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5 15:2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2.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自学自测】
一、诵读文本,结合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二、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的梳理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3、直不百步耳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三)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树之以桑
5、王无罪岁
6.
请以战喻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8.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四)特殊句式
1、未之有也
2.是亦走也
3.非我也,兵也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申之以孝悌之义
6、树之以桑
7、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五)固定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自研自悟】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次大意。
2.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且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小民,你愿意往梁惠王那里跑吗?谈谈你的理由。
【自练自提】
翻译下列句子: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
二(一)名词作动词
1、填然鼓之鼓:打鼓
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
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树之以桑
树:种植
5、王无罪岁
罪:归罪、归咎
(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四)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
五、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
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固定句: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自研自悟
1段: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
2~4段: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
5~7段:斯天下之民至焉。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