈的刷屏内容既有文字图片,又有视频音乐,这样的拓展让大家有更丰富的形式,表达心中的爱;②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能在当天和妈妈团聚,亲自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与祝福,通过网络传播,具有积极扩大化的作用,要多一份理解。③秀孝顺,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媒体时代,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继而在网络上传播,人人都有可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秀”与个人性格相关,要多一份宽容
答案预设2:我任务不应该秀孝顺:①如果秀孝顺的初心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以回避他人的苛责,那这样的孝顺便是虚伪;②秀的目的是为了炫耀,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便是别有用心的,玷污了孝的本质,还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③生活中我们孝顺并非一时一事,要尽孝并非非要在母亲节,尽孝要从当下开始,从生活点滴开始;④母亲除了需要物质上的享受之外,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是精神的陪伴
论据预设:吴秀波参演《军事联盟》,在屏幕上大刷孝顺懂事的人设,自己的母亲却在前些年早早地送进了养老院。
板书:分析任务(多角度,有依据)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诊断与修改,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作文就事论事的任务,但是一篇好的作文,光就事论事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任务基础上往前推动。综合年级习作,在提升方面主要存在3种问题:1、没有提升;2、提升不够;3、提升错误。要不要有提升呢,提升肯定是要有的,提升应该往哪些角度生发呢?
(三)分析下面的习作,看看他们是如何提升的呢?
??习作10:孝顺本身没有问题,它不但使家庭和睦,更能使社会充满正能量。孝顺作为中国优秀传美德之一,?值得广泛推广并学习。但,秀孝顺与孝顺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秀孝顺”重在一个“秀”字上,什么是秀?秀就是展示的意思,但将孝顺展示出来就一定错了吗?因为秀还隐含有比较的意味——因攀比而刷孝顺。这显然已经与本心相悖,此时,仅仅是默默地孝顺父母似乎无法突现自己是多么孝顺,因此人们便琢磨出了更“高级”更酷炫的孝顺方法:带父母去高档餐厅、为父母买奢侈、给父母写赞歌赞歌等等。这使得原来的真孝顺,开始变得虚伪起来,此时的孝顺仅仅是人们虚荣、攀比的工具,这种变质的、虚假的孝顺使人与人之间、亲子之间冷漠,让名利凌驾于亲情之上,是一种虚伪、变质的亲情。?????
——1604班黄昌鸿《不要让孝顺变质》
习作11:孝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贵品质,孝的情绪高涨无可厚非。但当它发展为一种作秀、一种炒作,甚至于一种狂热时,这时便成为了一种灾难。我们将不得不看到,人们以“孝”的名义,以“自私”的名义,多少罪恶假汝以行!这种孝是伪善者最为欢迎的面具!如果这样的“孝”,被推崇,被赞扬,那么此时“孝”的惟一价值,仅仅在于,给了伪善者一个表达和标榜自己的机会,这便是“秀孝”的本质了。
——1613班李贺喆《孝顺,何必秀》
习作亮点:
板书:提升任务:纵挖掘(揭内涵),深驱动
预设: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反向批驳
好的结尾,往往要能回扣标题和观点,并能收束全文。纵观同学们的作文,结尾观点错误、完全与题目不一致的有,观点摇摆的不少,观点不透彻的更是多。
观点错误
观点摇摆
观点不透彻
(四)下面是选自同学作文的结尾,找出你认为符合结尾要求的,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习作12:高调炫出自己对于母亲的爱,固然好。
炫出自己对母亲的爱,谈不上对与错,我们能做的,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表达爱意。
——1603班熊玖瑛《孝顺》
习作13:(结尾段)或许,还有人认为,母亲节力所能及地表示一下孝顺是应该的,拿出来“秀”颇有炫耀的意味。其实,“秀”或者不“秀”那是个人的意愿,您也可以“秀”呀。所以,母亲节秀一把,那又何妨。
——《母亲节“秀”一把又何妨》
习作14:(结尾段)秀孝顺,真的没错。但,秀应更多秀在在平常行动中,秀在生活点滴中,秀在真情实意的表达中,孝顺无分大小和形式,小事也可尽孝。
——1604班曹雅婷《秀孝顺不如心孝顺》
习作15:(结尾段)给父母买奢侈品,带他们去高档的场所,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还是得要在考虑父母感受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尽孝。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抽点时间陪伴父母,多与父母交流谈心,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站在母亲的角度为她考虑。
——1603班冯子询《孝顺的正确打开方式》
符合要求的习作:
共同点:
其实,任务驱动型作文,不仅仅在于我们同学,能够辨别分析出问题所在,更在于让我们为材料所列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
板书:完成任务:寻对策,有呼应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对年级作文的问题诊断与修改,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自己在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明确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找到了一些修改的办法。希望你们在以后的作文中能做到眼中有任务,脚下有出路。更重要的是,这节课通过母亲节孝顺“秀与不秀”的分析,我们明白了,在自媒体时代,真正的孝顺,并非一定要拘泥于形式上,更多的在于发自内心的表达,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写作上,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形式;多一份脚踏实地,少一份虚荣造作。
三、课后作业:
请你根据本堂课所学的文章思路结构和要求,为以上材料拟写写作提纲吧。(8分钟)
要求:立意准确,步骤合理、具体
??????【材料三】“五一”期间,?重庆杨家坪步行街,图书论斤卖。一搭建的流动书店内全场图书每斤售价为18元人民币,吸引不少市民选购。购书现场很热闹,选购者踊跃,书籍种类繁多,包括时下的畅销书、中外名著等,还有不少装帧精美的精品书。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图书当萝卜白菜卖,是不尊重知识文化;有人认为有买有读,才能体现书的文化价值,利于知识的传播;也有人认为,这种销售方式可以冲淡人们对电子读物的喜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手机依赖症。
??????
读了以上材料,你更认可哪种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板书设计: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课
明确任务(引材料,立观点)
任务:就事论事
分析任务(多角度,有依据)
提升任务(揭内涵,深驱动)
驱动:借题发挥
完成任务(寻对策,有呼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