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1.3.1 有理数加法 课件(2课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1.3.1 有理数加法 课件(2课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4 23:23:24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名言欣赏: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1、什么是绝对值?
2、如果数
a
的绝对值等于a
,那么a可能是正数吗?可能是零吗?可能是负数吗?
3、判断: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2?,则这个数是2
温故知新
我是火炬手
+1
-1
(+1)
+(-1)=
0
动物王国举办奥运会,蚂蚁当火炬手,它第一次从数轴上的原点上向正方向跑一个单位,接着向负方向跑一个单位.蚂蚁经过两次运动后在哪里?如何列算式?
导入新课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一章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目标导航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难点)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如果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那么向右运动5m记作
,向左运动5m记作

+5
-5
目标导学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向
走了
m.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5
+3
+8
(+5)+(+3)=
+8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
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向
走了
m.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5)+(-3)=
-8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3
-5
-8


(+2)+(+1)=
+(2+1)=+3
(-2)+(-1)=
-(2+1)=-3
加数
加数

你从上面两个式子中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有理数加法法则一:
(1)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0
1
2
3
4
-1
-3
-2

小狗两次一共向西走了(3-2)米.用算式表示为:
-3+(+2)=-(3-2)(米)
想一想
(2)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3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0
1
2
3
4
-1
-2

小狗两次一共向东走了(3-2)米.用算式表示为:
-2+(+3)=+(3-2)(米)
(3)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0
1
2
3
4
-1
-2

(-2)+(+2)=
0(米)
解:小狗一共行走了0米.写成算式为:
根据以上三个算式能否尝试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注意关注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结论:
(-2)+3=
1
2+(-3)=-1
(-2)+2=
0
归纳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二: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如果物体第1s向右(或左)运动5m,第2s原地不动,2s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5m。
写成算式是
⑥ 
(-5)+
0
=
-5

5
+
0
=
5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5
想一想
有理数加法法则三: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将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归纳
例1、计算
(1)(+8)+(+5)
(2)(-8)+(-5)
(3)(+8)+(-5)
(4)
(-8)+(+5)
(5)
(-8)+(+8)
(6)
(+8)+0;
?
解:原式=+(8+5)=+13
解:原式=-(8+5)=-13
解:原式=+(8-5)=+3
解:原式=-(8-5)=-3
解:原式=0
解:原式=+8
学.科.网
精典例题
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学习,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呢?
技巧归纳:
1.先判断类型(同号、异号等);
2.再确定和的符号;
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议一议
例3
已知│a│=
8,│b│=
2;
(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
(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分析:先根据的a、b符号,分类讨论,再计算a+b的值
解:因为│a│=
8,│b│=
2,所以a=
±8,b=
±2.
(1)
因为a、b同号,所以a=
8,b=
2或a=
-8,b=
-2.
所以a+b=
8+2=10,或a+b=-
8+(-2)=-10.
(2)
因为a、b异号,所以a=
8,b=-
2或a=
-8,b=
2.
所以a+b=
8+(-2)=6,或a+b=-
8+2=-6.
若|x-3|与|y+2|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
变式训练
解:由题意得|x-3|+|y+2|=0,又|x-3|≥0,|y+2|≥0,所以x-3=
0,y+2=0,所以x=3
,y=-2.
所以x+y=3-2=1.
例4.某公司三年的盈利情况如下表所示,规定盈利为

+”(单位:万元)
(1)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
(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24
+15.6
+42
-24+15.6=-8.4
-24+15.6+42
=-8.4+42
=33.6
目标导学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海平面的高度为0m.一艘潜艇从海平面先下潜40m,再上升15m.求现在这艘潜艇相对于海平面的位置.(上升为正,下潜为负)
解:潜水艇下潜40m,记作-40m;上升
15m,记作+15m.根据题意,得
(-40)+(+15)=-(40-25)=-25(m)
答:现在这艘潜艇位于海平面下25m处.
-50m
-30m
-20m
海平面
-10m
0m
-40m
即学即练
课堂小结
(1)分类型;(2)确定和的符号;
(3)确定和的绝对值.
2.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检测目标
1.判断
(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2)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为0.(

(3)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中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
×
×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
A.都是负数
B.只有一个负数
C.至少有一个负数
D.无法确定
C
3.
计算
(1)15+(-22);(2)(-13)+(-8);
(3)(-0.9)+
1.5
.
解:
(1)15+(-22)=-(22-15)=-7
(2)
(-13)+(-8)=-(13+8)=-21
(3)(-0.9)+
1.5=+(1.5-0.9)=0.6
4.数a,b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
(1)a
+
b
_____
0;
(2)a
+
(-b)_____
0;
(3)(-a)
+
b
_____
0;
(4)(-a)
+
(-b)
_____0.
(填“>”“<”或“=”)




5.某仓库原有粮食80吨,第一天运进粮食54
吨,第二天又运出粮食32吨,现在仓库共有粮食多少吨?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
2.完成同步练习题(共29张PPT)
名言欣赏: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1、有理数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3、用算式表示下面的结果:
(1)温度由-4
℃上升7
℃;
(2)收入7元,又支出5元.
温故知新
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
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b+a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章
有理数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目标导航
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重点、难点)
3

-5

__
-2
-5
3


__
-2
观察与思考
填一填:(1)
思考:(1)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2)小学学的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还适用吗?
13

-9

__
4
-9
13


__
4
(2)
目标导学一:加法运算律
3
-5


__
)
-7
-9
(

3
-5



__
-7
-9
(
)
(3)
8
-4


__
)
-6
-2
(

8
-4



__
-6
-2
(
)
(4)
思考:(1)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
(2)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a+b)+c=a+(b+c)
a+b=b+a
1.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要点归纳
用字母表示为:
用字母表示为: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简便运算
(1)(-25)+(+56)+(-39)+(+28)?
(2)(-1.9)+3.6+(-10.1)+1.4
(3)
(4)
典例精析
(1)(-25)+(+56)+(-39)+(+28)
问题:此题你是抓住数的什么特点使计算简化的?
依据是什么?
解:原式=56+28+(-25)+(-39)
=(56+28)+[(-25)+(-39)]
=84+(-64)
=20
同号结合相加
 (2)(-1.9)+3.6+(-10.1)+1.4
解:原式=[(-1.9)+(-10.1)]+[(+3.6)+(+1.4)]
=(-12)+5
=-7
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有哪些方法?
能“凑整”的结合相加
 (3)
解:原式
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有哪些方法?
同分母结合相加
相反数结合相加
 (4)
解:原式
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有哪些方法?
能“凑整”结合相加
同分母结合相加
使用运算律通常有下列情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同号结合法
相反数结合法
凑整法
同分母结合法
议一议
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例3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91
91
91.3
88.7
91.5
89
91.2
88.8
91.8
91.1
zxxkw
学科网
目标导学二: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905.4-90×1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解法2: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
90×10+5.4=9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练习:
某学习小组五位同学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分)为83、76、94、88、74,该班全体同学测试的平均分为80分,问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多少分?用两种方法解答.
解法一:先计算这5个人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83+76+94+88+74)÷5

83,
再计算超过平均分多少分:
83-80

3.
解法二:每个人的分数超过平均分的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记为负数,则5个人对应的数分别为:+3,-4,+14,+8,-6.
[(
+3)+(-4)+(+14)+(+8)
+(-6)]÷5

3.
答:这五位同学的平均分超出全班平均分3分.
课堂小结
加法运算律
加法的交换律:a+b=b+a.
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a+(b+c)
.
简化运算
1.
运用运算律计算恰当的是(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检测目标
A
2.计算:
=-2
3.
计算:
(1)23+(-17)+6+(-22);
解:原式=23+6+[
+
]
=
=
(2)(-2)+3+1+(-3)+2+(-4)
(-17)
(-22)
29+(-39)
-10
解:原式=[(-2)+2
]
+[3+(-3)]
+1+(-4)
=0+0+1+(-4)
=-3
4.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赛车,让它从A地出发,先向东行驶15m,再向西行驶25m,然后又向东行驶20m,再向西行驶35m,问玩具赛车最后停在何处?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解:记向东为正,根据题意得:
(1)、(+15)+(-25)+(+20)+(-35)
=-25
(2)、|+15|+|-25|+|+20|+|-35|
=95
答:小明的遥控车最后停在A地的西边25米处,
一共行驶了95千米。
5.
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称后的记录如下:1.5,
-3,
2,
-0.5,
1,
-2,
-2,
-2.5,
这八筐白菜一共多少千克?
解:1.5+(-3)+2+(-0.5)+1+(-2)+(-2)+(-2.5)
=(-3+1+2)+[(-0.5)+(-2.5)+[(-2)+(-2)]+1.5
=-5.5
25x8+(-5.5)=194.5(千克)
答:这八筐白菜一共194.5千克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节知识
2.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