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20以内的加法 
第1课时 10加几和十几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68页内容。 
【教学分析】 
本小节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学习10加几时,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知道:10表示一个十,也就是十个一,几表示几个一,十个一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个一,是十几;学习十几加几时,先让学生试算并交流,说出自己的算法。 
【学情分析】 
利用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特性,自己总结出自己的算法。 
【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尝试学习10加几和十几加几计算方法的过程。 
难点:会计算10加几,十几加几。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用小棒表示12。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集体反馈。 
师:你们是怎么摆出12的? 
(先摆出一捆表示1个十,再摆出2根,1个十和2个一,是12) 
师:观察摆好的小棒,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10+2=12)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再摆13根小棒。 
师:你是怎样想的,如何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摆小棒的过程。 
2.观察10+2=12和10+3=13这两个算式,说说有什么特点,计算时的方法是什么? 
(都是用十去加)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他物体摆出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他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得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1+10=11 
10+6=16,6+10=16 
10+7=17,7+10=1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5.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 
(二)看图列式。 
1.观察教材第67页例题2,说说怎样列式? 
12+3= 
师:12+3该如何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1)从12接着数:13、14、15。 
(2)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 
…… 
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第二种方法,2哪来的?(把12分成10和2) 
然后请学生用小棒表示出这个计算过程。 
2.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成员要向小朋友们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生:愿意。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0+2  11+2  10+7  14+4 
11+3  13+2  12+2  8+10 
生算。(对有困难的学生稍加辅导)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 
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悟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1~5题。 
1.看图列式。 
(1)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 
(2)独立列式解答。 
(3)交流反馈,说说算法。 
2.采蘑菇。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本题重点强调13+6,14+3,10+9。 
3.计算。 
同桌比赛,然后互相检查。 
4.比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老师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十几加几 
10+2=12  10+3=13  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