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起来 跳起来》说 课
说教材
现代艺术创作越来越讲究材料的多样性和方式的创新性。版画也是这样,有木版画、石膏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等。人们还在不断地研究着版画的创新。喷雾画就是一种撕纸漏印版画,也是一种版画的形式,但是它的制作方式简单,可以信手拈来,利于学生创作。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课,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继续深入地研究版画艺术,热爱版画艺术。教材中通过多幅名家名作和学生作品, 像学生传达喷雾画的韵味。画中人们栩栩如生的动态、鲜艳绚丽的色彩, 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希望唤起学生们美好的回忆, 激发创作的欲望。
教学目标:
1、欣赏并了解各种舞蹈人物的动态特点,学习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设计剪贴出美丽的舞蹈人物图案。
2、了解版画知识,体会喷雾画的美感。
3、培养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美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版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版画艺术,掌握撕、剪等方法以及喷壶,丝网等工具的使用,并利用它们完成设计与创作。
教学难点:对歌舞人物动态的表现和画面的构图。
课前准备:(学生) 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 剪纸作品、歌舞图片、喷雾画范作等。
说学生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都已经渐渐有了成熟的迹象,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依然浓厚,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绘画基础以及对各种材料初步可以综合运用了,在课堂上能够大胆想像创造,作品内容丰富, 但比起以前想象力有所下降,画风呆板。
说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 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 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新疆歌舞的音乐,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 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 (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 学生尝试
1、 师生一起操作
1) 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 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 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 稍后取下剪纸作品, 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 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 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 草、 鸟、 云、 月、 星等) 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 作业展评
1、 评价标准: 1) 形象是否清晰
2) 色彩是否协调
3) 构图是否合理、 饱满
2、选出优秀作业
五、 总结延伸
1、 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他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