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第1课时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4 15:18:29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探究新知
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请同学们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点”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
6.
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6.
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文段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文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相同点:文段1和文段2既有详细叙述又有概括叙述描写,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描绘(面)。(点面结合)
 
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相同点:
加点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好处:
加点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样写可以加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第一句话中的两个“只听见”强调了开国大典的现场非常肃静;第二句话中的两个“是那么”强调了“空气”和“天空“比别处的更可爱”。
 
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学习“词句段运用”?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课堂作业
“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语文园地二
第(1-2)课时
备课
日期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2.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2.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激趣导入】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探究新知】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6.
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
文段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文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文段1和文段2既有详细叙述又有概括叙述描写,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描绘(面)。(板书:点面结合)
(2)请同学们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点”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先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找出加点的部分的相同点:加点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3.好处:加点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这样写可以加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第一句话中的两个“只听见”强调了开国大典的现场非常肃静;第二句话中的两个“是那么”强调了“空气”和“天空“比别处的更可爱”。
4.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第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只听见”说明了会场的肃静,除了“炮声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音。
第二个句子中的两个“是那么”突出了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别处的都比不上。
5.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6.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
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朗读,理解其意思。?
这四个句子在描写人物语言时都没有使用“说”,前两句话分别用表示“说"的词语“赞叹"和“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1)表示“说”的一字词语:贼、叫、呼、吼、吟、读、问、答等。
(2)表示“说”的两字词语:恳求、责备、质问议、劝告、训斥、抗议、抱怨、祝福、吹牛、唠勿间商量、狡辩、嘲笑、讽刺、怒吼、表扬、咖咐等。
(3)表示“说”的多字词语:打圆场、婴贫嘴、没窃私语、胡言乱语、议论纷纷、破口大骂等,后两句话则是用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代替了“说”,另外,人物的动作描写也可以代替“说”,例如:“小心!”他及时拉了我一把,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重复,又使书面的提示语更能体现言者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及话语的含义。
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
B句是“婉言谢绝”,
C?句是“话一出口”,
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
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
5.仿照写句子:
示例:
(1)他气愤地怒吼,“今天你们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2)"总是这么丢三落四的!”妈妈一边唠叨,一边拿起了爸爸的公文包。
(3)"好了好了,”马小刚及时出来打圆场,|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咱们都先冷静一下。”
(4)水上飞机笑了,“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教援海上通难的船只。”
【课后作业】
“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教学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