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高中美术 鉴赏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高中美术 鉴赏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5 18:2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美术与眼睛中第三课《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节课是美术鉴赏的入门课程,教学主要包括两个层面:1、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而不同的欣赏角度所获得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可以有更新的方式去解读作品的内涵。2、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感悟式鉴赏、②形式鉴赏、③社会学式鉴赏、④比较式鉴赏。这四种鉴赏方式之间有相互渗透的关系,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感性向理性深度过渡。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几万年来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与艺术作品,我们要学会科学的鉴赏方法去尊重并认识这些文化与艺术。
二、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事物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鉴别能力。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的主题理解的不够深入;另外,现在的高中生学业压力沉重,没有时间对作品做深入了解
;另外,经典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和它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也是造成学生没兴趣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或故事拿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本课难点与重点在教学中逐步启发学生一起探究。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⑴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
⑵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方法。

能力目标:
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这四种方法对作品的形式特征、社会含义、内在精神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具体鉴赏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热爱并自觉的保护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鉴赏美术作品,正确认识美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从多角度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四种鉴赏方法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学具:
教材,笔记本
六、教学方法
美术鉴赏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眼睛发现美和鉴赏美,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主要采取教师导学、学生自学法、讲述启发法、活动探究法和分组讨论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将情景教学模式和影片教学模式相结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七、学习方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⒉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工具通过提示画面细节和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并主动进行思考,使单纯的学习和欣赏带有研究性质。学生在看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种奇异有趣的设想,这正是他们运用不同方式和多向思维进行观察的结果,老师对于这些奇思妙想应持鼓励的态度。对于画面所表现的信息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导入新课:(3-5分钟)
师:播放一段影片
  在巴黎的罗浮宫里,它被称为第779号画座。它是描写一位不知名的意大利女士微笑的画作,它的名字叫做蒙娜丽莎。从它被画下来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五百年。全世界都受它吸引被它神迷,这位神秘女郎究竟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今日的超级巨星?她的微笑隐藏着什么秘密?
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走近《蒙娜丽莎》,一起感受大师的风采。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1、师:映示《蒙娜丽莎》图片。请学生谈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提问1: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将谈话记录整理在课堂练习反馈表上
生:请代表发言
师:提问2:你看到这件作品之后想到了什么?
生:讨论,记录,发言
师: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看教材P7页上的图表。
提问3:我们的发现和书中图表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师:总结。1、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
2、仅仅靠观察外表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
2、感悟式鉴赏
⑴、师:投影中国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
生:分组讨论谈初步印象:画面上有什么?静下心来仔细看,你有什么感受??
⑵、师:准备两段乐曲,请学生欣赏并为该画配乐。
生:讨论选择并说出理由。
师:画配乐
生:结合书中图表再谈欣赏感受。
⑶、师: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
结论:“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对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3、形式鉴赏
⑴、师: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线条、色彩、材料、构图、形体等。
课件映示教材第4页“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图”。
⑵、师:课件映示莫奈《莲池》。简要介绍: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莲池》是他的代表作品。作者用画笔表现出一幅睡莲小桥的美景,给人的眼睛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
生:尝试从色彩,笔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
色彩:斑斓。似乎光线照耀的湖面就在眼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笔法:用水平笔法表现出水的宁静,用垂直笔法表现柳枝的摇曳身姿。两种笔法结合使画面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⑶、思考交流:
师:课件映示三幅作品:《秋的节奏》(波洛克)、《九色鹿》(敦煌壁画)、《红楼梦人物》(张明山)。
同时映示填空题,请学生完成
生:思考回答
4、社会学式鉴赏
⑴、师:社会学式鉴赏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阅读书第10页文字,思考并回答
师:这些内容仅靠观察是否能够完全了解?如果我们单靠观察作品不能理解它的社会学背景的话,应该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师:?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加以总结,并且进行补充。教师特别要指明,社会学鉴赏要靠我们的探究才能完成,我们不能仅凭想象来完成社会学鉴赏,而要依靠图书馆和一定的资料来完成。
面对一件美术作品,除了了解它的外在内容,构成形式之外,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社会学式鉴赏。美术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与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是离不开的。如果我们可以从文化背景或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中去思考和考察,就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该作品。
⑵、师:课件映示《写生珍禽图》(黄荃)
提问:画家画了些什么?
生:鸟,乌龟,知了等
师: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生:无
师:画家为什么这么画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生:看书理解?,回答
师:介绍《写生珍禽图》、、
⑶、师:课件映示《夜巡》(伦勃朗)
生:看书理解,回答
师:介绍《夜巡》比指出像这类作品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等方式来了解。
5、比较式鉴赏
⑴、师: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鉴赏方法来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师:课件映示书中图例。《丽人行》(傅抱石)、《宫女》(林风眠)
同时映示书中图表
生:口头完成填表
⑵、用类似的表格比较两幅《竹子》。
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完成填表
教师小结:比较式鉴赏要在熟悉作品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并且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比较。
四、练习反馈
师:再次映示《梦娜丽莎》。请学生用四种鉴赏方式对该作品进行重新鉴赏
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鉴赏。思考探讨,并将讨论结果整理以表格的方式记录
师:播放相关影音资料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生:交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我们怎样欣赏一幅画,其实就是多动脑,多去想,去问自己,去和画面交流就像和画家本人去交流。大师的绘画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们的画够你去读一辈子,永远也让你读不完。
真正的欣赏,不光是用眼看,还要用脑去“看”。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下面的学习带来启示和帮助。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
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1、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并不是千篇一律
2、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类型:①感悟式鉴赏
②形式鉴赏
③社会学式鉴赏
④比较式鉴赏
(六)、布置作业(1分钟)?
预习下节内容,目的是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和顺利学习下节课做准备。
九、反思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依据是新课标“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课堂教学中整个程序都围绕着学生自主探究来展开,学生的参与十分重要。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教学设计中有动有静,有思考、演练的空间,有交流互动的平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能够充分体现高中新课程的理念精神。
了解学生,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如何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思考的。当然这是我很不成熟的一节课,还有很多自己没发现的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PAGE
2