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7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0·宁德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有机物都只含C、H、O、N四种元素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选D。有机物中主要含有C、H两种元素,另外还可能含有O、N、Cl、S、P等元素。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水解后产生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甲烷是最简单的烃,其分子中只含碳氢键。
2.(2010·宁德高一检测)CH2=CHCOOH不能发生的反应为( )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聚反应 D.水解反应
【解析】选D。该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所以同时具备乙烯和羧酸的性质。由于双键的存在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由于羧基的存在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也就是取代反应。
3.(2010·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乙酸和水 B.液溴和苯 C.苯和水 D.乙醇和水
【解析】选C。分液漏斗可以用于分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而乙酸和水、乙醇和水、液溴和苯都是互溶的。
4.(2010·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
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
【解析】选D。含有—OH的有机物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产生氢气。钠也可以和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5.(2010·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油脂 B.麦芽糖 C.葡萄糖 D.蛋白质
【解析】选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水解可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麦芽糖是双糖,可以水解成两分子单糖;蛋白质可以水解为氨基酸。葡萄糖是单糖,无法再水解。
6.(2010·南京高一检测)山梨酸是一种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是一种无色针状晶体或白色粉末,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CH-COOH。下列关于山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山梨酸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
B.山梨酸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山梨酸能和乙醇反应生成酯
D.山梨酸能发生银镜反应
【解析】选D。山梨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可以和醇发生酯化反应。1mol山梨酸中含有1mol羧基,可以和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
7.(2010·盐城高一检测) 下列关于乙醇和乙酸两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D.都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H2
【解析】选B。乙醇和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所以它们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乙醇和乙酸分子中都含有—OH,所以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H2。
8.(2010·扬州高一检测)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B.形成原电池 C.制取乙酸乙酯 D.石油的蒸馏
【解析】选CD。A中乙醇和乙酸互溶,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B中形成原电池需要有电解质溶液,乙醇是非电解质。
9.(2010·扬州高一检测)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α-damascone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有关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3H20O
B.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molO2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解析】选C。该分子中含有双键,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13H20O,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时可以消耗17.5mol O2。该分子中有的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四个碳原子形成四条单键,这些碳原子不能共面。
10.(2010·南通高一检测)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可用于消毒杀菌
B.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属于烃类
C.塑料、油脂、橡胶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
【解析】选C。油脂虽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但是不符合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仍然属于有机小分子。
1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醇、乙酸、甲酸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新制生石灰 B.NaHCO3溶液
C.浓溴水 D.新制Cu(OH)2
【解析】选D。新制Cu(OH)2与乙醇不反应;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使Cu(OH)2溶解得蓝色溶液;与甲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新制Cu(OH)2鉴别乙醇、乙酸和甲酸溶液.
12.(2010·南通高一检测)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通过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炔
B.将乙醇加热到170℃制备乙烯
C.加入浓溴水后过滤除去苯中的苯酚
D.加入氢氧化钠后蒸馏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解析】选A。溴水与甲烷不反应而与乙炔发生加成反应,从而除去乙炔。B中若要制得乙烯需要加入浓硫酸及加热到170℃。C中浓溴水中的溴不但可以和苯酚反应,也可以溶于苯。D中加入氢氧化钠后乙酸乙酯也发生了水解。
13.(2010·南通高一检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的硬化发生了加成反应
C.氨基酸分子间脱水可形成肽键
D.NaCl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解析】选D。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NaCl稀溶液可以促进蛋白质的溶解,浓溶液可以使蛋白质产生盐析现象。
14.(2010·南通高一检测)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CaCO3反应:2H++CO32—= CO2↑ + H2O
B.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H++ OH—= H2O
C.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Br—+Ag+==AgBr↓
D.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CH3CHO +2Ag(NH3)2+ + 2OH-CH3COO- + NH4+ +3NH3 + 2Ag↓+ H2O
【解析】选D。CaCO3属于难溶物,乙酸是弱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可以拆分。苯酚、溴乙烷属于非电解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也不可以拆分。
15.(2010·忻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B.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C.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得到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解析】选B。乙烷中不含—OH,无法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液溴与苯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石油的主要分馏产物是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及重油等。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6.为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种装置:
(1)装置1是在容器内加入乙醇后稍加热,操作铜丝的方法是 会发现铜丝由黑变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按照装置2所示进行操作,当给锥形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并没有闻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按照装置3进行实验,并用酒精灯在m处加热后,在试管n中并没有看到红色沉淀,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时,空气中的氧气便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灼热的氧化铜能和乙醇反应,此时若将铜丝迅速伸入干燥管中接触到乙醇蒸气即可反应。
(2)由于此反应所需温度约为550℃,而乙醇的沸点为78℃,在乙醇中虽有空气和铜丝存在,但液体温度最多只有78℃,反应不能发生。
(3)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时,需要温度也较高,必须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答案】(1)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伸入干燥管中
CH3CH2OH+CuOCH3CHO+H2O+Cu
(2)给锥形瓶加热时,由于乙醇易挥发,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温度
(3)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时,需要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17.(2010·北京朝阳联考)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迷迭香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1 mol迷迭香酸最多能和________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3)一定条件下,迷迭香酸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填序号)。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
(4)迷迭香酸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
(5)1mol迷迭香酸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_____mol.
【解析】(2)迷迭香酸分子中存在两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因此1 mol迷迭香酸能加成7 mol H2;
(3)一定条件下,迷迭香酸可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即选a、b、c;
(4)迷迭香酸的分子式为C18H16O8; (5)1个迷迭香酸分子中含有4个酚羟基、1个—COOH,酯基水解后得1个—COOH,故1 mol迷迭香酸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NaOH 6 mol.
【答案】(1)①羟基、羧基、酯基 ②7 ③a、b、c ④C18H16O8 ⑤6
18.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请填空: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催化氧化可生成B,B与足量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1)该有机物中碳、氢、氧三种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C)∶n(H)∶n(O)=∶∶=5∶12∶4
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5H12O4,其中氢原子已达饱和,其最简式即为分子式.已知A只含一种官能团,且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A中应含有醇羟基.但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与羟基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A的结构简式是:
(2)A为四元醇,1 molA能与4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3)A为四元醇,催化氧化生成四元醛B
据此可写出B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5H12O4
(3)C(CHO)4+8Cu(OH)2C(COOH)4+4Cu2O+8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