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5 12: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
理解一个数与它的倒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提高观察、归纳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0为什么没有倒数。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PPT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观察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吴----------------吞
上----------------下
杏----------------呆
音----------------昱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积极回答:上下交换了位置。
进而引入新课。
探索新知
(一)出示题目,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过程分析
学生计算结果
=1 =1
=1 =1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算式,发现规律
学生讨论,举手发言
发现:(1)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2)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正好交换位置。
进而得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理解关键词“互为”
学生思考发言,进而总结:倒数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不能称之为倒数。
(二)出示题目:找朋友,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35 72 53 16 1 27 0
过程分析
师生探究方法
根据倒数的意义
方法一 看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
方法二 看哪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了位置。
找倒数
方法一:
35×53=1 35和53互为倒数 6×16=1 6和16互为倒数
72 ×27 =1 72和27互为倒数
方法二:
35分子、分母交换位置53 35的倒数是53。
6=61分子、分母交换位置16 6的倒数是16。
72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27 72的倒数是27。
方法比较
方法一是通过计算找出答案,方法二是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结论。通过对比这两种方法,可以看出方法二更简单。
解答
35和53互为倒数,6和16互为倒数,72和27互为倒数。
(三)出示题目: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1. 1的倒数。
(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①1×1=1 ②1=11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11=1
(2)得出结论:1的倒数是1。
2. 探究0的倒数。
(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
① 0乘任何数都等于0,而不等于1。
② 0=01 分子、分母交换位置10,0不能作分母。
(2)得出结论:0没有倒数。
三、巩固练习
填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56的倒数是( ),533的倒数是( )。
列式计算
一个数的倒数是37,这个数的45是多少?
从49的倒数中减去54,是多少?
四、师生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已经知道了关于“倒数”的哪些知识?你联想到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一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全可以自行理解本课的内容。针对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对于求倒数的方法,同样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进行讨论自学,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对于“0”“1”的倒数这种特例,而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生的自主,帮助学生加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