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 教案+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14 15:18: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
内容
语文园地二
第(2)课时
备课
日期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
.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2.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
重难点
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探究新知】
二、学习书法
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
2.学生朗读。?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3)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
6.老师及时点拨。?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突出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感。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出自《宋史
李纲列传上》,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宣和七年冬,金兵两路攻宋,昏聩无能的宋徽宗只好仓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听取了他的建议,把李纲提拔为兵部侍郎。
(4)“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布置作业】
1.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2.按书法要求工整书写两遍名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一、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二、相同句式,“说”的表达方式
三、创作书法作品
四、积累爱国名言
教学
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探究新知
?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字体规范。
(3)自我检视,不断提高。
 
请大家临摹,注意要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
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突出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感。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出自《宋史
李纲列传上》,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 
宣和七年冬,金兵两路攻宋,昏聩无能的宋徽宗只好仓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听取了他的建议,把李纲提拔为兵部侍郎。
 
(4)“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
2.按书法要求工整书写两遍名言。?
布置作业
 
语文园地?
一、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二、相同句式,“说”的表达方式
三、创作书法作品
四、积累爱国名言
?
布置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