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课本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品质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活动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或绳子、尺子、树叶等。
教学过程:
揭题示标:
1、导入并板书课题
秋天到了,秋姑娘带着礼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秋天到,落叶飘,秋姑娘用这美丽的叶子来装点我们的生活,装扮我们的秋天。这份礼物,你喜欢吗?快拿出你的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4——7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动手做:
1、选择出你最喜欢的一个物体,把它的轮廓描在纸上。
2、你描的物体的边其实就是这个物体的什么?
3、什么是物体的周长?举例说明
4、74页中怎样确定每个小布艺的花边需剪多长呢?
5、你能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先自己操作6分钟,然后和小队子讨论自学指导中的内容)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姿势正确,自学效果最好!
三、自研共探:
1、自主学习
生看书自学,将自学成果和疑问记录在堂清本上。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2、交流合作
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同伴和教师,待第二个同伴举手后开始交流。
3、汇报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补充或质疑,教师尽可能的引导或讲解解疑。
汇报时,学生要能正确描述,但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4、知识小结
?四、学情展示:
讨论: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组内合作完成
(一)摸周长
选择身边物体某一个面,摸一摸它的周长。
(二)量周长
1、量老师给的物品的周长: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知道它们的周长是多少。先估一估,再实际去量一量,算一算。
2、量一量、
估计
测量
铅笔盒盖面的周长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要求:
1、独立完成、对子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子,待对子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学到哪些知识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小结: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就要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六、巩固提升
课本75页练一练第二题。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围成封闭图形的几条线段的和叫做图形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