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HS版九下第7章科学与社会发展单元测试卷
考生须知:
本卷总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第1-15小题每题4分,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1、随着科学的发展.由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发明的周期在逐渐( )
A. 变长 B. 变短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 B .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 .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3、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A .科学无止境,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 B .科学就在身边,应该细心观察
C .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D .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4、 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今年某市将原来的垃圾桶撤换成分类型垃圾箱。下列是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旧电池投人的垃圾收集箱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 )
A .B .C .D .
5、如图是某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
A .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不相信
B .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 .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 .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6、近期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出现了“一罩难求”的情况,小金同
学购买到N95口罩并查阅资料如下,根据所得资料和生活经验,他得出 (第5题图)
以下推理和结论,其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
资料一:N95口罩能够阻挡直径在3μm(及以上)的颗粒,新冠病毒2019-nCOV直径为100纳米 资料二:病毒通常不会单独存在于空气中,而是附着在飞沫、粉尘、皮屑等颗粒中 资料三:口罩中有一重要材料。熔喷层,该材料通过熔喷静电驻极工艺,即通过高压放电使该材料带上电荷
A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于N95口罩能够阻挡的颗粒大小,所以佩戴N95口罩是有效的
B .带有病毒的飞沬直径可能大于3微米,所以N95口罩实际上可能挡住的是这部分飞沬
C .口罩带有静电,所以可能通过电荷的作用力,捕获直径小于3微米的颗粒
D .如果口罩保存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中,口罩的功效会减弱
7、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
A .新途径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B .此技术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决定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变化
D .该转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8、“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国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 .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D .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
9、科学实验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了支持。下列有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错误的是( ?? ? )
A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的磁效应
B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 .电解水实验导致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结构的发现
D .米勒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物质可由非生命物质转化的可能
10、小科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对部分电学知识整理如下,其中有错误的是( ? ??)
A .物理量及单位? B .科学家及贡献?
C .测量仪器及用途?D .家电及能量转化?
11、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B.①②⑦⑧⑨⑤⑥
C.⑤⑥ D.全部是
12、2013年4月,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号生物航空煤油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加氢技术、催化剂体系和工艺技术生产。我国正积极研发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的技术。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此项技术有助缓解民用航空业的能源问题
B .生物航空煤油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 .“地沟油”流人餐桌会对食用者产生危害
D .“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13、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化肥的合理使用,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B .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轻了环境污染
C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14、下列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 .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尽管贮藏了各种丰富的资源,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B .现在很多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引起的
C .人类从环境中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最终都归还环境了,因此,环境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
D .人类无节制排放垃圾,使环境不堪重负,总有一天地球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场
15、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现代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以下几位科学家对原子的观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③④①②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②
16、26、在《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能用猴毛变出无数个小悟空。现在,科学技术可以使用使这一幻想变为现实。该科学技术是(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17、近年来,全球流感病毒活动明显增强, 从甲型H1N1到H7N9,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实验测出了包含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如右图)。 这主要得益于现代科技哪个领域 (第17题图)
的重大突破(? ?? )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 D.生物工程
18、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环境的学科
B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C .科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D .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19、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A.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B.魔术师采用魔术手法使硬币“穿过”玻璃桌面
C.研究半导体发光原理制造新光源
D.开发使用新能源,代替煤、石油等传统能源
20、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2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技术核心是(? ?)
A.计算机技术 B.计算机网络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航天技术
22、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经过30余年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机4G时代,实现了手机通话到手机视频的飞跃。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科技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2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
A.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们获益最大
B.它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
C.最不发达的国家可能被边缘化
D.更多的国家之间的削减各种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弊大于利
24、互联网将地球缩成一张小小的网,在这张网里,你可以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寻医问药,甚至在线购物、网上股票交易,等等。这说明互联网(? ?)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②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 ?? ?④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阅读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时间 科学发明到它在工业上的应用/年 从应用到产品投入市场/年 合计/年
1886-1919年 30 7 37
51920-1944年 16 8 24
1945-1964年 9 5 14
这一表格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
A.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B.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几种技术的革命
C.使科技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8分)
26、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________?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________?,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但同时,________?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________? 污染严重……
27、科学研究是从________?开始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方式。也改变了人们________?的方式,也带来了一些________?的影响。
28、科学是通过 对社会产生影响的, 和 导致了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出现。
29、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 ;
A.先减小再增大? ?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在太空中能进行的实验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 B.用天平测质量 C.测声速?????? ?D.测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3)在月球上能做到的是 ;
A.观察到星星“眨眼睛” B.举行露天音乐会
C.进行无线电交流?? D.轻轻一跳就离开月球
(4)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 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 有关;
(5)“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巡天,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成就.制造飞船返回舱的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利用你学过的知识,猜猜看,该复合材料应该具备哪些物理属性(写出两种)?
属性1: ;属性2: 。
30、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18到19世纪,随着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最终促进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
①1770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提出“热质说”,认为热是一种没有重量、没有体积、存在于一切物体中的特殊物质,热质无法产生或消灭,只会从温度高的物体流向温度低的物体。
②1799年,英国科学家戴维进行如下实验:让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保持周围的温度低于实验设备和冰块的温度,结果冰块熔化为水。该实验驳斥了“热质说”。
③1840年,德国医生迈尔从生理学角度对能量进行了研究,萌发了所有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并且是守恒的想法。
④1847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把能量的概念推广到各个领域,他对能量守恒定律作出了清晰且具有说服力的论述,从而使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被人们广泛接受。
(1) 戴维实验中冰块熔化为水是因为 ?。
(2) 亥姆霍兹提出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
(3) 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
A .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现象的唯一方法
B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C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众多科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D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经历一个先错误后正确的历程
E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本质的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31、在地质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1) 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其中地震是板块与板块之间 作用形成;
(2) 分析地质学发展过程,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可多选)
A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提出科学假说
B .科学家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的学说都是正确的
C .科学假说的提出需要已有的经验和已知的事实
D .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E .勒比雄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是一定正确的
三、简答题(第32、35题各8分,第33、37题各6分,第34、36题各7分,共42分)
32、中国古代玩具“饮水鸟”曾经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惊叹不已。饮水鸟内装有乙醚液体,鸟头四周包有棉花,平时如甲图,鸟身略向前倾,上球和下球空间中充满乙醚的饱和蒸汽,当给鸟的嘴滴上水后,水分蒸发吸热,使上球乙醚蒸汽温度下降,气压减小,小于下球乙醚饱和蒸汽的气压,使下球的乙醚被压倒上球,于是整个鸟的重心上移,形成如图乙的状态,鸟嘴“喝水”,同时上、下球中的乙醚蒸汽联通混合,气压趋于一致,上球中的乙醚由于重力又回流到下球,饮水鸟的姿态又回到图甲的状态,如此循环往复。根据以上分析,“饮水鸟”可以看成________(填写一种机械装置的名称),“饮水鸟”获得的机械能是由________的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饮水鸟”被称为第二类永动机,所以在能量转化过程中________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填“符合”或“不符合”)。
??
(第32题图) (第33题图)
33、图甲是一种壶口处配有自动开合小壶盖的电水壶。
(1) 如图乙,电水壶底部的导线连接装置有铜环①、铜环②和铜柱③。经测试发现:①、②之间是绝缘的,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几欧姆的电阻。则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是。
(2) 图丙是自动开合小壶盖简化侧视图。OA是小壶盖,C是其重力作用点。B是小壶盖的配重。OB是配重柄。AOB能绕固定点O自由转动。请在图丙中作出小壶盖的重力G及其力臂L。
(3) 已知:小壶盖质量为4克,OA=3厘米,OC=1.4厘米,OB=1厘米,∠AOB=135°。要求倒水时,壶身最多倾斜45°,小壶盖便自动打开;壶身竖直时,小壶盖在水平位置自动闭合。求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配重柄质量和O点的摩擦均忽略不计,??取1.4)
34、垃圾是城市生活的“副产品”。据统计,2000年我国城市垃圾总量约1.5亿吨,并且每年以8%的速度在增长。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在,人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填埋;另一种是利用垃圾中的可燃物质进行燃烧发电,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平均热值为6.27×106?J/kg。利用垃圾作为燃料建立发电厂,每燃烧1吨生活垃圾可以发电8.64×108?J。安徽省某人大代表提议,在合肥市郊区兴建一座规模为2台1.2×104?kW发电机的垃圾处理发电厂。问:
(1)1t垃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2)燃烧垃圾发电的效率是多少?
(3)请你从环保、节能、经济等角度简述兴建垃圾发电厂的意义。
35、灾情面前需要科学防疫。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亚氯酸钠溶液200kg用于环境消毒,则需要亚氯酸钠和水各多少
36、位于海滨的田湾核电站,至今已有两台机组先后并网发电。
(1)先期并网发电的两台机组年发电量约为1.6×1010kW?h,这些电能相当于火电站完全燃烧多少吨标准煤放出的能量?(标准煤的热值为3.0×107J/kg)
(2)若电厂通过供电系统,用220V的电压给离电厂较远的小明家所在的小区供电.某天小明在家用标有“220V?1000W”的电热水壶烧水,在20min内将2kg的水从20℃烧开.假如在烧水过程中由电能产生的热量80%被水吸收.则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为多大?(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3)与火力发电相比,核能发电具有哪些优点?(说出两点即可)
?37、生活处处有科学。同学们可能有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人引发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20m/s。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1.36×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____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1.3×104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0.85cm2,医生至少需要_____N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计算结果 精确到0.1N)。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力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_____时,压强增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B A D C B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C B D D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D A
二、填空题
26、蒸汽机 电磁学 计算机技术 DNA 塑料薄膜 空气
27、疑问 生活 思维
28、技术 技术发明 技术改进
29、(1)C (2)A (3)C (4)距离 质量 (5)隔热性好 耐高温
30、(1)冰块摩擦生热,使冰块温度升高达到冰的熔点后继续吸热而熔化
(2)永动机违反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3)BCE
31、(1)张裂或碰撞挤压 (2)CD
三、简答题
32、杠杆 空气 内 符合
33、(1)铜环1 (2)见下图 (3)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4g-7.89g
34、(1)6.27×109?J (2)13.8%
(3)①可以通过回收垃圾使废弃物成为二次能源 ②可以减少对土壤、空气、水等环境污染 ③可以减少垃圾堆放所侵占的耕地,节约用地 ④可以带动垃圾处理产业,发展当地经济(合理即可)
35、(1)90.5 (2)35.4% (3)30kg 170L
36、(1)1.92×106t
(2)700W
(3)核能发电具有优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
37、(1)6.8 (2)1.1 (3)减小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