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探索事物中的规律并解决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探索事物中的规律并解决问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5 12: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事物中的规律并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了具体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这些都为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本节课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开始创设的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装饰的东西都是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们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等。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和创造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创造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出现2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涂色、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加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事物或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能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规律
记忆大比拼:出示一组没有规律的图形,让同学们记一记。同学们记得很困难。
再出示第二幅有规律的图,同学们能够记得住。
问:为什么第二组你能记住?引出这一组是有规律的。
师:像这些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就是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有规律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教学例1
出示主题图。
师:班上开联欢会,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的。请仔细观察这些些事物是怎样排列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讨论。
3.汇报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1)出示彩旗图
A.你发现彩旗有什么规律?(学生肯定回答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教师都给予肯定。
哪面旗子是不断重复出现的?(演示)
B.把这两个圈起来。接下来你会圈吗?打开书,圈一圈。圈完与同桌说说。
师补充:简单点就是按一黄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板书)
C.这面旗的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颜色的旗?请学生到前面摆一摆。
问:你是怎么想的?
(2)再让其他说出彩花、灯笼的排列规律。
强调灯笼这一幅图。问:重复出现的这一组中有几个灯笼?排第一的灯笼是什么颜色?第二和第三都是什么颜色?再让学生补充完整:这个灯笼的后面一个是什么?
(3)出示小朋友图。
(出示场中小朋友跳舞)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是按怎样的规律站队的?(抽生说并表扬生:你的规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师:他们是围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为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为开始,他们站队的规律就是一女一男。(演示)。
4.打开书本85页,阅读并
4.总结:像小旗、彩花、灯笼和围成圈跳舞的小朋友,都是按顺序地重复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排列。
三、创造规律、应用规律
1、涂一涂(P85做一做)
小朋友,你们能帮帮他们,给他们涂上有规律的漂亮的颜色吗?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样的规律涂色。要求:至少重复3次(收几本,逐一展示。)
2、猜一猜——星星后面躲着谁
3、找不同,并选择正确答案。(P89第一题)
先示范一例:灯笼挂错了,找出来划去,再选择一个正确的圈起来)要求:先用虚线分开重复的每一组,再划去不一样的,最后圈出正确的。
4、我的设计我做主
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把下面这些图形贴成有规律的图案吗?
四、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师: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当出示春夏秋冬时,师:我们的春、夏、秋、冬也是有规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五、课堂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观察和寻找身边的规律。
七、板书
找规律
按一黄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为了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其最大特点,我认为就是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具体表现在:
一、提供合理材料,让学生在“学”中展开“再创造” 《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从猜一猜,这是本节课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找规律”的开始。然后,教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圆片、三角形”等又成了学生“再创造”的素材。
二、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再创造”“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极力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如同“在游泳池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课堂中,教师让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规律。使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自己也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
三、提倡实践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实现“再创造”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在学生探索出各种规律后,接着举例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欣赏有规律的图片,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规律,使学生在研究现实现象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领悟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本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