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5 08:4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因本课学习内容从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中华文明起源部分,注意使用地图,尤其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培养学生时空观的同时,更好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征。夏商周早期国家发展情况应删繁就简,引导学生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目标
1.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
通过列表比较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3.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4.
通过文献资料、图片资料,从整体上认识夏商周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演变过程,了解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从时空角度,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用历史长河图展示从猿到人的演进过程
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境内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址和文化遗存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是研究从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转变规律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具体有哪些?又有什么特点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内容——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设计意图)用历史长河图展示从猿到人的演进过程使学生形成人类社会进步的直观认识;通过对文明的释义,拓展学生思维,同时为后边的“中华文明的起源”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也可使用“中国人类的起源”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类的起源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基本特点
展示图片:《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
教师提问:观察图片,分析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因为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2.石器时代的区段划分
展示图片:《不同石器时代石器》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图一石器表面粗糙,用打制方法制作而成;图二石器表面光滑,用打磨结合方法制作而成。
教师指出: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两百万年的历史,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考古学家依据原始人类对石头进行加工制作石器的不同方式,提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段概念。在这两百万年里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经历了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的转变。
展示石器时代阶段划分流程图:
3.旧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
展示地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1)元谋人
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发现两颗人类门齿,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其绝对地质年代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
展示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2)北京人
1921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山洞里发现遗址堆积层,1929年发现第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测定其生活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展示图片:《元谋人的牙齿化石》
教师可播放“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身体形态”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了解北京人
发现过程及北京人的身体形态特征。
过渡:接着我们来学习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作为我国远古社会演进的重要阶段,已在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就有一万多处。
3.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进步
(1)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
展示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展示材料: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城邑、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出现,表明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聚落,并凌驾于其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得出认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2)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
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表格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时期时代早期,也就是距今7000-5000年左右的时段内,主要有三个代表性文化,分别是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在原始农业方面呈现出北粟南稻的格局,在手工制作方面,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和河姆渡文化的养蚕缫丝技术都让人惊叹不已。而到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以“蛋壳陶”为名的龙山文化所替代。同时期的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也都出现了精美玉器和大规模祭坛,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知识拓展1】展示新石器时代有代表性文化遗存的文明成就图片
这些文明成就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
【知识拓展2】良渚文化
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
展示图片:《良渚“神徽”像》
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范围最终确定,东西长约
1700
米,南北长约
1900
米,总面积约
300
多万平方米,相当于
4
个北京紫禁城。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展示图片:《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良渚文化有门类完备、分工精细、工艺精湛的手工业体系,以玉器的制作最为突出,玉器种类涵盖以琮、钺为代表的礼仪重器以及一般装饰品。良渚的玉器是尊贵身份的载体,具有明确的等次划分,一些人可以用刻有“神徽纹”玉器,另一些人只能使用其他类型的玉器。所以,良渚玉器具有社会属性,能够反映良渚文化的信仰和制度设计,这就是国家社会的文明形态。
展示图片:《良渚文化代表器物》
2010年,考古工作者确定了良渚都城的殿、内城和外城的三重结构,这符合了古代“以中为尊,以高为尊”的规划和布局理念。
展示图片:《良渚文化遗址分布规划复原图》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展示图片:《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图》
展示材料:
“探源工程”启动(2004年启动)至今,已经确认,在距今5000年前后,以良渚文明为代表,中国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这个大范围里面,一些地方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有了自己的国家。而以此为起点,一直到距今3800年左右,在1000多年的时段里,各个地方的社会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步入了文明。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传说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们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叫做“古国时代”。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
教科书将改写》载《北京日报》2018年5月29日
展示地图:《良渚文化的分布》
展示材料:
良渚是见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
——新浪新闻2019年7月6日
当地时间2019年7月6日10时42分,中国良渚古城申遗成功。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代表中国政府发言中表示,良渚古城遗址是中国20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是见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今天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令全体中国人喜悦和振奋。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守护好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
【拓展思维】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展示材料: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列宁
【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培养时空观,同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方向。利用表格和结构图,便于学生掌握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发展状况。同时在表格讲解中,介绍生产力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理解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过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氏族内部出现了剩余产品,而这些剩余产品最终被部分人占有,成为他们的私产。这样在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矛盾。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私产,就凭借自己的实力统治穷人,原来的贫富分化演变为阶级分化,出现了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的活动范围扩大,氏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教师也可使用“邦国时代”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邦国时代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三皇五帝”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三皇: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带领人们用兽皮制衣、结网打鱼、发明八卦,创造文字结束“结绳记事”的历史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大约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展示地图:《炎黄战蚩尤》
(2)禅让制
展示图片:《禅让制》
教师总结指出:禅让是指统治者生前活着的时候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禅让制记载最早见于《尚书》,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
展示图片:《竹书纪年》书影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但它在宋时历经了散佚后又重新收集整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展示材料: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
2.早期国家的产生
(1)夏朝的建立
①背景:禹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②概况: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
展示地图:《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
传说大禹在会稽山召集各部落首领,防风部落酋长迟到,被大禹处死,这说明大禹时期已经形成凌驾于其他部落之上的“公共权力”
(2)夏朝的传承
展示材料:
材料一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
燕策一》
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四: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史记·夏本记》
教师总结:根据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禹死后,启继位,启凭借自己部族的实力,利用武力将帝位留在了自己家族,这种方式被后世成为“世袭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传子;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
(3)夏朝的国家管理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和职官;地方上,聚族而居,夏王直接统治夏后氏部落,其他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展示图片:《二里头遗址复原想像图》
【找一找】“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的证据。
展示材料:
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等……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的一套国家机器。夏朝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转变为“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教师讲解:为什么说夏朝是由部落转变为国家?首先明确部落和国家的区别。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夏朝社会虽然依旧是聚族而居,但除了对本部族生活的地区进行统治,还对其他地方的非本部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对区域的统治不再只依靠血缘关系来维持。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夏朝①有象征权力地位的宫殿建筑群;②墓葬等级分化严重;③具备成体系的国家机器;④确立王位世袭制,这些都是国家才具有的特征,因此夏朝为国家而非部落。
【知识拓展】夏朝帝王、世系及大事年表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等名词以及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不易理解,通过提供文献便于学生理解。此外对禅让制的争议提供了不同的材料,拓展学生思维。对于如何说明夏朝已经是国家?通过提供材料,学生找到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的证据,培养论从史出能力。
过渡:夏朝从启代益继位,共传十四世,十七君,历471年。最后一个王桀非常残暴,引发了其他部落的不满。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打败夏兵,将夏桀放逐至南方,夏朝灭亡,迎来了一个新的王朝——商朝。
三、商和西周
1.商朝(约BC1600年-BC1046年)
(1)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商都多次迁移,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展示图片:《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
(2)商朝的文化
①文字:甲骨文
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目前所见甲骨文有5000字左右,已经确认的不到三分之一。
②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展示材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代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换言之,青铜便是政治的权力。
——考古学家张光直
展示代表器物:
四羊方尊
司(后)母戊鼎
(3)商朝的国家管理
①中央官僚制度: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地方行政制度: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松散联盟、集权程度不高。
展示图片:《内外服制示意图》
③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展示材料:
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材料二“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
——《尚书·盘庚》
材料三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教师提问:上述史料反映商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知识拓展】商朝帝王、世系及大事年表
2.西周(约BC1600年-BC1046年)
(1)西周的建立
①背景:
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生活腐朽,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公愤。
②概况: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
展示图片:《周武王伐纣》
(2)西周的统治
①分封制
◆含义: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诸侯在国内也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展示图片:《周代分封制》
◆特点
展示材料: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展示地图:《西周分封示意图》
教师知道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同姓诸侯国多于异性诸侯国,多位于富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战略要地
◆作用
展示材料:
材料一:从夏后氏比较笼统的霸权,经过商人同心圆布局的统治机制,最后到西周的封建网络,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促使“中原”成为中央政权的基地,而又以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其势力于各处。
——许倬云《说中国》
材料二: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越多,宗周越弱;时间越久,亲情越疏...终究因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宗周灭亡,王纲解组,那一个庞大的网络,一旦崩散。
——许倬云《我者与他者》
阅读两段材料,归纳分封制的作用
有利: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范围,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不利: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
②宗法制
◆含义:以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展示图片:《宗法制与分封制》
◆作用: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维护了统治秩序。
教师可选择播放视频“【知识解析】西周分封制或西周宗法制”,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两个知识点,加深理解,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3)西周的灭亡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政,史称
“共和行政”。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知识拓展】西周帝王、世系及大事年表
3.商周的社会经济
(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农业:
①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为主,青铜农具极少。
展示图片:《骨耒》
②生产方式——集体劳动
③土地制度——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井田即方块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
展示材料: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3)手工业
①青铜铸造业,青铜文化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料。
4.中国早期国家特征
教师可根据时间需要,组织完成“【活动设计】谈一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活动。通过本活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中华文明的组成是多样的,既有来自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文明。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不同地域的文明、不同民族的文明,在长期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
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分支分裂出去,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被打破。
据文献记载,夏朝大约存在了470余年,商朝存在了600余年,西周存在了275年,合计约存在了1300余年。三个朝代的文化传承,有继续,有发展,有创新。三个朝代文化的辉煌成就,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其思想道德和政治制度更是被后代许多帝王、政治家和学者奉为圭臬。事实也的确证明,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而商周两代又是三代文明最兴盛的时期。
13
/
2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